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4541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4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其设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双吸多流道叶轮水力设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公式确定了内叶轮进口直径Dj1、外叶轮进口直径Dj2、内叶轮叶片长度L1、外叶轮叶片长度L2、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11、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21、内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12、外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22、叶轮进口边曲率ρ1、叶轮出口边曲率ρ2等叶轮的重要设计参数。经生产实践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双吸多流道泵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准,降低了设计成本和风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生产的双吸多流道泵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其设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离心式双吸多流道叶轮水力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流体机械中重要的泵类产品,具有压力和流量稳定、重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靠和维护费用低的优点。低比转数离心泵由于其独特的优点,现已被广泛用各个行业与领域。双吸多流道叶轮泵属于离心泵的范围,因其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工程中。叶轮作为水泵的核心部件,对泵的许多性能参数起决定作用。现有的双吸多流道叶轮离心泵存在振动较大,导流性能差液流出流冲击不均匀,流动性不好的现象,不能很好实现输送介质的目的。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设计方法”,不仅给出了双吸多流道叶轮泵叶轮参数系统的、精确的设计方法,还解决了双吸多流道叶轮泵振动大、流动性差的问题,增强了双吸多流道叶轮泵的可靠性,提高了双吸多流道叶轮泵的水力效率,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设计方法,通过改善叶轮的几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方法,提高了双吸多流道叶轮泵的效率和可靠性。使设计的离心泵的叶轮振动变小,导流性能较好,输送介质的能力较好。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吸多流道叶轮由两个外叶轮和两个个内叶轮组成,外叶轮为开式叶轮,内叶轮为闭式叶轮,外叶轮和内叶轮之间通过盖板连接,叶轮主要设计参数满足以下要求:1.内叶轮进口直径Dj1,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j1—内叶轮进口直径,米;Mn—轴扭矩,牛顿·米;Q—设计工况的流量,米3/秒;[τ]—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帕;n—转速,转/分;K1—内叶轮速度系数;2.内叶轮速度系数K1,其计算公式如下:(1)主要考虑效率K1=3.341+0.1471cos(0.002476ns)+0.8243sin(0.002476ns)(2)兼顾效率和汽蚀K1=0.001659ns+3.976(3)主要考虑汽蚀式中:K1—内叶轮速度系数;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3.外叶轮进口直径Dj2,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Dj2—外叶轮进口直径,米;Mn—轴扭矩,牛顿·米;Q—设计工况的流量,米3/秒;[τ]—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帕;n—转速,转/分;K2—外叶轮速度系数;4.外叶轮速度系数K2,其计算公式如下:(1)主要考虑效率K2=4.818+0.2121cos(0.002476ns)+1.189sin(0.002476ns)(2)兼顾效率和汽蚀K2=0.002393ns+5.735(3)主要考虑汽蚀式中:K2—内叶轮速度系数;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5.内叶轮叶片长度L1,设计公式如下:式中:L1—内叶轮叶片长度,米;KD2—叶轮出口直径修正系数,KD2=1.022~1.175;KDj—叶轮进口直径修正系数,KDj=0.7~1.0;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Dj1—内叶轮进口直径,米;Q—设计工况的流量,米3/秒;n—转速,转/分;6.外叶轮叶片长度L2,设计公式如下:式中:L2—外叶轮叶片长度,米;KD2—叶轮出口直径修正系数,KD2=1.022~1.175;KDj—叶轮进口直径修正系数,KDj=0.7~1.0;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Dj2—外叶轮进口直径,米;Q—设计工况的流量,米3/秒;n—转速,转/分;7.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11,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如图2a,θ11=90°(2)当80<ns<150时,如图2b,(3)当150<ns<300时,如图2c,式中:θ11—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度;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8.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21,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如图3a,θ21=90°(2)当80<ns<150时,如图3b,(3)当150<ns<300时,如图3c,式中:θ21—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度;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9.