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振兴专利>正文

微型助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27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微型民用煤炉,煤气炉,火燃助燃器、该助燃器的外壳分为圆筒型和锥圆筒型两部分。圆筒形部分中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微型直流电机,安在电机轴端的叶轮,圆锥筒型中包括,电子腔,使发生器腔产生助燃气体,被空气充经集风罩连接的石棉软管送到炉内。该助燃器适于各种民用煤炉,煤气炉的火燃助燃作用,且体积少,耗电少,无噪音,无灰尘,其用火时间缩短60%以上,节省燃料40%以上。(*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民用各种煤炉、煤气炉火燃助燃器。现有的各种助燃器,都利用鼓风,引风强制空气风流助氧助燃,其缺点是成本高、体积容量大、耗电大、噪音、灰尘大,用火不宜掌握,且浪费燃料,尤其燃料不能充分的燃烧,排到空间的一氧化碳CO浓度高,引起人身中毒。本技术是要提供一种适于民用各种煤炉,煤气炉的助燃器,其特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无噪音,灰尘,提高用火效率,缩短用火时间,节省电力和燃料。本技术提出的微型助燃器,包括微型直流电机,叶轮,滤尘网,调节窗,发生器腔,电子腔,集风罩,石棉软管。电子腔供发生器产生O3气体,同时使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将空气经调节窗,滤尘网时吸入器内,形成清洁的空气流、送至发生器腔,将O3经集风罩,石棉软管送到炉内。根据(CO+O3→CO2+O2)原理,送入炉内的O3与燃料中的部分CO化合为CO2排到空间,从而解决了CO中毒现象。而所剩O2与燃料火燃结合形成充氧助燃作用。又因O3与风速或反比,所以设计了调节窗,以使O3发生量适宜。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一为本技术提出的微型助燃器的剖视图。图二为图一所示的助燃器俯视图。如图一所示,该助燃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煤炉燃气炉微型助燃器,包括外壳1、微型直流电机4、叶轮5、发生器腔6、电子腔7、电源软线9、开关10,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园筒型部分2和园椎筒型部分3、在园筒型部分2中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电机4、安在电机4轴端的叶轮5、最外面与外壳螺纹连接的滤尘网11和风量调节窗12及后壁上的开关10,园锥筒型部分3中从后到前包括电源软线9、固定在壳体上的电子腔7、发生器腔6和与外壳螺纹连接的集风罩13及插接在集风罩前端的石棉软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沈振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