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压式液体燃料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81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补充燃料和局部加压式液体燃料炉具。它由燃料罐、自动供液器、局部加压器、燃料箱、定量供液预热阀、炉芯总成、燃气调控阀、电脉冲点火器组成。通过预热阀提供定量预热液体燃料,在30秒钟内投入使用。在停止使用后,自动供液器立即将燃料罐内的液体补充到燃料箱内,为下次使用作好准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风力干扰能力强,可野外作业,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清洁卫生。(*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自动补充液体燃料和局部加压的自压式液体燃料炉具。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内外的人工煤气、天燃气、石油液化气的可供资源总是小于社会的需要量,长期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多数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一直盼望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安全可靠、保证供应的合成液体燃料及其配套炉具问世。近几年来,人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许多探索和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液体燃料炉具的燃料自动供给装置”(专利号为CN91231740.X)和专利号为CN91106746.9,名称为“自压式自动点火液体燃料燃烧炉(灶)”。这两项专利都是将液体燃料输出,进行加热汽化,再回馈到燃料箱内,使燃料箱内形成压力,导致液体燃料连续不断供给。由于液体燃料加热汽化和回馈技术的出现,目前已能小量试产自动加压、使用比较方便的初级液体燃料炉具。加上液体燃料可以常压贮存和安全可靠,使液体燃料及其炉具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上述炉具存在整体设计不成熟,不能在加压燃料箱内进行定量供液,不能自动补充燃料箱内被消耗的液体燃料、不能调节火苗的大小、汽化效果不佳(常有液体燃料喷射)、燃料箱内压力不稳定和不能长时间连续燃烧等问题,现在仍处于研制和试用阶段。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炉具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制成功定量供液预热阀和单向性自动供液装置,采用二次汽化和专用加压管等技术措施,设计和研制了一种能向燃料箱内自动补充液体燃料、预热方便安全、汽化效果好、燃料箱内压力稳定、火苗大小可调、能长时间持续稳定燃烧的自压式液体燃料炉具。使用证明,该液体燃料炉具的抗风力干扰能力强,可以野外作业。本技术的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清洁卫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其他液体燃料用具和液体燃料设备提供一种自动补充液燃料、预热安全方便、汽化效果好、燃烧持续长期稳定的液体燃料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如下(1)燃料罐(2)自动供应器(3)局部加压器(4)燃料箱(5)定量供液预热阀(6)炉芯总成(7)燃气调控阀(8)电脉冲点火器(9)回液管(10)饱合汽室(11)过热汽室(12)专用加压管(13)汽化管(14)汽化燃烧器(15)主燃烧器(16)预热盘(17)放液管(18)进液管(19)平衡气孔(20)排气管燃料罐(1)用金属簿板制成,比石油液化气罐轻便得多。自动供液器(2)和局部加压器(3)的固定板为金属簿板,自动进液器和局部加压器都由无弹簧束缚的常开自由单向阀和固定板组成。燃料箱(4)为金属薄板加工制成。定量供液预热阀(5)和燃气调控阀(7)及其各个部件均由铜、铝或金属管制成。炉芯总成(6)及各个部件均由金属薄板和小金属管制成,重量轻,热惯性小,预热时间短。电脉冲点火器为单体式,体积小,成本低,安装方便。本技术的整体设计原理是它由燃料罐(1)、自动供液器(2)、局部加压器(3)、燃料箱(4)、定量供液预热阀(5)、炉芯总成(6)、燃气调控阀(7)、电脉冲点火器(8)等八个大件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自动供液器(2)安装在燃料箱(4)的外侧壁上,它的出液端指向燃料箱(4)的内部,其进液端通过供液管与燃料罐(1)相连接。