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83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包括配重箱体、卷钢索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外套筒和第一内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外套筒和第二内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均设置有配重箱体,配重箱体一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皆焊接有连接架,且第一支撑杆与配重箱体之间的连接架上安装有卷钢索轮,卷钢索轮上缠绕有钢索,钢索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并固定在第二滑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部件的长度和宽度,通过使用挂钩悬挂在钢索上,而且可一次性对部件的上下两面进行油漆工作,使用方便,保证了喷涂的效果。

A suspension device for painting aircraft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
本技术涉及飞机部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由很多零部件组成,在飞机整机喷漆时很多部件是在安装到飞机之前喷涂,由于飞机部件长度宽度都比较大,如果放在正常的工作台上只能喷涂一面,还需要把另一面保护隔离起来等干燥后才能再喷涂,这样的操作不仅费时、废材料,而且喷涂后两面交接处效果不好,影响外观跟平滑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费时、废材料,而且喷涂后两面交接处效果不好,影响外观跟平滑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包括配重箱体、卷钢索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外套筒和第一内杆,第一内杆安装在第一外套筒的内部,且第一外套筒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一内杆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一内杆顶端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外套筒和第二内杆,第二内杆安装在第二外套筒的内部,且第二外套筒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孔,第二内杆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二限位孔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内杆顶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侧均设置有配重箱体,配重箱体一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皆焊接有连接架,且第一支撑杆与配重箱体之间的连接架上安装有卷钢索轮,卷钢索轮上缠绕有钢索,钢索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并固定在第二滑轮上。优选的,所述配重箱体的侧面粘接有标牌,配重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箱盖,配重箱体的底部焊接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地脚,且地脚的两端皆焊接有堵头。优选的,所述箱盖上表面的边缘处皆竖直焊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卷钢索轮一侧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定位螺孔,卷钢索轮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手柄,手柄上安装有与定位螺孔相互配合的限位螺杆。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上方的第一内杆上固定有限位螺栓。优选的,所述配重箱体一侧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皆水平焊接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悬挂装置可以根据部件的长度和宽度,通过使用挂钩悬挂在钢索上,而且可一次性对部件的上下两面进行油漆工作,使用方便,保证了喷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配重箱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滑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卷钢索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配重箱体;101、箱盖;102、标牌;103、地脚;104、堵头;105、挡板;2、卷钢索轮;201、手柄;202、定位螺孔;203、限位螺杆;3、第一滑轮;301、限位螺栓;4、第一支撑杆;401、第一外套筒;402、第一限位孔;403、第一限位销;404、第一内杆;5、钢索;6、第二支撑杆;601、第二外套筒;602、第二限位孔;603、第二限位销;604、第二内杆;7、第二滑轮;8、加强筋;9、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包括配重箱体1、卷钢索轮2、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4包括第一外套筒401和第一内杆404,第一内杆404安装在第一外套筒401的内部,且第一外套筒40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孔402,第一内杆404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402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销403,第一内杆404顶端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滑轮3,第一滑轮3上方的第一内杆404上固定有限位螺栓301,防止钢索5从第一滑轮3上滑落,第二支撑杆6包括第二外套筒601和第二内杆604,第二内杆604安装在第二外套筒601的内部,且第二外套筒60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孔602,第二内杆604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二限位孔602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销603,第二内杆604顶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7,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的外侧均设置有配重箱体1,配重箱体1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用以装填沙粒进行配重,配重箱体1的侧面粘接有标牌102,用于指示该配重箱体1的详细信息,配重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101,用于放置工具,用作工作台,箱盖101上表面的边缘处皆竖直焊接有挡板105,防止工具掉落,配重箱体1的底部焊接有三条相互平行的地脚103,且地脚103的两端皆焊接有堵头104,防止地脚103生锈,配重箱体1一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皆焊接有连接架9,且第一支撑杆4与配重箱体1之间的连接架9上安装有卷钢索轮2,卷钢索轮2一侧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定位螺孔202,卷钢索轮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手柄201,手柄201上安装有与定位螺孔202相互配合的限位螺杆203,用于对卷钢索轮2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从而固定钢索5的收放长度,卷钢索轮2上缠绕有钢索5,钢索5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3并固定在第二滑轮7上,配重箱体1一侧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皆水平焊接有加强筋8,用于增加连接的强度,保证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把工装推到所需位置处,然后通过第一限位销403和第二限位销603分别对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距通过转动卷钢索轮2对钢索5的收放长度进行调节,并通过手柄201对钢索5的长度进行固定,最后将挂钩悬挂在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的钢索5上,用于悬挂零件,并进行相关施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包括配重箱体(1)、卷钢索轮(2)、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包括第一外套筒(401)和第一内杆(404),第一内杆(404)安装在第一外套筒(401)的内部,且第一外套筒(40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孔(402),第一内杆(404)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402)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销(403),所述第一内杆(404)顶端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滑轮(3),所述第二支撑杆(6)包括第二外套筒(601)和第二内杆(604),第二内杆(604)安装在第二外套筒(601)的内部,且第二外套筒(60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孔(602),第二内杆(604)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二限位孔(602)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销(603),所述第二内杆(604)顶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7),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的外侧均设置有配重箱体(1),配重箱体(1)一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皆焊接有连接架(9),且第一支撑杆(4)与配重箱体(1)之间的连接架(9)上安装有卷钢索轮(2),卷钢索轮(2)上缠绕有钢索(5),钢索(5)的一端穿过第一滑轮(3)并固定在第二滑轮(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部件喷漆用悬挂装置,包括配重箱体(1)、卷钢索轮(2)、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4)包括第一外套筒(401)和第一内杆(404),第一内杆(404)安装在第一外套筒(401)的内部,且第一外套筒(40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一限位孔(402),第一内杆(404)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一限位孔(402)相互配合的第一限位销(403),所述第一内杆(404)顶端的侧面活动安装有第一滑轮(3),所述第二支撑杆(6)包括第二外套筒(601)和第二内杆(604),第二内杆(604)安装在第二外套筒(601)的内部,且第二外套筒(601)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第二限位孔(602),第二内杆(604)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二限位孔(602)相互配合的第二限位销(603),所述第二内杆(604)顶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7),所述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的外侧均设置有配重箱体(1),配重箱体(1)一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皆焊接有连接架(9),且第一支撑杆(4)与配重箱体(1)之间的连接架(9)上安装有卷钢索轮(2),卷钢索轮(2)上缠绕有钢索(5),钢索(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世福陈伟郑佰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泛太平洋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