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917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包括与飞机连接的装配架,装配架内形成方形的视窗,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门板,以及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门板对视窗形成封闭或打开状态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动力轮、驱动轮,动力轮固定装配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轮与动力轮之间通过传动件形成传动连接,在门板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轮配合,在驱动轮转动时,带动门板滑动的推动件。本装置可以很快就完成构型的转换,转换为能满足航空拍摄作业需要的飞机。开发的相机门装置后,飞机的使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增加了运营的盈利点,可使飞机转换作业缩短到30分钟内,极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Modular camera door device for aircraft aerial photograp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小型飞机行业的发展,小型飞机的市场需求量增加,但是由于机身的设计,有部分功能不能够客户要求,如P-750飞机在没有开发相机门前,P-750飞机只能用于通用的客货运输无法满足航空拍摄的需求,从而需要在飞机下方设置照相视窗,以便于操纵拍摄设备通过照相视窗进行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组装、使用的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包括与飞机连接的装配架,装配架内形成方形的视窗,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门板,以及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门板对视窗形成封闭或打开状态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动力轮、驱动轮,动力轮固定装配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轮与动力轮之间通过传动件形成传动连接,在门板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轮配合,在驱动轮转动时,带动门板滑动的推动件。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架包括呈竖直布置的第一侧部支架、第二侧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在第一侧部支架、第二侧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之间围合形成上述方形的视窗,第一端部支架的外侧固定有安装块,第二端部支架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延伸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端部支架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向外延展的表皮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支架下方固定设置有端部导向板,第一侧部支架下方、第二侧部支架下方分别固定设置有侧部导向板,端部导向板、侧部导向板分别具有供门板边缘插入的C型导向槽口,在导向槽口内壁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与门板内表面接触的上密封条,导向槽口内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与门板外表面接触的下密封条。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为链轮,推动件为固定装配在门板内表面的链条。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为齿轮,推动件为固定装配在门板内表面的直齿条。进一步地,所述门板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触动块,在第二端部支架内侧设置有触动块触动触发信号的微动开关。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支架外固定设置有两个装配横梁,装配横梁具有与飞机连接的连接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产品是用于扩展P-750飞机用途,使基本型的P-750飞机可以在30分钟就完成构型的转换,转换为能满足航空拍摄作业需要的飞机。开发的相机门装置后,飞机的使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增加了运营的盈利点,设计成快速更换结构,可使飞机转换作业缩短到30分钟内,极大节约了时间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驱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A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图;附图中,1为装配架,2为门板,3为驱动机构,4为伺服电机,5为动力轮,6为驱动轮,7为安装架,8为转轴,9为叉形支架,10为传动件,11为推动件,12为第一侧部支架,13为第二侧部支架,14为第一端部支架,15为第二端部支架,16为安装块,17为安装延伸部,18为安装部位,19为表皮板,20为端部导向板,21为侧部导向板,22为导向槽口,23为上密封条,24为下密封条,25为垫块,26为装配横梁,27为连接部,28为触动块,29为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5所示,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包括与飞机连接的装配架1,装配架内形成方形的视窗,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门板2,以及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门板对视窗形成封闭或打开状态的驱动机构,对视窗在装配架上装配有驱使门板运动的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4、动力轮5、驱动轮6,动力轮固定装配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伺服电机可以通过安装架7固定安装在装配架外侧,驱动轮通过转轴8安装在装配架上,在装配架外侧固定安装有叉形支架9,转轴通过安装在叉形支架内驱动轮转动装配在转轴上,可以以转轴为中心形成旋转,驱动轮与动力轮之间通过传动件10形成传动连接,传动件可以为传动带,或传动链条,或者动力轮与驱动轮之间直接采用齿轮啮合形成传动,在门板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轮配合,在驱动轮转动时,带动门板滑动的推动件11,推动件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板的内表面,形成直线布置。这里的驱动轮、推动件可以采用如下两种结构进行配合,1.驱动轮为链轮,推动件为固定装配在门板内表面的链条;2.驱动轮为齿轮,推动件为固定装配在门板内表面的直齿条。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动力轮旋转,并促使驱动轮转动,由于驱动轮与推动件的配合,可以通过推动件带动门板在装配架上的滑动,从而可以通过门板将视窗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地,装配架包括呈竖直布置的第一侧部支架12、第二侧部支架13、第一端部支架14、第二端部支架15,在第一侧部支架、第二侧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之间围合形成上述方形的视窗,第一端部支架的外侧固定有安装块16,安装块上开有安装孔,以便于与飞机进行连接安装,第二端部支架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延伸部17,安装延伸部的外端部也具有开有安装孔的安装部位18,以便于与飞机的连接安装。在装配架的下方安装有向外延展的表皮板19,表皮板与飞机的外皮相匹配,表皮板的中间开设有与视窗尺寸相适应的开口,表皮板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侧部支架12、第二侧部支架13、第一端部支架14、第二端部支架15的下方。第一端部支架下方固定设置有端部导向板20,第一侧部支架下方、第二侧部支架下方分别固定设置有侧部导向板21,表皮板安装在装配架与导向板的之间,端部导向板、侧部导向板分别具有供门板边缘插入的C型导向槽口22,在导向槽口内壁的上部固定设置有与门板内表面接触的上密封条23,导向槽口内壁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与门板外表面接触的下密封条24,密封条通过胶水粘接在各自对应的位置。导向槽口的下部边缘向内做一定延伸,超过上部边缘,以更好的对导向板边缘进行承载,导向板与表皮板之间还放置有垫块25。为了使本装置与飞机更稳定的连接,第二端部支架外固定设置有两个装配横梁26,装配横梁具有与飞机连接的连接部27,装配横梁与飞机对接后,通过螺钉插入连接部形成固定连接。导向槽口的槽底粘接有密封垫29,以与门板的外周面形成接触密封。门板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触动块28,在第二端部支架内侧设置有触动块触动触发信号的微动开关。当操控伺服电机正转时,通过相应的传动,门板开始打开动作,当触动块与微动开关触发产生信号时,伺服电机停止转动,即门板打开到位,等待门板关闭的信号,伺服电机进行反转,以通过相应的传动,带动门板开始关闭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包括与飞机连接的装配架,其特征在于,装配架内形成方形的视窗,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门板,/n以及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门板对视窗形成封闭或打开状态的驱动机构,/n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动力轮、驱动轮,动力轮固定装配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轮与动力轮之间通过传动件形成传动连接,在门板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轮配合,在驱动轮转动时,带动门板滑动的推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包括与飞机连接的装配架,其特征在于,装配架内形成方形的视窗,滑动设置在装配架上的门板,
以及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门板对视窗形成封闭或打开状态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动力轮、驱动轮,动力轮固定装配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装配架上,驱动轮与动力轮之间通过传动件形成传动连接,在门板的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与驱动轮配合,在驱动轮转动时,带动门板滑动的推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包括呈竖直布置的第一侧部支架、第二侧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在第一侧部支架、第二侧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之间围合形成上述方形的视窗,第一端部支架的外侧固定有安装块,第二端部支架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安装延伸部,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端部支架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航拍模块化相机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架下方安装有向外延展的表皮板。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连营蔡永顺孙尚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泛太平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