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97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车,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充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电池;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工作元件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供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工作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块和电池放电的转换模块集成为一个装置,达到了节省电动车布置空间的技术效果。

Electric energy transmission device of electric vehicle power supply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新能源车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尤其是电动车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目前电动车行业的充电器和转换器都是单独的2个设备,充电器作为向电池输入电能的模块,通常是便携的,给整车电池进行充电;而转换器作为电池向外输出电能的模块是固定在电动车上,充电器和转换器是互不相关,单独工作的。然而,但是由于充电器消费者经常触碰等具有极大不安全性,同时充电器和转换器的单独布置,会对电动车的布置空间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及电动车,以实现节省电动车布置空间。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充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电池;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工作元件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供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工作元件。可选的,还包括采用良导热材料的外壳;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可选的,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磁兼容组件、功率因素矫正组件、移相全桥控制组件、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第一变压组件、第一整流滤波组件和第一控制组件;所述第一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因素矫正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去除电磁的干扰;所述功率因素矫正组件的输出端与移相全桥控制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电能的功率因素进行提升;所述移相全桥控制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或漏极电性相连,用于将电能从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或源极与第一变压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所述第一变压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滤波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MOS管输出的电能的电压升高;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组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将电能稳压稳流至所述电池需要的电压电流;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MOS管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可选的,所述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第二MOS管、第二变压组件、第二整流滤波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源极或漏极一端电性连接,用于排除所述电池输出电能的电磁干扰;所述第二MOS管漏极或源极还与第二变压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转换模块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所述第二变压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整流滤波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降低所述电池提供电能的电压;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稳定所述电池提供电能的电压;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MOS管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元件、控制芯片、采集元件和稳压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MOS管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和/或所述稳压元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采集元件发送的信息,和/或接收所述稳压元件提供的稳定电压;所述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转换模块输出端输出电压的信息;所述稳压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降低且稳定经所述第二电磁兼容组件输出电能的电压。可选的,所述外壳的材料是金属、石墨烯或导热复合材料。可选的,还包括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和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发送的信号,并反馈所述电源集成装置的预设工作参数。可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的其余空间以胶体灌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可选的,当所述电动车包含上述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中存在所述反馈模块时,所述电动车还包括与所述反馈模块相配合的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源集成装置中反馈模块所反馈的预设工作参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给电池充电的充电模块的电路和向工作元件提供电能的转换模块的电路两个电路合成一个,并将输出装置的结构整合到充电模块中,解决了电动车用充电模块和转换模块单独布置,对电动车的布置空间造成很大的浪费,克服了将充电模块和转换模块二合一的技术缺陷,达到了增大电动车布置空间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的充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的第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反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电能传输装置的外壳及其填充物的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包括电能传输装置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电动车的反馈模块与接收模块的信号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实施例一图1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电动车的电池进行充电和对用电器供电的情况。如图1A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1,包括充电模块11和转换模块12;充电模块11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装置连接,用于将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充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电池。充电模块11的输出端与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供电装置输入的电能从充电模块11的输入端进入,通过充电模块11的转换以后,可以通过充电模块11的输出端输出适用于给电池充电的电压和电流,可选的,充电模块11的输出端输出电压和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充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电池;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工作元件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供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工作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充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电池;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工作元件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池提供的电能转换为预设供电电压的直流电输出至所述工作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用良导热材料的外壳;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第一电磁兼容组件、功率因素矫正组件、移相全桥控制组件、第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第一变压组件、第一整流滤波组件和第一控制组件;
所述第一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因素矫正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装置提供的电能去除电磁的干扰;
所述功率因素矫正组件的输出端与移相全桥控制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电能的功率因素进行提升;
所述移相全桥控制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MOS管的源极或漏极电性相连,用于将电能从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或源极与第一变压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充电模块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
所述第一变压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滤波组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MOS管输出的电能的电压升高;
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组件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将电能稳压稳流至所述电池需要的电压电流;
所述第一控制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MOS管处于工作或空闲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电源的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第二MOS管、第二变压组件、第二整流滤波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
所述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磁兼容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MOS管源极或漏极一端电性连接,用于排除所述电池输出电能的电磁干扰;
所述第二MOS管漏极或源极还与第二变压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