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68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包括脱硫塔、再生罐,以及加热罐,其中再生罐包括罐体,罐体内一侧通过一隔板隔出一硫泡沫溢流通道,且该隔板底部焊接在罐体的圆锥状部分上部且硫泡沫溢流通道与圆锥状部分不连通,硫泡沫溢流通道底部接泡沫收集管道且泡沫收集管道接加热罐,加热罐顶部连接有抽风机;在罐体内壁上焊接有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泡沫收集引流槽的两端均接在硫泡沫溢流通道顶部;在罐体内放置有浮动泡沫引流组件;在罐体内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有充氧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相对封闭的再生罐,减少硫氢化钠臭味的散发,有效保护了生产环境。

A recovery device of hydrogen sulfide in coal combustion for liquid ammonia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属于硫化氢回收

技术介绍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的生产主要是先制取氨气,再加压液化装瓶,其原料气为N2和H2,其中N2取自空气,而H2制备大多是采用水煤气法,即用无烟煤或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是反应(C+H2O==CO+H2,CO+H2O==CO2+H2)。然在水煤气法制氢中,会有硫化氢气体的排出,硫化氢为有毒气体,其存在对环境构成了污染,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故需要对其进行去除处理。现有技术中,硫化氢气体去除或是回收的方法多样,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其中湿法脱硫中的化学吸收法是常用的,它是利用碱性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去除硫化氢的同时获得硫氢化钠,硫氢化钠还可通过充入氧气还原成单质硫,可以对单质硫进行回收。然现有技术中,从硫化氢到单质硫回收,需经洗涤塔脱硫、再生槽通入氧气、硫泡沫收集后,进入硫浆罐中形成粗态硫,粗态硫送入硫加热器中进行加热、水蒸发,成为液态硫等,所需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而且在将脱硫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硫氢化钠)从洗涤塔送入再生槽后,因硫氢化钠臭味重,而再生槽为敞开式结构,容易污染周围环境,且因单质硫是以泡沫的形式解析出来,为保证溶液在再生槽内停留时间,通常企业就通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再生槽的高度、直径,但这种做法势必会延长硫泡沫从出现到被收集的时间,而这时间段内,有部分硫泡沫出现破碎而进入溶液中,影响硫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与脱硫塔底部的脱硫液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且顶部带密封盖的再生罐,以及加热罐,其中再生罐包括由上面的圆柱形部分和底部的圆锥状部分构成的罐体,罐体内一侧通过一隔板隔出一硫泡沫溢流通道,且该隔板底部焊接在罐体的圆锥状部分上部且硫泡沫溢流通道与圆锥状部分不连通,隔板顶部高出再生罐罐体内液位,硫泡沫溢流通道底部接泡沫收集管道且泡沫收集管道接加热罐,加热罐顶部连接有抽风机;在罐体内壁上焊接有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泡沫收集引流槽的两端均接在硫泡沫溢流通道顶部;在罐体内放置有浮动泡沫引流组件,该浮动泡沫引流组件由中心的浮球、固定在浮球上的且沿罐体径向分布的引流分支槽,引流分支槽外端与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相接触;在罐体内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有充氧管,充氧管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气孔,充氧管最终汇集在同一个输氧管上,通过输氧管向充氧管泵入氧气;罐体的圆锥状部分底部焊接有废液收集口,且在废液收集口上固定有排液阀。优选地,上述引流分支槽呈从浮球端向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下斜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相对封闭的再生罐,减少硫氢化钠臭味的散发,有效保护了生产环境;2、通过硫泡沫溢流通道、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浮动泡沫引流组件等设置,可以帮助生成的硫泡沫及时导入硫泡沫溢流通道,进入加热罐内收集、并蒸发加热,相对地降低了硫泡沫破碎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再生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再生罐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脱硫塔的筛板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具体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但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在不脱离本申请通过击碎硫泡沫、促进硫泡沫往下流的设计,