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202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化硅产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其包括芯杆、堵头、软管、钢管、支撑板,所述软管安装在钢管内,所述芯杆安装在钢管的轴中心,所述钢管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板与凸台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堵头安装在钢管的下端,所述堵头包括伸出端和封住端,所述伸出端伸进软管内部,所述钢管下端固定在封住端上;所述芯杆的上端穿出支撑板中心,所述芯杆的下端穿过堵头,所述芯杆的下端设有圆台,堵头安装在圆台与钢管之间,所述圆台通过螺栓与堵头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填补了我国在等静压技术领域制备超长碳化硅细管的空白,极大地提高了超长碳化硅细管的品质及效率。

An isostatic pressing die for silicon carbide thin wall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产品制造
,具体是涉及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
技术介绍
碳化硅又名金刚砂,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广泛的应用在功能陶瓷、高级耐火材料、磨料及冶金原料等领域。碳化硅管是由碳化硅原料加工制成的管材结构,具有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耐腐蚀、抗热抗震性好、导热系数大以及抗氧化性好等优越性能,广泛用于中频锻造、各种热处理电炉、冶金、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据调查,等静压技术在制造超长碳化硅细管上很难保证壁厚的一致性以及内外径的同心。目前,急需改进加工设备促使等静压技术在制造超长碳化硅细管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
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设计科学合理,大大提高了碳化硅细管的品质,降低残次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包括芯杆、堵头、软管、钢管、支撑板,所述软管安装在钢管内,所述芯杆安装在钢管的轴中心,所述钢管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板的直径与凸台的直径一致,所述支撑板与凸台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堵头安装在钢管的下端,所述堵头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堵头包括伸出端和封住端,所述伸出端伸进软管内部,所述伸出端与软管过盈配合,所述封住端直径大于所述钢管直径,所述钢管下端固定在封住端上;所述芯杆的上端穿出支撑板中心,所述芯杆的下端穿过堵头,所述芯杆的下端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芯杆同轴心,所述圆台生物直径与所述的封住端直径一致,所述堵头安装在圆台与钢管之间,所述圆台通过螺栓与堵头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的,钢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上下排列为一纵队,所述钢管上设有至少四个纵队,至少四个纵队的通孔均匀分布在钢管上。进一步的,上下排列的通孔彼此相隔1-10cm。进一步的,所述钢管上设有四个纵队的通孔,上下排列的通孔彼此相隔2cm。进一步的,通孔的直径为0.5-2mm。进一步的,通孔的直径为1mm。进一步的,所述软管采用软性塑料制得,所述软管紧贴于钢管的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封住端上设有卡槽,所述钢管的下端安装进卡槽内。进一步的,芯杆的上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支撑板的下方。本技术利用钢管的强度和直线度,以钢管为定位中心和受力点,将芯杆拉直,从而保证芯杆的中心线和钢管的中心线一致,保证同心。本技术模具的下端采用固定定位和密封的方式,以钢管为定位基础,采用壁厚均匀的软管,采用带有芯杆定位的密封塞,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也满足了定位的功能。本技术钢管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使得内部软管在高压状态时能够缓慢均匀受力,从而使压制出来的碳化硅管的一致性较好。本技术填补了我国在等静压
