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0502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该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包括:软管和套设于软管两端的快插接头,两个快插接头分别用于插接油泵和吸油单元;其中,吸油单元包括:配重块本体,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和主进油孔,安装孔和主进油孔贯穿配重块本体设置,配重块本体上位于主进油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该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可以在液压动力单元不同的安装方式时使得位于油箱内的油泵正常吸油,正常给液压执行器供油。

Hydraulic power unit self regulating oil s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动力单元是由电机1、阀块2和油箱3组成的独立密闭的动力油源系统。参见附图1-4是液压动力单元的四种常见的安装方式,安装在安装面4上,油泵12装载在油箱3内,液压动力单元在设计时往往针对其中一种安装方式,如果改变安装方式,很可能会导致油泵12的油口在液位之上,油泵12无法吸油,从而使得系统无法正常给液压执行器供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该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可以在液压动力单元不同的安装方式时使得位于油箱内的油泵正常吸油,正常给液压执行器供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该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包括:软管和套设于所述软管两端的快插接头,两个所述快插接头分别用于插接油泵和吸油单元;其中,所述吸油单元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和主进油孔,所述安装孔和主进油孔贯穿所述配重块本体设置,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主进油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管螺纹。优选地,多个侧进油孔沿所述配重块本体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的两端的边缘设置为倒角。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的外侧为圆柱形。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安装孔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配重件的螺纹孔。优选地,多个所述螺纹孔环绕所述安装孔的外侧等间隔设置。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两个所述快插接头分别用于插接油泵和吸油单元;其中,所述吸油单元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和主进油孔,所述安装孔和主进油孔贯穿所述配重块本体设置,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主进油孔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当液压动力单元处于不同的安装位时,利用配重块本体使得吸油单元自然下落,无论液压动力单元处于什么位置均能够使吸油单元浸入到液位之下,使得油泵顺利吸油。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液压动力单元的第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液压动力单元的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3是液压动力单元的第三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液压动力单元的第四种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吸油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吸油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底面示意图;图8是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在图1和2安装位时的装配示意图;图9是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在图3安装位时的装配示意图;图10是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在图4安装位时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2阀块3油箱4安装面5快插接头6软管7吸油单元8安装孔9主进油孔10侧进油孔11螺纹孔12油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5-7所示的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该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包括:软管6和套设于所述软管6两端的快插接头5,两个所述快插接头5分别用于插接油泵12和吸油单元7;其中,所述吸油单元7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所述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贯穿所述配重块本体设置,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主进油孔9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两个所述快插接头5分别用于插接油泵12和吸油单元7;其中,所述吸油单元7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所述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贯穿所述配重块本体设置,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主进油孔9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10。当液压动力单元处于不同的安装位时,利用配重块本体使得吸油单元7自然下落,无论液压动力单元处于什么位置均能够使吸油单元7浸入到液位之下,使得油泵12顺利吸油,设置侧进油孔10是为了防止配重块本体与油箱3内壁相贴时通过主进油孔9无法进油。其中,参见图8-10所示的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装配在不同位置设置的油箱3内,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安装快插接接头,提高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安装孔8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管螺纹。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进油的稳定性,优选地,多个侧进油孔10沿所述配重块本体的周向方向等间隔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防止配重块损坏以及擦伤泵和油箱3内壁,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的两端的边缘设置为倒角。另外,在配重块本体的端部还可以安装胶垫,可以减小触碰损伤。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吸油,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的外侧为圆柱形。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配重件,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安装孔8一端的端部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配重件的螺纹孔11。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配重件添加后受力更加均衡,优选地,多个所述螺纹孔11环绕所述安装孔8的外侧等间隔设置。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包括:软管(6)和套设于所述软管(6)两端的快插接头(5),两个所述快插接头(5)分别用于插接油泵(12)和吸油单元(7);/n所述吸油单元(7)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所述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贯穿所述配重块本体设置,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主进油孔(9)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包括:软管(6)和套设于所述软管(6)两端的快插接头(5),两个所述快插接头(5)分别用于插接油泵(12)和吸油单元(7);
所述吸油单元(7)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沿其轴向方向顺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所述安装孔(8)和主进油孔(9)贯穿所述配重块本体设置,所述配重块本体上位于所述主进油孔(9)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进油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8)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管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单元自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平郑海洋王洪强张见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朝坤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