当本技术开始工作并向外界供出热能时,自动供液器(2)立即同步启动,将燃料箱(4)和燃料罐(1)完全隔离,使两者的液体燃料互不相通。由于向外界持续供出热能,燃料箱(4)内的液体燃料逐渐减少。在停止向外界供出热能时,自动供液器(2)立刻使燃料箱(4)和燃料罐(1)互相连通,燃料罐(1)就自动向燃料箱(4)内补充已消耗的液体燃料,为下次供热作好准备。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局部加压器(3)可以安装在燃料箱(4)的某一横截面上,使燃料箱的某一局部承受压力,而另一局部则处于常压状态,从而减少炉芯总成(6)的负担和缩短预热时间。装有局部加压器(3)的燃料箱(4)不必安装自动供液器(2),可直接用供液管与燃料罐(1)相接,由局部加压器(3)代替自动供液器(2)向燃料箱(4)内自动补充液体燃料。在燃料罐(1)内的液体燃料消耗完毕时,可立即换上贮满液体燃料的备用燃料罐,继续向燃料箱(4)内自动补充液体燃料。如果没有备用的燃料罐,可将燃料罐取走,到液体供应站购买液体燃料,过一段时间再向燃料箱(4)内补充液体燃料,而不影响用户的日常使用。根据用户的需要,燃料箱(4)可用金属簿板做成单火眼、双火眼和多火眼的,炉芯总成(6)通常被燃料箱(4)从三方面包围着。炉芯总成(6)由回液管(9)、饱和汽室(10)、过热汽室(11)、专用加压管(12)、汽化管(13)、汽化燃料器(14)、主燃烧器(15)、预热盘(16)组成。在本实施例中,饱和汽室(10)和过热汽室(11)为两个空的同心圆环,饱和汽室(10)包围着过热汽室(11)或者饱和汽室(10)在过热汽室(11)的顶部,液体燃料的饱和蒸汽从饱和汽室(10)出来以后,在过热汽室(11)被加热成不含细粒液体的过热蒸汽,保证燃气在两个燃烧器中充分燃烧和火苗长期稳定。汽化燃烧器(14)用金属管做成圆环形状,安装在过热汽室(11)的内壁底部,使专用加压管(12)和汽化管(13)中的液体燃料加热和汽化,并具备小火稳定燃烧的功能。主燃烧器(15)用金属管做成圆环形状,安装在两个汽室的顶部,它具备大火稳定燃烧的功能,为开水壶等器具提供大量热能。根据用途的不同,专用加压管(12)用金属管做成单圈或多圈形状,安装在汽化燃烧器(14)的顶部,产生饱和蒸汽并给燃料箱(4)内的液体加压。汽化管(13)用金属管做成多圈形状,它的一端与燃料箱(4)的底部连接,另一端接环型饱和汽室(10)的顶部,其主体部分安装在过热汽室(11)内壁的专用加压管(12)的上部,为饱和汽室(10)提供液体燃料的饱和蒸汽。回液管(9)的一端接饱和汽室(10)的底边,另一端与燃料箱(4)的内壁相连接,它既将饱和汽室(10)内的残存液态燃料馈回燃料箱(4)内,又为燃料箱(4)内的液体燃料提供部分附加压力,故又称为副加压管。定量供液预热阀5为旋转式的,由阀体和阀杆组成,阀体设有平衡气孔,排气管,进液管,放液管;阀杆设有定量液室,排气孔,进液孔,放液孔,平衡连通气孔。该阀最好用同日申请技术专利旋转式定量供液阀。定量供液预热阀(5)的排气管(20)与燃料箱(4)的上部相连,其进液管(18)与燃料箱(4)的底部相连,它的平衡气孔(19)直接和大气相通,其放液管(17)的出口安装在预热盘(16)的上方。旋转定量供液预热的阀杆,定量预热燃料立即从燃料箱(4)内转移到大气环境中,并平静地流进预热盘(16)内,启动电脉冲点火器,定量的液态预热燃料立即燃烧起来,经过约30秒钟,燃料箱(4)内产生必须的工作压力,炉芯总成(6)也预热到可以工作的程度,打开燃气调控阀(7),本技术就开始工作,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火苗的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能自动向燃料箱内补充液体燃料现有液体燃料炉具都是用燃料箱贮存一定容积的液体燃料。当液体燃料消耗到某一限额时,就要用漏斗等器皿灌添液体燃料,而不能自动补充已消耗的液体燃料,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本技术与使用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补充液体燃料和局部加压的自压式液体燃料炉具,其特征是由燃料罐(1)、自动供液器(2)、局部加压器(3)、燃料箱(4)、定量供液预热阀(5)、炉芯总成(6)、燃气调控阀(7)、电脉冲点火器(8)组成,燃料箱(4)从三方面包围着炉芯总成(6):自动供液器(2)安装在燃料箱(4)的外侧壁上,燃料罐(1)与自动供液器(2)通过供液管相连接;定量供液预热阀(5)的排气管(20)接到燃料箱(4)的上部,其进液管(18)接到燃料箱(4)的侧壁下部,其平衡气孔(19)直接和大气相通;燃气调控阀(7)的一端与汽化燃烧器(14)、主燃烧器(15)相接,其另一端与过热汽室(11)的出口相连;单体式电脉冲点火器(8)位于燃料箱(4)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生周华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东源新能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