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358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包括背门内板本体,所述背门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透光区域孔;所述背门板本体包括上背门板、下背门板以及用于连接上背门板和下背门板的立柱;所述上背门板和立柱的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立柱与下背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一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二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本技术方案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能够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出现受损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利于生产。

Back door inner plate weldin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门内板焊接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
技术介绍
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背门在满足普通的强度工况要求的同时,还要避开路面激励及发动机怠速频率,避免发生共振;为了满足车辆转弯、背门开启等工况需求,背门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以及扭转刚度。传统的背门内板在设计时对于刚度强度的要求一般都能满足,但是随着车辆使用过程中,针对一些应力集中的地方还是容易出现受损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需要安装其他零部件的位置更是如此。为此,需要设计一种适合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能够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出现受损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方便安装,而且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能够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出现受损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利于生产。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包括背门内板本体,所述背门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透光区域孔;所述背门板本体包括上背门板、下背门板以及用于连接上背门板和下背门板的立柱;所述上背门板和立柱的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立柱与下背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一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二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辅助加强板,辅助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背门铰链的安装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板一端贴合设置于上背门板,另一端贴合设置于立柱上;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圆弧贴合段。进一步,所述第二加强板整体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一端贴合设置于立柱,另一端贴合设置于下背门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圆弧贴合段。进一步,所述下背门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背门锁的背门锁安装孔;所述下背门板上设置有用于加强背门锁安装结构的第一背门加强板和第二背门加强板。进一步,所述第一背门加强板和第二背门加强板相对于背门锁安装孔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二背门加强板整体呈“几”字型,所述第二背门加强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配合下背门板安装的定位孔;所述凹槽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孔设置有两个。进一步,所述下背门板上设置有拉手盒安装支架,所述拉手盒安装支架整体呈“几”字型结构,所述拉手盒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能够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出现受损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利于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背门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拉手盒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背门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拉手盒安装支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门内板本体,所述背门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透光区域孔9;所述背门板本体包括上背门板10、下背门板3以及用于连接上背门板10和下背门板3的立柱11;所述上背门板10和立柱11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立柱6与下背门板10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一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9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二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9对称设置;本技术方案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能够避免应力集中的位置出现受损的情况,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利于生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辅助加强板15,辅助加强板1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背门铰链的安装孔16;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做加强板6和第一右加强板5,两块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9采用对称布置的方式设置,使得上背门板10与立柱11之间弯曲过渡的位置得到了加强;在第一加强板上还设置有辅助加强板15,辅助加强板15上设置有安装孔16方便于安装铰链,通过辅助加强板15的设置,进一步提升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一端贴合设置于上背门板10,另一端贴合设置于立柱11上;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圆弧贴合段17,采用适形贴合焊接装配的工艺方法,使得连接处结构得到加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板整体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一端贴合设置于立柱,另一端贴合设置于下背门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圆弧贴合段18,第二加强板包括第二左加强板7和第二右加强板4,两块第二加强板也采用相对于透光区域孔9对称布置的方式,进一步的确保了所需要的刚度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背门板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背门锁的背门锁安装孔12;所述下背门板3上设置有用于加强背门锁安装结构的第一背门加强板8和第二背门加强板1,采用两块背门加强板结构,提升了背门安装板处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门加强板8和第二背门加强板1相对于背门锁安装孔12对称设置,两块背门加强板不仅起到加强板材强度,同时还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快速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背门加强板1整体呈“几”字型,所述第二背门加强板上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设置有与配合下背门板3安装的定位孔13;所述凹槽14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孔13设置有两个,“几”字型的加强板方便于嵌入安装到预先留的安装孔内,同时结构更加紧凑,安装方便实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背门板上设置有拉手盒安装支架2,所述拉手盒安装支架2整体呈“几”字型结构,所述拉手盒安装支架2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确保其刚度强度满足使用需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门内板本体,所述背门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透光区域孔;所述背门内板本体包括上背门板、下背门板以及用于连接上背门板和下背门板的立柱;所述上背门板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立柱与下背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一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二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门内板本体,所述背门内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透光区域孔;所述背门内板本体包括上背门板、下背门板以及用于连接上背门板和下背门板的立柱;所述上背门板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立柱与下背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一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板为两块且两块第二加强板相对于透光区域孔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辅助加强板,辅助加强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背门铰链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一端贴合设置于上背门板,另一端贴合设置于立柱上;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圆弧贴合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内板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板整体呈“L”型结构,所述第二加强板一端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东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普尼朗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