制备超长碳化硅细管的空白,极大地提高了超长碳化硅细管的品质及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包括芯杆1、堵头2、软管3、钢管4、支撑板5。上述部件的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如下:钢管4为细长筒,可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得。软管3为软性的PVC管,软管3紧密贴合在钢管4的内表面。上述的芯杆1安装在钢管4的轴中心,具体的安装如下:在钢管4的上端设有凸台41,所述凸台41上设有法兰螺栓411。在钢管4的上端为支撑台5,支撑板5的直径与凸台41的直径一致,所述支撑台5通过螺栓与凸台固定在一起,实现紧固的作用。再者本实施例中,凸台与钢管一体成型,便于制造。本实施例中,在钢管4与软管3的下端安装堵头2。如图所示,堵头2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具体包括上端的伸出端a和下端的封住端b,伸出端a伸进软管3的下端头内部,伸出端a与软管3过盈配合,实现紧密堵住软管3的下端。钢管4的下端头固定在封住端b上,在封住端b上设有凹槽,钢管4的下端插进凹槽内,起到固定的目的。再者,所述封住端b的直径大于所述钢管4直径,便于钢管4的固定安装。本实施例中的芯杆1上下贯穿钢管及软管3,具体是芯杆1固定在钢管4的轴中心位置上。再者,芯杆1的上端伸出支撑板5之外,而在芯杆1上通过螺纹安装有紧固螺栓11,为实现紧固的效果,螺栓位于支撑板5的下端面上,当需要芯杆1紧固时,可以旋转支撑板5实现紧固的目的。上述芯杆1的下端穿过堵头的伸出端a、封住端b,在芯杆1的下端设有圆台12,所述圆台12与芯杆1同轴心,所述圆台12的直径与所述封住端b的直径一致,堵头2安装在圆台12与钢管4之间。为实现紧固的目的,所述圆台12通过螺栓与堵头2固定在一起。为实现在静压状态下,位于磨具内的碳化硅管均匀受压,在钢管4的周壁上设有通孔40,通孔上下排列在一起为一个纵队,钢管4优选设置五个纵队的通孔。上下排列的通孔彼此相隔5cm,通孔的直径为1mm。通孔的设置便于在压制时,液体可以缓慢均匀进入通孔,使得内部软管在高压状态时能够缓慢均匀受力,从而使压制出来的碳化硅管一致性较好。本实施例中的钢管4实际上为法兰连接,安装效果较好。钢管4的下端安装堵头2,芯杆1穿过堵头2的中心,堵头2的中心对芯杆1也起到定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支撑板5调整到和钢管4的法兰平行,然后拧紧法兰螺栓,拉动芯杆1,到达一定扭矩后,芯杆1会克服其原有重力导致的弯曲,从而保证芯杆1的中心线和钢管4的中心线一致。然后,采用装料工装填入粉体,然后密封上端,放入冷等静压机内加压。传统工装生产出来长度3米的产品壁厚偏差高达3毫米,采用本实施例的新设计后,壁厚偏差可以缩小到1毫米以内。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杆、堵头、软管、钢管、支撑板,所述软管安装在钢管内,所述芯杆安装在钢管的轴中心,所述钢管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板的直径与凸台的直径一致,所述支撑板与凸台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堵头安装在钢管的下端,所述堵头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堵头包括伸出端和封住端,所述伸出端伸进软管内部,所述伸出端与软管过盈配合,所述封住端直径大于所述钢管直径,所述钢管下端固定在封住端上;所述芯杆的上端穿出支撑板中心,所述芯杆的下端穿过堵头,所述芯杆的下端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芯杆同轴心,所述圆台的直径与所述封住端的直径一致,所述堵头安装在圆台与钢管之间,所述圆台通过螺栓与堵头固定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杆、堵头、软管、钢管、支撑板,所述软管安装在钢管内,所述芯杆安装在钢管的轴中心,所述钢管的上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螺栓,所述支撑板的直径与凸台的直径一致,所述支撑板与凸台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堵头安装在钢管的下端,所述堵头的截面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堵头包括伸出端和封住端,所述伸出端伸进软管内部,所述伸出端与软管过盈配合,所述封住端直径大于所述钢管直径,所述钢管下端固定在封住端上;所述芯杆的上端穿出支撑板中心,所述芯杆的下端穿过堵头,所述芯杆的下端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芯杆同轴心,所述圆台的直径与所述封住端的直径一致,所述堵头安装在圆台与钢管之间,所述圆台通过螺栓与堵头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压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钢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通孔上下排列为一纵队,所述钢管上设有至少四个纵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薄壁管等静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