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98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驱动电机、行星轮模拟装置和加载装置;行星轮模拟装置包括壳体、太阳轮、行星轮和轮盘,壳体内部形成有圆形空腔,圆形空腔的内壁形成有环形齿轮结构,圆形空腔内同轴设置有轮盘,轮盘的一面通过太阳轮同轴固定有第一轴,其另一面同轴固定有第二轴,轮盘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行星轮,行星轮至少部分与环形齿轮结构相啮合,且行星轮至少部分与太阳轮相啮合;第二轴与驱动电机的转头相连接,第一轴与加载装置相连接;该装置能够模拟行星轮在工作时的状态,在整体运行及时准确的获取运行数据,为行星轮系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系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系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传动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传动系统中,行星轮系被广泛的应用于减速器,增速器,变速装置中。但由于行星轮系的结构和工作状况复杂,齿轮极易发生故障,从而影响产品的传动效率,使用寿命,运行精度。由于行星轮系本身在工作的噪声较大,出现故障很难直观的观察到。而定期维修,极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对行星轮系在整体运行及时准确的获取运行数据的测试装置,为行星轮系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该装置能够模拟行星轮在工作时的状态,在整体运行及时准确的获取运行数据,为行星轮系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所述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驱动电机、行星轮模拟装置和加载装置;所述行星轮模拟装置包括壳体、太阳轮、行星轮和轮盘,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圆形空腔,所述圆形空腔的内壁形成有环形齿轮结构,所述圆形空腔内同轴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一面通过所述太阳轮同轴固定有第一轴,其另一面同轴固定有第二轴,所述轮盘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行星轮,所述行星轮至少部分与所述环形齿轮结构相啮合,且所述行星轮至少部分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
[0005]所述第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加载装置相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外壳和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带轮,所述外壳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同轴连接,另一端同轴固定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行星轮模拟装置和所述加载装置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固定有把手。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轴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行星轮的数量为1-4个。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所述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驱动电机、行星轮模拟装置和加载装置;所述行星轮模拟装置包括壳体、太阳轮、行星轮和轮盘,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圆形空腔,所述圆形空腔的内壁形成有环形齿轮结构,所述圆形空腔内同轴设置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一面通过所述太阳轮同轴固定有第一轴,
其另一面同轴固定有第二轴,所述轮盘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行星轮,所述行星轮至少部分与所述环形齿轮结构相啮合,且所述行星轮至少部分与所述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加载装置相连接;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第二轴给予行星轮模拟装置提供输入动力,通过太阳轮、行星轮依次将输出动力通过第一轴输送至加载装置;提供的行星轮模拟装置可以有效模拟行星轮系的真实工作状态,加载装置主要用于给行星轮系模拟工作装置进行加载工作,从而达到真实的模拟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可以真实模拟行星轮的工作状态,在行星轮模拟装置中预留有不同的采集点,可以获取到更为全面的行星轮系工作的输出数据,提高了特征信息的获取几率,更好的应用于故障诊断的分析依据和运行过程中出现预警伐值的一个判断。
[0013]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中行星轮模拟装置的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中行星轮模拟装置的正面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中行星轮模拟装置的背面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中加载装置的结构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底座
ꢀꢀꢀꢀꢀꢀꢀꢀꢀꢀꢀꢀꢀꢀꢀꢀꢀ
2-驱动电机
[0022]3-加载装置
ꢀꢀꢀꢀꢀꢀꢀꢀꢀꢀꢀꢀꢀ
4-第一联轴器
[0023]5-第二联轴器
ꢀꢀꢀꢀꢀꢀꢀꢀꢀꢀꢀ
6-行星轮模拟装置
[0024]301-输入轴
ꢀꢀꢀꢀꢀꢀꢀꢀꢀꢀꢀꢀꢀ
302-外壳
[0025]303-磁粉制动器
ꢀꢀꢀꢀꢀꢀꢀꢀꢀ
304-第二带轮
[0026]305-皮带
ꢀꢀꢀꢀꢀꢀꢀꢀꢀꢀꢀꢀꢀꢀꢀ
306-第一带轮
[0027]601-第一轴
ꢀꢀꢀꢀꢀꢀꢀꢀꢀꢀꢀꢀꢀ
602-第二轴
[0028]603-壳体
ꢀꢀꢀꢀꢀꢀꢀꢀꢀꢀꢀꢀꢀꢀꢀ
604-把手
[0029]605-环形齿轮结构
ꢀꢀꢀꢀꢀꢀꢀ
606-行星轮
[0030]607-轮盘
ꢀꢀꢀꢀꢀꢀꢀꢀꢀꢀꢀꢀꢀꢀꢀ
608-太阳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2]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所述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驱动电机2、行星轮模拟装置6和加载装置3;所述行星轮模拟装置6包括壳体603、太阳轮608、行星轮606和轮盘607,所述壳体603内部形成有圆形空腔,所述圆形空腔的内壁形成有环形齿轮结构605,所述圆形空腔内同轴设置有轮盘607,所述轮
盘607的一面通过所述太阳轮608同轴固定有第一轴601,其另一面同轴固定有第二轴602,所述轮盘607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行星轮606,所述行星轮606至少部分与所述环形齿轮结构605相啮合,且所述行星轮606至少部分与所述太阳轮608相啮合;所述第二轴602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转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601与所述加载装置3相连接。提供的行星轮模拟装置可以有效模拟行星轮系的真实工作状态,加载装置主要用于给行星轮系模拟工作装置进行加载工作,从而达到真实的模拟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可以真实模拟行星轮的工作状态,在行星轮模拟装置中预留有不同的采集点,可以获取到更为全面的行星轮系工作的输出数据,提高了特征信息的获取几率,更好的应用于故障诊断的分析依据和运行过程中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驱动电机(2)、行星轮模拟装置(6)和加载装置(3);所述行星轮模拟装置(6)包括壳体(603)、太阳轮(608)、行星轮(606)和轮盘(607),所述壳体(603)内部形成有圆形空腔,所述圆形空腔的内壁形成有环形齿轮结构(605),所述圆形空腔内同轴设置有轮盘(607),所述轮盘(607)的一面通过所述太阳轮(608)同轴固定有第一轴(601),其另一面同轴固定有第二轴(602),所述轮盘(607)上还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所述行星轮(606),所述行星轮(606)至少部分与所述环形齿轮结构(605)相啮合,且所述行星轮(606)至少部分与所述太阳轮(608)相啮合;所述第二轴(602)与所述驱动电机(2)的转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601)与所述加载装置(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系模拟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装置(3)包括外壳(302)和固定在所述外壳(302)上的磁粉制动器(303);所述磁粉制动器(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志平郑海洋王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朝坤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