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304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微控制器、数据存储器和语音合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噪音传感器、测温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热释电检测模块和三轴加速度三轴陀螺仪,以及时钟电路和声源识别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驱动所述家居机器人本体转动与行走的电机模块,所述声源识别模块包括第一麦克风识别模块、第二麦克风识别模块、第三麦克风识别模块和第四麦克风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精度高,实现语音控制,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且辅助应用家居生活,通过语音播报提醒,方便及时,实用性强。

A home robot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家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家居环境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生活节凑的加快,人们没有较多的时间去维护自己的家居,目前家居使用家居机器人进行辅助维护,但是目前的家居机器人主要采用传感器组进行检测并对家居机器人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家居机器人结构比较复杂,另外,即便是有的家居机器人搭载了语音识别控制模块,但是因为语音识别控制模块存在识别不准确,从而造成误动作;其次,室内灰尘不容易被及时发现清理,灰尘颗粒吸入人体呼吸道会引发呼吸疾病;再有,家具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如果人们长期所处的家具环境噪音较大,会影响家人和孩子的听力和身心健康。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精度高且使用操作简单的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实现语音控制,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且辅助应用家居生活,通过语音播报提醒,方便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精度高,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2)、对家居机器人本体进行控制的微控制器(1)以及与微控制器(1)相接的数据存储器(15)和对语音控制命令进行识别的语音合成模块(8),所述微控制器(1)的输入端接有噪音传感器(3)、测温传感器(4)、灰尘传感器(6)、热释电检测模块和三轴加速度三轴陀螺仪(16),以及时钟电路(5)和对语音控制命令进行识别定位的声源识别模块(7),所述微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有驱动所述家居机器人本体转动与行走的电机模块,所述声源识别模块(7)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家居机器人本体前后左右的第一麦克风识别模块、第二麦克风识别模块、第三麦克风识别模块和第四麦克风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2)、对家居机器人本体进行控制的微控制器(1)以及与微控制器(1)相接的数据存储器(15)和对语音控制命令进行识别的语音合成模块(8),所述微控制器(1)的输入端接有噪音传感器(3)、测温传感器(4)、灰尘传感器(6)、热释电检测模块和三轴加速度三轴陀螺仪(16),以及时钟电路(5)和对语音控制命令进行识别定位的声源识别模块(7),所述微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有驱动所述家居机器人本体转动与行走的电机模块,所述声源识别模块(7)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家居机器人本体前后左右的第一麦克风识别模块、第二麦克风识别模块、第三麦克风识别模块和第四麦克风识别模块,所述第一麦克风识别模块、所述第二麦克风识别模块、所述第三麦克风识别模块和所述第四麦克风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1)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微控制器(1)为STM32F407ZGT6微控制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识别模块包括第一麦克风模块(7-1)和与第一麦克风模块(7-1)输出端相接的第一开关电路(7-2),所述第二麦克风识别模块包括第二麦克风模块(7-3)和与第二麦克风模块(7-3)输出端相接的第二开关电路(7-4),所述第三麦克风识别模块包括第三麦克风模块(7-5)和与第三麦克风模块(7-5)输出端相接的第三开关电路(7-6),所述第四麦克风识别模块包括第四麦克风模块(7-7)和与第四麦克风模块(7-7)输出端相接的第四开关电路(7-8),所述第一开关电路(7-2)、第二开关电路(7-4)、第三开关电路(7-6)和第四开关电路(7-8)的输出端均与微控制器(1)的输入端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模块(7-1)包括型号为3526的麦克风M1,所述第一开关电路(7-2)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经电阻R9与麦克风M1的信号输出端相接,所述麦克风M1的电源端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麦克风M1的GND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7与3.3V电源输出端相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1)的PA4引脚相接;
所述第二麦克风模块(7-3)包括型号为3526的麦克风M2,所述第二开关电路(7-4)包括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经电阻R10与麦克风M2的信号输出端相接,所述麦克风M2的电源端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麦克风M2的GND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8与3.3V电源输出端相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1)的PA5引脚相接;
所述第三麦克风模块(7-5)包括型号为3526的麦克风M3,所述第三开关电路(7-6)包括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13与麦克风M3的信号输出端相接,所述麦克风M3的电源端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麦克风M3的GND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11与3.3V电源输出端相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1)的PA6引脚相接;
所述第四麦克风模块(7-7)包括型号为3526的麦克风M4,所述第四开关电路(7-8)包括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经电阻R14与麦克风M4的信号输出端相接,所述麦克风M4的电源端接5V电源输出端,所述麦克风M4的GND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12与3.3V电源输出端相接,另一端与微控制器(1)的PA7引脚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锂电池(2-1)和与锂电池(2-1)输出端相接的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依次相接的DC-DC升压模块(2-2)、稳压模块(2-3)和5V转3.3V电压模块(2-4)。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居机器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升压模块(2-2)包括芯片B0305S-1WR2,所述芯片B0305S-1WR2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B0305S-1WR2的第2引脚分两路,一路与锂电池(2-1)的输出端相接,另一路经电容C15接地;所述芯片B0305S-1WR2的第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与电容C16的一端相接;所述芯片B0305S-1WR2的第4引脚分三路,一路与电容C16的另一端相接,第二路为5V输出端,第三路与稳压管D1的阴极相接;所述稳压管D1的阳极接地;
所述稳压模块(2-3)包括芯片RT9193-50,所述芯片RT9193-50的第1引脚分两路,一路与5V输出端相接,另一路经电容C17接地;所述芯片RT9193-50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RT9193-50的第3引脚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24接地,另一路与微控制器(1)的PE2引脚相接;所述芯片RT9193-50的第4引脚经电容C18接地,所述芯片RT9193-50的第5引脚分三路,一路经电容C19接地,另一路经电阻R23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相接,第三路为5V电源输出端;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接地;
所述5V转3.3V电压模块(2-4)包括芯片ASM1117-3.3V,所述芯片ASM1117-3.3V的第1引脚分三路,一路经电容C22接地,另一路经电容C21接地,第三路与5V电源输出端相接;所述芯片ASM1117-3.3V的第2引脚接地,所述芯片ASM1117-3.3V的第3引脚输出端分三路,第一路经并联的电容C23和电容C24接地,第二路经电阻R25与发光二极管LE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婷杜京义郭金宝陈康徐丹丹陈龙王旭阳牛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