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50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包括底壳、旋钮帽和导光片,所述底壳上端的两侧设有卡块,所述旋钮帽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旋钮帽安装在所述底壳的上端,且所述卡块与对应的卡槽连接配合,所述底壳上端的外边缘环绕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伸入到旋钮帽的内部,所述旋钮帽内在所述限位块的上方水平设有所述导光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光片替换导光体,利于降低成本,便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易于保证零件的一致性,同时整体结构轻量化,有效减轻了局部重量,并且可以实现同一旋钮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背光颜色。

Backlight structure of a rotary air conditioner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是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风装置。汽车空调控制器在设计时要求夜晚要有背光,以便于驾驶员在夜间识别标识,现有的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导光体,在电路板上设有旋钮背光灯作为光源,通过导光体以实现在夜间背光。在导光体上方还卡接有旋钮帽,旋钮帽采用可透光的材料注塑而成,在表面喷涂黑色不可透光的油漆,之后再采用镭雕工艺雕刻图符形状,使其可以在图符的局部透光,旋钮帽材料的颜色就决定了图符在白天的可见颜色。并且将导光体制成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橙色等),以达到在夜晚显示不同颜色的目的。导光体一般采用PC或PMMA可透光的注塑材料,在注塑时将材料制作为需要的颜色,从而实现上述设计目的。上述结构中,存在以下不足:(1)导光体采用注塑工艺,需要开发注塑模具,零件采用注塑工艺,成本较高;(2)导光体的颜色调整极为不便,采用透明母粒和色粉来调整注塑零件的颜色,颜色受配比、温度、制造工艺的影响较大,颜色的一致性难以保证;(3)注塑工艺的导光体,零件体积较大,零件较重,不利于整车的轻量化;(4)一个导光体只能是一个颜色,无法在一个导光体上实现不同的颜色。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包括底壳、旋钮帽和导光片,所述底壳上端的两侧设有卡块,所述旋钮帽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旋钮帽安装在所述底壳的上端,且所述卡块与对应的卡槽卡接配合,所述底壳上端的外边缘环绕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伸入到旋钮帽的内部,所述旋钮帽内在所述限位块的上方水平设有所述导光片。优选地,所述旋钮帽的中央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旋钮插孔,所述导光片的中央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旋钮插孔。优选地,所述底壳内部的中央设有旋钮内套,所述旋钮内套正对所述第一旋钮插孔和第二旋钮插孔。优选地,相邻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第一插槽,所述导光片的外侧边缘开设有与第一插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插槽。优选地,所述旋钮帽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条,所述插条同时插嵌在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导光片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量产,可以将数十个导光片放在一张膜片上制造,利于降低成本;(2)导光片采用的是印刷工艺,印刷油漆可由专业的厂商提供成品,利于一致性的管控;(3)导光片采用0.8~1.2mm厚的膜片,重量较轻;(4)在导光片的表面可以设置不同的印刷颜色,增加一种颜色只需要增加一个工序,就可以实现同一导光片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颜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底壳1、旋钮帽2、导光片3、卡块11、限位块12、旋钮内套13、第一插槽14、卡槽21、第一旋钮插孔22、插条23、第二旋钮插孔31、第二插槽3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旋钮帽2和导光片3,底壳1上端的两侧设有卡块11,旋钮帽2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21,旋钮帽2安装在底壳1的上端,且卡块11与对应的卡槽21卡接配合,底壳1上端的外边缘环绕设有多个限位块12,限位块12伸入到旋钮帽2的内部,旋钮帽2内在限位块12的上方水平设有导光片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底壳1上的卡块11与旋钮帽2上的卡槽21卡接配合,使得旋钮帽2能够便于安装在底壳1上,同时采用导光片3替换传统的导光体,导光片3可以实现更大规模的量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导光片3采用印刷工艺,印刷油漆可由专业的厂商提供成品,利于一致性的管控;导光片3一般为0.8—1.2㎜厚的膜片,重量较轻,有效减轻了局部的重量;在导光片3的表面可以设置不同的印刷颜色,增加一种颜色只需要增加一个工序,就可以实现同一导光片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颜色。本实施例中,旋钮帽2的中央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旋钮插孔22,导光片3的中央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旋钮插孔31。进一步地,底壳1内部的中央设有旋钮内套13,旋钮内套13正对第一旋钮插孔22和第二旋钮插孔3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控制旋钮可以依次插入第一旋钮插孔22和第二旋钮插孔23,并卡接在旋钮内套13中,通过旋转控制旋钮实现对汽车内温湿度的调整控制。本实施例中,相邻限位块12之间形成第一插槽14,导光片3的外侧边缘开设有与第一插槽14一一对应的第二插槽32。进一步地,旋钮帽2的内侧壁上设有插条23,插条23同时插嵌在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32内。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插条23同时在第一插槽14和第二插槽内,使得导光片3的位置被固定,与底壳1形成一个整体,防止导光片3晃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旋钮帽(2)和导光片(3),所述底壳(1)上端的两侧设有卡块(11),所述旋钮帽(2)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21),所述旋钮帽(2)安装在所述底壳(1)的上端,且所述卡块(11)与对应的卡槽(21)卡接配合,所述底壳(1)上端的外边缘环绕设有多个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伸入到旋钮帽(2)的内部,所述旋钮帽(2)内在所述限位块(12)的上方水平设有所述导光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旋钮帽(2)和导光片(3),所述底壳(1)上端的两侧设有卡块(11),所述旋钮帽(2)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卡槽(21),所述旋钮帽(2)安装在所述底壳(1)的上端,且所述卡块(11)与对应的卡槽(21)卡接配合,所述底壳(1)上端的外边缘环绕设有多个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伸入到旋钮帽(2)的内部,所述旋钮帽(2)内在所述限位块(12)的上方水平设有所述导光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式汽车空调控制器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帽(2)的中央位置上开设有第一旋钮插孔(22),所述导光片(3)的中央位置上开设有第二旋钮插孔(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