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216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包括EMI电路、DC‑DC电路、MCU控制电路以及辅助待机电路,EMI电路与DC‑DC电路连接,DC‑DC电路与MCU控制电路,EMI电路、DC‑DC电路以及MCU控制电路均与辅助待机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巧,功率密度大,适配器形状可灵活搭配不同产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智能调控功能,程序控制可灵活设置或修改成不同应用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使用方便。

A circuit structure of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remot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供电装置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全球智能产品为逐年递增的产业规模形式,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超过了370亿美元的规模,而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比超过了15%,因此发展空间巨大。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会随着可收集数据质量和数量的不断提升,加快其技术的革新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发展。智能产品装置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10年内将成为最具颠覆性的技术,无处不在的“AI+”将会成为主流。与科技巨头相比,初创企业的竞争力在于对人工智能的细分领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相应的产品开发。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出现大大扩展了传统供电装置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实用性,利用数字转换通讯接口可以做到远程操作,改变电源输出的大小。其操作更便捷实用,安全稳定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设备仪器中。项目创新和实施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工业4.0是一种理想的生产模式,其发展方向是从数字化工厂迈向智慧工厂,从单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EMI电路、DC-DC电路、MCU控制电路以及辅助待机电路,所述EMI电路与所述DC-DC电路连接,所述DC-DC电路与所述MCU控制电路,所述EMI电路、所述DC-DC电路以及所述MCU控制电路均与所述辅助待机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EMI电路、DC-DC电路、MCU控制电路以及辅助待机电路,所述EMI电路与所述DC-DC电路连接,所述DC-DC电路与所述MCU控制电路,所述EMI电路、所述DC-DC电路以及所述MCU控制电路均与所述辅助待机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MI电路包括保险管F1、第一级共模滤波电感LF1、差模电容XC1、电容CY1、电容CY2、第二级共模滤波电感LF2以及整流器BR1,
所述EMI电路中的交流AC1的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一级共模滤波电感LF1的引脚1连接,所述EMI电路中的交流AC1的第二接线端经过所述保险管F1与所述第一级共模滤波电感LF1的引脚4连接,所述第一级共模滤波电感LF1的引脚3分别与所述差模电容XC1一端、所述电容CY2一端、所述第二级共模滤波电感LF2的引脚4连接,
所述第一级共模滤波电感LF1的引脚2分别与差模电容XC1另一端、所述电容CY1一端、所述第二级共模滤波电感LF2的引脚1连接,所述电容CY1另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Y2另一端均与接线端FG连接,
所述第二级共模滤波电感LF2的引脚3以及引脚2分别与所述整流器BR1连接,所述整流器BR1的输出端正极分别与直流电压HV接线端以及电容C1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路包括电解电容C8、直流变换器T1、二极管D7、电解电容C24、电解电容C25、电感L3、电解电容C26、初级主控电路芯片U2、电阻R21、MOS管Q2,
所述EMI电路通过所述电解电容C8与所述直流变换器T1连接,具体为所述直流电压HV接线端分别与电解电容C8一端、电阻R13一端、电阻R14一端、电阻15一端、电容C9一端以及所述直流变换器T1的输入引脚10连接,
所述电阻R13另一端、所述电阻R14另一端、所述电阻15另一端、所述电容C9另一端均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直流变换器T1的输入引脚12、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1一端、电阻R20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1另一端与所述初级主控电路芯片U2的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20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2一端以及MOS管Q2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22另一端与所述初级主控电路芯片U2的引脚4、电容C11一端连接,所述初级主控电路芯片U2的引脚1、所述电解电容C8另一端连接均与接地端PGND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远程操控的供电装置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7、电阻R52、跟随器U6C、电阻R51、电容C34、跟随器U6D、电阻R50、电容C33、电阻R49、比较器U6B,
所述芯片U7的引脚4与comm信号连接,所述芯片U7的引脚9经过所述电阻R52与所述跟随器U6C的同相输入端引脚10连接,所述跟随器U6C的输出端引脚8经过所述电阻R51分别与所述电容C34一端、所述跟随器U6D的同相输入端引脚12连接,所述跟随器U6D的输出端引脚14经过所述电阻R50分别于所述电阻R49一端、所述电容C3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9另一端与所述比较器U6B反相输入端引脚6以及电容C31一端连接,
所述MCU控制电路设置有VO+取样电压接线端以及Vout接线端,所述VO+取样电压接线端分别经过电阻R43、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荣沈长松罗春旺赵德利谭显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电熊猫展盛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