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2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钢球,内圈位于外圈的内侧,且内圈与外圈之间形成腔体,钢球通过保持机构设置在腔体内,保持机构包括保持架和立柱,保持架通过立柱连接在内圈的外圆周侧面上,保持架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两排限位槽,腔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保持架与内圈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保证各个钢球随着内圈一起在外圈的内侧转动,同时可以使润滑油直接进入到各个限位槽内,满足每个钢球的润滑,减小摩擦力,过滤机构可以将外侧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腔体内,增大钢球与内圈、外圈及保持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A double row self aligning ball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
技术介绍
调心球轴承有圆柱孔和圆锥孔两种结构,保持架的材质有钢板、合成树脂等。其特点是外圈滚道呈球面性形,具有自动调心的作用,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但其内、外圈相对倾斜度不得超过3度。现有的调心球轴承中的保持架一般呈自由转动状态,因此保持架的转动与内圈的转动不同步,无法保证润滑油能接触每个钢球,润滑效果差,容易造成磨损,同时由于没有过滤机构,使得外部的颗粒杂质容易进入到腔体内,增大了摩擦力,降低了调心球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的技术方案,将保持架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内圈上,不仅提高了保持架与内圈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保证各个钢球随着内圈一起在外圈的内侧转动,同时可以使润滑油直接进入到各个限位槽内,满足每个钢球的润滑,减小摩擦力,延长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使用寿命,过滤机构可以将外侧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腔体内,增大了钢球与内圈、外圈及保持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钢球,内圈位于外圈的内侧,且内圈与外圈之间形成腔体,其特征在于:钢球通过保持机构设置在腔体内,保持机构包括保持架和立柱,保持架通过立柱连接在内圈的外圆周侧面上,保持架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两排限位槽,且两排限位槽交错设置,钢球限位在限位槽内,腔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过滤机构;将保持架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内圈上,不仅提高了保持架与内圈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保证各个钢球随着内圈一起在外圈的内侧转动,同时可以使润滑油直接进入到各个限位槽内,满足每个钢球的润滑,减小摩擦力,延长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使用寿命,过滤机构可以将外侧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腔体内,增大了钢球与内圈、外圈及保持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内圈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环形沟槽,钢球与环形沟槽相匹配,环形沟槽用于对钢球进行限位,使同一列的钢球在一个平面内转动,提高轴承的支撑强度。进一步,外圈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球形面,钢球抵住球形面,球形面的设计具有自动调心的作用,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使其在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的同时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进一步,内圈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通油孔,立柱上设置有进油孔,限位槽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输油孔,通油孔通过进油孔与输油孔连通,润滑油经通油孔进入立柱上的进油孔内,再由保持架上的各个输油孔将润滑油输送至相应的限位槽内,实现对每个钢球的润滑,减小摩擦力。进一步,限位槽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钢球的底部贯穿通孔,便于钢球的底部限位在环形沟槽内。进一步,过滤机构包括两层过滤网和一个定位环,两层过滤网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定位环与内圈之间,且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内圈之间等间距设置有支撑杆,外圈的内侧面设置有环形槽,定位环与环形槽相匹配,通过环形槽可以将定位环进行限位,同时不影响定位环随着内圈一起转动,既可以保证调心球轴承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到腔体的内部。进一步,定位环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托轮,托轮抵住环形槽的内侧面,托轮可以的设计可以减小定位环在旋转时与环形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磨损。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保持架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内圈上,不仅提高了保持架与内圈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保证各个钢球随着内圈一起在外圈的内侧转动,同时可以使润滑油直接进入到各个限位槽内,满足每个钢球的润滑,减小摩擦力,延长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使用寿命。2、过滤机构可以将外侧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腔体内,增大了钢球与内圈、外圈及保持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整个双列调心球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润滑油经通油孔进入立柱上的进油孔内,再由保持架上的各个输油孔将润滑油输送至相应的限位槽内,实现对每个钢球的润滑,减小摩擦力。4、通过环形槽可以将定位环进行限位,同时不影响定位环随着内圈一起转动,既可以保证调心球轴承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到腔体的内部。5、托轮可以的设计可以减小定位环在旋转时与环形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磨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保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内圈;2-外圈;3-腔体;4-钢球;5-保持机构;6-过滤网;7-螺钉;8-通油孔;9-保持架;10-限位槽;11-输油孔;12-通孔;13-立柱;14-进油孔;15-定位环;16-托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和钢球4,内圈1位于外圈2的内侧,且内圈1与外圈2之间形成腔体3,内圈1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环形沟槽,钢球4与环形沟槽相匹配,环形沟槽用于对钢球4进行限位,使同一列的钢球4在一个平面内转动,提高轴承的支撑强度。外圈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球形面,钢球4抵住球形面,球形面的设计具有自动调心的作用,可以补偿不同心度和轴挠度造成的误差,使其在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的同时能承受一定的轴向载荷。钢球4通过保持机构5设置在腔体3内,保持机构5包括保持架9和立柱13,保持架9通过立柱13连接在内圈1的外圆周侧面上,保持架9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两排限位槽10,且两排限位槽10交错设置,钢球4限位在限位槽10内,内圈1的内侧面上均匀设置有通油孔8,立柱13上设置有进油孔14,限位槽10的内侧面上均设置有输油孔11,通油孔8通过进油孔14与输油孔11连通,润滑油经通油孔8进入立柱13上的进油孔14内,再由保持架9上的各个输油孔11将润滑油输送至相应的限位槽10内,实现对每个钢球4的润滑,减小摩擦力,限位槽10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12,钢球4的底部贯穿通孔12,便于钢球4的底部限位在环形沟槽内。腔体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两层过滤网6和一个定位环15,两层过滤网6通过螺钉7固定连接在定位环15与内圈1之间,且所述定位环15与所述内圈1之间等间距设置有支撑杆,外圈2的内侧面设置有环形槽,定位环15与环形槽相匹配,通过环形槽可以将定位环15进行限位,同时不影响定位环15随着内圈1一起转动,既可以保证调心球轴承的正常工作,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过滤效果,防止外部的颗粒杂质进入到腔体3的内部,定位环15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托轮16,托轮16抵住环形槽的内侧面,托轮16可以的设计可以减小定位环15在旋转时与环形槽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磨损;将保持架9通过立柱13固定连接在内圈1上,不仅提高了保持架9与内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钢球,所述内圈位于所述外圈的内侧,且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形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通过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保持机构包括保持架和立柱,所述保持架通过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内圈的外圆周侧面上,所述保持架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两排限位槽,且两排所述限位槽交错设置,所述钢球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腔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过滤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钢球,所述内圈位于所述外圈的内侧,且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之间形成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球通过保持机构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保持机构包括保持架和立柱,所述保持架通过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内圈的外圆周侧面上,所述保持架的外圆周侧面上均匀设置有两排限位槽,且两排所述限位槽交错设置,所述钢球限位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腔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环形沟槽,所述钢球与所述环形沟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调心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球形面,所述钢球抵住所述球形面。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斌何钟萍朱文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兴轮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