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395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57
本申请提供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所述后视结构包括:后视装置,位于飞行装置的外侧前方,以获取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多点支撑架,其包括多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本体,以将后视装置固定于飞行装置。本申请的主要思想旨在提供后视装置,并通过多点支撑架将后视装置固定于直升机的外侧前方,以供飞行员通过该后视装置查看直升机的后视景象,避免直升机在起飞、降落、或者低空飞行等过程中与周围发生擦碰,保证飞行安全。

Rear view structure for flight devices and helicop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
本申请涉及飞行
,特别是涉及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
技术介绍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直升机是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现有技术中的直升飞机,不能观察飞机的后视景象,给飞机的飞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在直升机起飞、降落、或者低空飞行等过程中,特别是直升机底部还挂载有货物的情况下,不能观察飞机后视景象更是增加了飞机擦碰周围物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升飞机不能观察飞机的后视景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包括:后视装置,位于飞行装置的外侧前方,以获取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多点支撑架,其包括多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本体,以将后视装置固定于飞行装置。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点支撑架的类型包括三点支撑架,其包括三根支撑柱;各支撑柱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的本体,以将后视装置固定于飞行装置。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各支撑件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本体的底部、侧部、以及前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视装置包括后视镜。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视镜位于飞行装置的外侧前方且靠近飞行装置底部的位置;所述飞行装置的前舱设有透视部,以供舱内人员透过所述透视部获取所述后视镜中的景象。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视部包括透明窗口。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视装置包括:图像摄取单元,位于飞行装置的外侧前方,以获取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显示单元,位于飞行装置的内部,且通信连接所述图像摄取单元,以显示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摄取单元包括摄像头;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器。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视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由所述图像摄取单元摄取的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直升飞机,其包括所述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如上所述,本申请的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主要思想旨在提供后视装置,并通过多点支撑架将后视装置固定于直升机的外侧前方,以供飞行员通过该后视装置查看直升机的后视景象,避免直升机在起飞、降落、或者低空飞行等过程中与周围发生擦碰,保证飞行安全。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可在文中使用以便于说明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直升机因其灵巧性,可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但现有技术中的直升飞机,不能观察飞机的后视景象,给飞机的飞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在直升机起飞或降落过程中,特别是直升机底部还挂载有货物的情况下,不能观察飞机后视景象更是增加了飞机擦碰周围物体的风险。鉴于上述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种种问题,本申请提供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以及直升飞机,用于解决该些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要思想旨在提供后视装置,并通过多点支撑架将后视装置固定于直升机的外侧前方,以供飞行员通过该后视装置查看直升机的后视景象,避免直升机在起飞、降落、或者低空飞行等过程中与周围发生擦碰,保证飞行安全。如图1所示,展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展示的是后视装置装设于飞行装置后的基于侧面视角的视图。所述后视结构包括后视装置11和多点支撑架,后视装置11位于飞行装置12的外侧前方。也即,后视装置11可位于飞行装置12的左外侧前方或者右外侧前方,更具体来说,可位于飞行装置12的左外侧前方的底部,左外侧前方的顶部,右外侧前方的底部,或者右外侧前方的顶部等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所述多点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件13,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12的本体,以将后视装置11固定于飞行装置12。于本实施例中,后视装置的镜面为正对飞行装置12的一面,后视装置的背部为背对飞行装置12的一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以及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12的本体,其中,汇聚连接是相对于分散连接而言的,并非限定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的同一点。鉴于飞行装置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后视装置,位于飞行装置的外侧前方,以获取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n多点支撑架,其包括多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本体,以将后视装置固定于飞行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视装置,位于飞行装置的外侧前方,以获取飞行装置的后视景象;
多点支撑架,其包括多个支撑件;各支撑件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本体,以将后视装置固定于飞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支撑架的类型包括三点支撑架,其包括三根支撑柱;各支撑柱第一端的支撑点汇聚连接于后视装置的背部,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的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支撑件第二端的支撑点分散连接于飞行装置本体的底部、侧部、以及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装置包括后视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飞行装置的后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空王蓓沈健康童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