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及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9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及电动车,该高压配电电路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动力电池和电容,其中,第一IGBT和第二IGBT能够在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先于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导通,如此,能够避免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在带载导通时因拉弧而粘连或失效,通过在动力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设置第一IGBT和第二IGBT,能够确保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中的其中一个损坏时,对应的IGBT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从而提高了高压配电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及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能够实现动力电池的充放电功能,但是现有的高压配电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及电动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动力电池和电容;所述第一IGBT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IGBT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所述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一IGBT并联;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二IGBT并联;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导通,所述电容位于充电状态;当所述电容完成充电时,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后,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断开。可选地,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时,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导通;在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导通后,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断开;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断开后,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断开。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一IGBT的源极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一IGBT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可选地,所述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所述第三触点和所述第二IGBT的漏极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所述第四触点和所述第二IGBT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可选地,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一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一IGBT的漏极导通;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二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漏极导通。可选地,当所述电容完成充电时,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闭合,所述第一接触器导通;所述第三触点和所述第四触点闭合,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一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一IGBT的漏极断开;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二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漏极断开。可选地,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一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一IGBT的漏极导通;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二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漏极导通;在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导通时,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断开,所述第一接触器断开;所述第三触点和所述第四触点断开,所述第二接触器断开。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断开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一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一IGBT的漏极断开;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触发所述第二IGBT的源极和所述第二IGBT的漏极断开。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高压配电电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及电动车,第一IGBT和第二IGBT分别连接于动力电池的正、负极,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IGBT和第二IGBT,进一步地,第一接触器和第一IGBT并联,第二接触器和第二IGBT并联,基于上述方案,第一IGBT和第二IGBT能够在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先于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导通,待电容充电完成后,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再导通,如此,能够避免高压配电电路在上下电切换时产生电弧,进而避免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带载导通,避免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因拉弧而粘连或失效,提高了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在动力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设置第一IGBT和第二IGBT,能够确保第一接触器和第二接触器中的其中一个损坏时,对应的IGBT能够及时投入使用,从而提高了高压配电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标:100-高压配电电路;1-第一IGBT;11-第一IGBT的源极;12-第一IGBT的漏极;13-第一IGBT的栅极;2-第二IGBT;21-第二IGBT的源极;22-第二IGBT的漏极;23-第二IGBT的栅极;3-第一接触器;31-第一触点;32-第二触点;4-第二接触器;41-第三触点;42-第四触点;5-动力电池;6-电容;7-逆变器;8-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动力电池和电容;/n所述第一IGBT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n所述第二IGBT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n所述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n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一IGBT并联;/n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二IGBT并联;/n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导通,所述电容位于充电状态;当所述电容完成充电时,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n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后,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动力电池和电容;
所述第一IGBT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
所述第二IGBT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
所述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
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一IGBT并联;
所述第二接触器和所述第二IGBT并联;
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时,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导通,所述电容位于充电状态;当所述电容完成充电时,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
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导通后,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上电状态切换为下电状态时,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导通;
在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导通后,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断开;
在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断开后,所述第一IGBT和所述第二IGBT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器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一IGBT的源极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正极;
所述第二触点和所述第一IGBT的漏极连接于所述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一IGBT的栅极连接于电池管理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配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器包括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
所述第三触点和所述第二IGBT的漏极连接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
所述第四触点和所述第二IGBT的源极连接于所述电容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IGBT的栅极连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配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高压配电电路从下电状态切换为上电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平平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