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快恢复二极管的SiC功率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低导通压降、快速关断特性以及集成反向快恢复二极管的SiC功率器件,包括SiCMOSFET和SiCIGBT。
技术介绍
SiC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新一代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器件,其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更快的开关频率以及更好的热特性等特点;作为功率半导体器件主流产品的MOSFET和IGBT在SiC材料中备受青睐。在MOSFET或者IGBT应用中往往需要反并联一个快恢复的高压续流二极管。SiCMOSFET本身集成有一个PiN体二极管,但是由于SiC的禁带宽度很大,其PN结的固有导通压降约为3V,从而体二极管的导通损耗非常大;同时,由于该体二极管的阳极注入效率较高,从而其反向恢复电荷和反向尖峰电流均很大,这会导致很大的反向恢复损耗。相比而言,传统的IGBT由于底部全部为P+型区阳极区,其集成的体二极管无法导电,需要将底部的P+型阳极区用N+型区分隔开来,并且通过阳极金属将P+型阳极区和耐压区短路在一起形成逆导型IGBT,如图8所示;这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快恢复二极管的SiC功率器件,其元胞结构包括:/nN型耐压区(1);/n所述N型耐压区(1)下表面设置有N型重掺杂欧姆接触区(6),以及覆盖于N型重掺杂欧姆接触区下表面的阳极金属(3);/n所述N型耐压区(1)上表面设置有P型半导体基区(5)及两个栅极深槽,所述两个栅极深槽将P型半导体基区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子区,顺序依次为第一子区、第二子区及第三子区;所述第一子区与第三子区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N型半导体区(4),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4)的浓度比所述N型耐压区(1)的浓度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4)与N型耐压区(1)相接触;所述第一子区与第三子区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快恢复二极管的SiC功率器件,其元胞结构包括:
N型耐压区(1);
所述N型耐压区(1)下表面设置有N型重掺杂欧姆接触区(6),以及覆盖于N型重掺杂欧姆接触区下表面的阳极金属(3);
所述N型耐压区(1)上表面设置有P型半导体基区(5)及两个栅极深槽,所述两个栅极深槽将P型半导体基区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子区,顺序依次为第一子区、第二子区及第三子区;所述第一子区与第三子区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N型半导体区(4),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4)的浓度比所述N型耐压区(1)的浓度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4)与N型耐压区(1)相接触;所述第一子区与第三子区内分别设置有与槽壁接触的N型阴极源区(14)、以及P型体接触区(12),所述P型体接触区、N型阴极源区上表面设置有阴极金属(10);所述栅极深槽由位于槽壁的氧化层(7)和填充于槽壁内的导体(8)构成,所述导体上覆盖有栅电极金属(9);所述第二子区下表面设置有第二N型半导体区(15),上表面与阴极金属(10)构成P型肖特基接触;
所述元胞结构还包括P型半导体区(11),所述P型半导体区位于两个栅极深槽及第二N型半导体区(15)下方、且与第一N型半导体区(4)相接触。
2.一种集成快恢复二极管的SiC功率器件,其元胞结构包括:
N型耐压区(1);
所述N型耐压区(1)下表面设置有N型半导体缓冲层(13),所述N型半导体缓冲层下表面设置有P型阳极区(2),所述P型阳极区下表面覆盖有阳极金属(3);
所述N型耐压区(1)上表面设置有P型半导体基区(5)及两个栅极深槽,所述两个栅极深槽将P型半导体基区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子区,顺序依次为第一子区、第二子区及第三子区;所述第一子区与第三子区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N型半导体区(4)作为载流子存储层,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区(4)的浓度比所述N型耐压区(1)的浓度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所述N型载流子存储层与N型耐压区(1)相接触;所述第一子区与第三子区内分别设置有与槽壁接触的N型阴极源区(14)、以及P型体接触区(12),所述P型体接触区、N型阴极源区上表面设置有阴极金属(10);所述栅极深槽由位于槽壁的氧化层(7)和填充于槽壁内的导体(8)构成,所述导体上覆盖有栅电极金属(9);所述第二子区下表面设置有第二N型半导体区(15),上表面与阴极金属(10)构成P型肖特基接触;
所述元胞结构还包括P型半导体区(11),所述P型半导体区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波,赵青,谢欣桐,张浩悦,陈星弼,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