内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12,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如图2a,θ12=90°(2)当80<ns<150时,如图2b,(3)当150<ns<300时,如图2c,式中:θ12—内叶轮出口叶片偏角,度;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10.外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22,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如图3a,θ22=90°(2)当80<ns<150时,如图3b,(3)当150<ns<300时,如图3c,式中:θ22—外叶轮出口叶片偏角,度;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11.叶轮进口边曲率ρ1,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如图2a,ρ1=0(2)当80<ns<150时,如图2b,ρ1=0.01505ns-0.3789(3)当150<ns<300时,如图2c,式中:ρ1—叶轮进口边曲率;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12.叶轮出口边曲率ρ2,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如图3a,ρ2=0(2)当80<ns<150时,如图3b,(3)当150<ns<300时,如图3c,ρ2=0.002046-0.0005694cos(0.0208ns)+0.0002669sin(0.0208ns)式中:ρ2—叶轮出口边曲率;H—设计工况的扬程,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设计方法,改善了双吸多流道叶轮泵内部的流动状态,减少了振动,提高了导流性能,大大提高了泵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叶轮的轴面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叶轮进口叶片偏角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叶轮出口叶片偏角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图1中:1—内叶轮进口直径;2—外叶轮进口直径;3—叶轮出口直径;4—外叶轮出口宽度;5—内叶轮出口宽度。图2中:ns—比转数;θ11—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12—内叶轮出口叶片偏角;ρ1—叶轮进口边曲率。图3中:ns—比转数;θ21—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22—外叶轮出口叶片偏角;ρ2—叶轮出口边曲率。具体实施方式图1确定了这个实施例的双吸多流道叶轮几何形状和尺寸。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几个关系式来确定了双吸多流道内叶轮进口直径Dj1、外叶轮进口直径Dj2、内叶轮叶片长度L1、外叶轮叶片长度L2、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11、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21、内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12、外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22、叶轮进口边曲率ρ1、叶轮出口边曲率ρ2等叶轮的重要设计参数。K1=0.001659ns+3.976K2=0.002393ns+5.735ρ1=0.01505ns-0.3789本专利技术普遍适用于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设计方法,设计公式全面、充分地考虑了离心泵内的流动特性,独创地提出了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及设计方法。以上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参照实施例做出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多流道叶轮由两个外叶轮和两个个内叶轮组成,外叶轮为开式叶轮,内叶轮为闭式叶轮,外叶轮和内叶轮之间通过盖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的设计方法,所述双吸多流道叶轮由两个外叶轮和两个内叶轮组成,外叶轮为开式叶轮,内叶轮为闭式叶轮,外叶轮和内叶轮之间通过盖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多流道叶轮的内叶轮进口直径Dj1、外叶轮进口直径Dj2,由以下公式获得:式中:Dj1—内叶轮进口直径,米;Dj2—外叶轮进口直径,米;Mn—轴扭矩,牛顿·米;Q—设计工况的流量,米3/秒;[τ]—材料的许用切应力,帕;n—转速,转/分;K1—内叶轮速度系数;K2—外叶轮速度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多流道叶轮的内叶轮叶片长度L1,外叶轮叶片长度L2,设计公式如下:式中:Dj1—内叶轮进口直径,米;Dj2—外叶轮进口直径,米;L1—内叶轮叶片长度,米;L2—外叶轮叶片长度,米;ns—比转速;KD2—叶轮出口直径修正系数,KD2=1.022~1.175;KDj—叶轮进口直径修正系数,KDj=0.7~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多流道叶轮的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11,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θ21,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θ11=90°;θ21=90°;(2)当80<ns<150时,(3)当150<ns<300时,式中:θ11—内叶轮进口叶片偏角,度;θ21—外叶轮进口叶片偏角,度;ns—比转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多流道叶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多流道叶轮的内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12,外叶轮出口叶片偏角θ22,设计公式如下:(1)当10<ns<80时,θ12=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礼王学吉卢永刚王洋朱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