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包括脱硫塔、与脱硫塔底部的脱硫液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且顶部带密封盖的再生罐,以及加热罐:其中脱硫塔可以为常规的筛板脱硫塔、填料脱硫塔结构,也可为申请人自主研发的脱硫塔,这种自主研发的脱硫塔包括塔体1,塔体1底部通过焊接的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塔体1高度及容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而定,塔体1顶部焊接有变脱后气体出口2,在变脱后气体出口2上螺纹接有三通,三通中位于顶部的那一通按常规方式接气阀,实际生产中在气阀的出口处采集气体以检测排出气体是否达标排放,三通的最后那一通螺纹连接且连通有输气软管3,该输气软管3与固定在塔体1外壁上的输气管4(硬管)采用抱箍或是其他常规方式连接且连通;在塔体1上靠近顶部一侧焊接有脱硫碱液泵入口5,其中脱硫碱液泵入口5一端(位于塔体外的一端)通过法兰、法兰盘与脱硫碱液泵连接且连通,通过脱硫碱液泵从脱硫碱液储罐中抽出脱硫碱液,在塔体1内以喷洒的方式向下喷出,脱硫碱液泵入口5的另一端(位于塔体内的一端)螺纹连接且连通有伸向塔体1内顶部的分布管6,分布管6上均匀焊接且连通有多个碱液喷头7(多个喷头7具体安装以其喷洒范围基本上覆盖筛板表面),碱液喷头7的喷出口对着下方;塔体1底部焊接且连通有脱硫塔液体出口8,脱硫塔液体出口8上按常规方式固定有卸料阀(常规的液阀即可);在塔体1内按照上下不同高度位置固定有若干层筛板9(即在塔体1内壁的不同高度位置上焊接有限位凸台,每层筛板9放置在对应的限位凸台上且在每层筛板9上方的塔体内壁上旋入有螺钉以对对应的筛板9进行限位固定),筛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相邻的上下两层筛板9之间连接且连通有降液管10,每根降液管10顶部高于对应的上层筛板9顶部所处位置且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上层筛板9上,每根降液管10底部位于对应的相邻的下层筛板9顶部所处高度位置;最下面的那层筛板9下方固定有气体盘管11,气体盘管11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气孔,气体盘管11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塔体1壁后通过管道与加热气泵12按常规方式连接且连通,气体盘管11通过焊接在塔体内相适应位置上的十字支架支撑,气体盘管11与塔体1壁相接触的位置固定有密封垫圈,气体盘管11的端部从密封垫圈中穿出,密封垫圈嵌入在塔体壁内;加热气泵12通过管道与待变脱气体暂存罐13按常规方式连接且连通;从上往下数,从第三层筛板9开始,每层筛板9上的降液管顶部上方固定有小型喷咀14,小型喷咀14的喷气孔正对着对应的降液管10上端开口,小型喷咀14最终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汇集到同一输气管4上且该输气管4上按常规方式连接有小型加压泵;实际中,每个筛板9的四周且靠近边缘处不设计筛孔,在降液管所在区域不设计筛孔,在降液管所处区域相对称的位置上也不设计筛孔,其余位置均匀布设筛孔,以增加脱硫碱液与含硫化氢的气体的接触时间。而再生罐为本申请所要保护的,再生罐通过管道与脱硫塔底部的脱硫液出口8(即脱硫塔液体出口8)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且相连通,且在该管道上按常规方式固定有料阀;再生罐顶部带密封盖的(或是直接顶部密封),再生罐位于脱硫塔一侧下方,再生罐其包括由上面的圆柱形部分15.1和底部的圆锥状部分15.2以焊接的方式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与脱硫塔底部的脱硫液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且顶部带密封盖的再生罐,以及加热罐,其中再生罐包括由上面的圆柱形部分和底部的圆锥状部分构成的罐体,罐体内一侧通过一隔板隔出一硫泡沫溢流通道,且该隔板底部焊接在罐体的圆锥状部分上部且硫泡沫溢流通道与圆锥状部分不连通,隔板顶部高出再生罐罐体内液位,硫泡沫溢流通道底部接泡沫收集管道且泡沫收集管道接加热罐,加热罐顶部连接有抽风机;在罐体内壁上焊接有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泡沫收集引流槽的两端均接在硫泡沫溢流通道顶部;在罐体内放置有浮动泡沫引流组件,该浮动泡沫引流组件由中心的浮球、固定在浮球上的且沿罐体径向分布的引流分支槽,引流分支槽外端与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相接触;在罐体内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有充氧管,充氧管顶部均匀开设有若干气孔,充氧管最终汇集在同一个输氧管上,通过输氧管向充氧管泵入氧气;罐体的圆锥状部分底部焊接有废液收集口,且在废液收集口上固定有排液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氨生产用煤炭燃烧中硫化氢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与脱硫塔底部的脱硫液出口通过管道相连接且顶部带密封盖的再生罐,以及加热罐,其中再生罐包括由上面的圆柱形部分和底部的圆锥状部分构成的罐体,罐体内一侧通过一隔板隔出一硫泡沫溢流通道,且该隔板底部焊接在罐体的圆锥状部分上部且硫泡沫溢流通道与圆锥状部分不连通,隔板顶部高出再生罐罐体内液位,硫泡沫溢流通道底部接泡沫收集管道且泡沫收集管道接加热罐,加热罐顶部连接有抽风机;在罐体内壁上焊接有圆弧形泡沫收集引流槽,泡沫收集引流槽的两端均接在硫泡沫溢流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逢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乡晋煤金牛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