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65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包括车架、翻转架和翻转油缸,翻转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上,翻转油缸用于控制翻转架的起落;车架前部设有转向轮,车架后部设有行走轮;翻转架上设有提升单元、旋转摆动单元和机械抓取单元,旋转摆动单元连接在提升单元的端部,机械抓取单元连接在旋转摆动单元的端部。车架由行走驱动电机驱动,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升单元的升降轴上设置链轮,提升油缸推动升降轴运动,使得链轮相当于动滑轮,提升效率高;旋转摆动单元采用回转支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可以搬运重量较大的预制件。具有翻转角度精准、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效率高等优点。

Concrete prefabricated parts rotating and transporting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预制件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件吊装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程施工中,为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混凝土预制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如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装配式建筑多采用预制部件进行组装,这类混凝土预制件一般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内完成生产,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故其相比于传统的浇筑建筑减少了现场作业,由于构件的不断标准化,使得其性价比越来越高,更加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装配式建筑是由各种预制件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具有施工周期短、拆装便利且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但预制板为一整板体,在实际施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需要将水平放置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至竖直状态,以方便对接或安装,如若角度对接偏差,很容易造成装配预制板的损坏乃至报废;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吊车实现混凝土预制件的翻转,但是在施工工程中由于吊车的运动惯性过大,其驱动预制件移动时往往无法使其准确移动到位,这样的翻转方式必须由多个工人辅助、引导,需要反复调整位置,方可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存在一定的不便性;也影响施工效率;同时预制件起吊后旋转角度很困难,因此现场施工时往往需要人工推动起吊后的预制件转动一定角度后才能准确对准安装位置,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转角度精准、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翻转架和翻转油缸,翻转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上,翻转油缸用于控制翻转架的起落;车架前部设有转向轮,车架后部设有行走轮;翻转架上设有提升单元、旋转摆动单元和机械抓取单元,旋转摆动单元连接在提升单元的端部,机械抓取单元连接在旋转摆动单元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预制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时,将本技术移动至预定位置,启动油缸使其活塞杆伸出,翻转架竖起;再将提升单元、旋转摆动单元和机械抓取单元下降至与待搬运预制件相同的高度;驱动行走轮使车架前移,机械抓取单元抓取预制件;启动提升单元将预制件提升至适当高度;启动旋转摆动单元将预制件旋转90度;启动油缸使其活塞杆回缩,翻转架放下,重心降低;驱动行走轮使车架带动预制件一同转运至需要安装的位置;启动油缸使其活塞杆伸出,翻转架竖起;机械抓取单元释放预制件,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工人辅助、引导预制件,即可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操作简单,效率高,危险性小。上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中,所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轴转动连接于行走轮支架的下部,行走轮支架的上部固连于车架上;所述的转向轮通过转向轮轴转动连接于转向轮支架的下部,转向轮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于车架上;所述的车架后部设有行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与行走驱动电机相连,减速机的输出端为空心轴,所述的行走轮轴与空心轴相连,驱动行走轮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架由行走驱动电机驱动,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行走轮支架的下部;所述转向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转向轮支架的下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将轴承套装于行走轮轴或转向轮轴上,再将轴承置于轴承座内,最后把轴承座连接于行走轮支架的下部或转向轮支架的下部,安装、维修都比较方便。上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中,所述的翻转架铰接于车架的后端,铰接轴的轴心距翻转架后端的距离与铰接轴的轴心距地面的高度相等;油缸铰接于车架上,油缸的杆端铰接于翻转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搬运重量较大的预制件时,可以使翻转架后端与地面相接触,有效防止因预制件重量过大,而导致本技术发生倾倒。上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中,所述的提升单元包括,移动托板,两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滚轮可在翻转架两侧设置的导槽内滚动,升降轴,两端与提升油缸相连,提升油缸驱动升降轴升降,链轮,转动连接于升降轴上,提升油缸,设置于翻转架上,杆端与升降轴相连,链条,一端与移动托板相连,绕过链轮后另一端与翻转架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轴上设置链轮,提升油缸推动升降轴运动,使得链轮相当于动滑轮,提升效率高。上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中,所述的旋转摆动单元包括,回转支承,内圈固定于移动托板上,外圈的外壁上设有涡轮外齿,液压马达,固定于翻转架上,输出轴上连接有蜗杆,蜗杆,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相连,蜗杆与回转支承的外圈上设置的涡轮外齿相啮合,液压马达通过蜗杆驱动回转支撑的外圈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转支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可以搬运重量较大的预制件。所述的机械抓取单元包括,U形放置架,固连于回转支承的外圈上,截面呈U形,U形的两个侧壁以及两个侧壁之间的连接部均为直边,且侧壁与连接部垂直,U形放置架的内部空间用于容纳待搬运的混凝土预制件,夹紧油缸,安装于U形放置架一个侧壁的外侧,该侧壁的相应位置设有通孔,夹紧油缸的活塞杆从该通孔中穿过,可伸入U形放置架的内部空间,对待搬运的混凝土预制件进行压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放置架上设置夹紧油缸,将预制件夹紧于U形放置架内,防止预制件滑出。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油缸的活塞杆顶部设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对预制件的硬冲击,成本低,便于维护。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前端设有转向推杆和液压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转向推杆提供一个控制车架转向的施力点,从而为车架转向提供便利。通过设置液压站,可以为翻转油缸、提升油缸、夹紧油缸提供动力。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无需工人辅助、引导预制件,即可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操作简单,效率高,危险性小;车架由行走驱动电机驱动,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翻转架与车架的铰接轴的轴心距翻转架后端的距离与铰接轴的轴心距地面的高度相等,当需要搬运重量较大的预制件时,可以使翻转架后端与地面相接触,有效防止因预制件重量过大,而导致本技术发生倾倒。提升单元的升降轴上设置链轮,提升油缸推动升降轴运动,使得链轮相当于动滑轮,提升效率高;旋转摆动单元采用回转支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可以搬运重量较大的预制件。U形放置架上设置夹紧油缸,将预制件夹紧于U形放置架内,防止预制件滑出。具有翻转角度精准、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效率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去掉机械抓取单元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车架与翻转架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翻转架收起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翻转架竖起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机械抓取单元抓取预制件后的状态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翻转架和翻转油缸,翻转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上,翻转油缸用于控制翻转架的起落;车架前部设有转向轮,车架后部设有行走轮;翻转架上设有提升单元、旋转摆动单元和机械抓取单元,旋转摆动单元连接在提升单元的端部,机械抓取单元连接在旋转摆动单元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翻转架和翻转油缸,翻转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车架上,翻转油缸用于控制翻转架的起落;车架前部设有转向轮,车架后部设有行走轮;翻转架上设有提升单元、旋转摆动单元和机械抓取单元,旋转摆动单元连接在提升单元的端部,机械抓取单元连接在旋转摆动单元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通过行走轮轴转动连接于行走轮支架的下部,行走轮支架的上部固连于车架上;所述的转向轮通过转向轮轴转动连接于转向轮支架的下部,转向轮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于车架上;所述的车架后部设有行走驱动电机和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与行走驱动电机相连,减速机的输出端为空心轴,所述的行走轮轴与空心轴相连,驱动行走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行走轮支架的下部;所述转向轮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转向轮支架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架铰接于车架的后端,铰接轴的轴心距翻转架后端的距离与铰接轴的轴心距地面的高度相等;翻转油缸铰接于车架上,翻转油缸的杆端铰接于翻转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预制件旋转、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单元包括,
移动托板,两侧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健宋大维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华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