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93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其结构包括后纵臂支架本体,后纵臂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和容纳汽车后纵臂的腔体,腔体的顶部为安装防尘罩的上开口,腔体的底部为容纳汽车后纵臂的下开口,底板的中间开设有和下开口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腔体通过凹槽和下开口无缝连接位于底板的上方,腔体和底板一体冲压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仅提高了后纵臂支架本体的使用强度,同时避免了外界泥水对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衔接处产生腐蚀。

A new mounting bracket of rear longitudinal arm of multi link rear suspe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
,尤其是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悬架包括后纵臂总成、后悬挂系统、以及后副车架总成,后纵臂总成是悬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后纵臂总成一端与汽车后纵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汽车后轮连接,后纵臂安装支架作为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连接的重要衔接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后轮和悬架之间传导的稳定性,目前传统的后纵臂安装支架很难避免外界的泥水对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衔接处产生有效的保护,同时,传统的后纵臂安装支架在追求自身使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复杂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包括后纵臂支架本体,后纵臂支架本体包括:底板和容纳汽车后纵臂的腔体,腔体的顶部为安装防尘罩的上开口,腔体的底部为容纳汽车后纵臂的下开口,底板的中间开设有和下开口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腔体通过凹槽和下开口无缝连接位于底板的上方,腔体和底板一体冲压成型。进一步的,上述底板上开设有四个和车身纵梁固定的安装孔,安装孔对称分布在底板的两侧,底板的一侧设有和后悬架安装的定位孔,定位孔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底板的另一侧设有朝下折弯的翻边。进一步的,围绕上述凹槽的边缘设有加强边,加强边位于底板的底部。进一步的,围绕上述上开口的边缘设有防尘框架,防尘框架两边的延伸方向倾斜朝下。进一步的,上述腔体顶部设有4个和防尘罩安装的固定孔a,固定孔a对称分布在腔体顶部的两侧,腔体的内部设有对称的冲压凹槽,冲压凹槽的凹陷方向朝内且位于两个固定孔a之间,冲压凹槽上均设有和后纵臂安装的固定孔b。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腔体和底板的设计,通过下开口和凹槽无缝连接,两者一体冲压成型,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保证了后纵臂支架本体的使用强度,另一方面防尘框架的设计有利于提高防尘罩对上开口的覆盖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防尘罩后的防尘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到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后纵臂支架本体1,后纵臂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和容纳汽车后纵臂的腔体12,腔体12的顶部为安装防尘罩的上开口121,腔体12的底部为容纳汽车后纵臂的下开口122,底板11的中间开设有和下开口122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11,腔体12通过凹槽111和下开口122无缝连接位于底板11的上方,腔体12和底板11一体冲压成型。在本技术中,后纵臂的一端从下开口122伸入到腔体12的内部,通过后纵臂支架本体1和车身纵跳动连接,后纵臂的另一端延伸出后纵臂支架本体1的外侧和汽车后轮连接,后纵臂支架本体1作为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连接的重要衔接点,一方面提高了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衔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在腔体12的顶部安装防尘罩的上开口121可以有效保护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衔接处,避免泥水进入后纵臂和车身纵梁衔接处,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同时,优先的腔体12和底板1选择高强度钢,两者一体冲压成型,不仅结构简单,同时保证了后纵臂支架本体1的使用强度。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后纵臂之间本体1和车身纵梁安装的精度和稳定性,上述底板11上开设有四个和车身纵梁固定的安装孔2,安装孔2对称分布在底板11的两侧,底板11的一侧设有和后悬架安装的定位孔3,定位孔3位于两个安装孔2之间,底板11的另一侧设有朝下折弯的翻边4。定位孔3可以优先将底板11定位在后悬架上,然后通过4个安装孔2和车身纵梁连接,保证了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定位孔3位于底板11的一侧,而后纵臂从底板11的另一侧朝外延伸,鉴于此,后纵臂支架本体1受到来自后纵臂的挤压作用力主要作用于底板11的另一侧,而翻边4设置在和后纵臂延伸的同一侧,有利于提高底板11的受力强度。在本技术中,后纵臂在朝向后纵臂支架本体1的外侧延伸时,会对底板11上的凹槽111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为了提高凹槽111边缘的受力强度,围绕上述凹槽111的边缘设有加强边5,加强边5位于底板11的底部。加强边5有效避免了凹槽111边缘在受到外界的挤压而变形,影响后纵臂安装支架的使用强度。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在上开口121在安装防尘罩后的防尘效果,围绕上述上开口121的边缘设有防尘框架6,防尘框架6两边的延伸方向倾斜朝下,防尘框架6两边倾斜朝下的设置使得在上开口121安装防尘罩后,有利于提高防尘罩对上开口121的覆盖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安装防尘罩后的防尘效果。在本技术中,为了提高后纵臂和后纵臂支架本体1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上述腔体12顶部设有4个和防尘罩安装的固定孔a7,固定孔a7对称分布在腔体12顶部的两侧,腔体12的内部设有对称的冲压凹槽8,冲压凹槽8的凹陷方向朝内且位于两个固定孔a7之间,冲压凹槽8上均设有和后纵臂安装的固定孔b9,冲压凹槽8朝内凹陷使得后纵臂的一端紧紧紧紧贴在冲压凹槽8之间再通过固定孔b9固定后大大提高了后纵臂和后纵臂支架本体1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后纵臂支架本体(1),所述后纵臂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和容纳汽车后纵臂的腔体(12),所述腔体(12)的顶部为安装防尘罩的上开口(121),所述腔体(12)的底部为容纳汽车后纵臂的下开口(122),所述底板(11)的中间开设有和所述下开口(122)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11),所述腔体(12)通过所述凹槽(111)和下开口(122)无缝连接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上方,所述腔体(12)和所述底板(11)一体冲压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后纵臂支架本体(1),所述后纵臂支架本体(1)包括:底板(11)和容纳汽车后纵臂的腔体(12),所述腔体(12)的顶部为安装防尘罩的上开口(121),所述腔体(12)的底部为容纳汽车后纵臂的下开口(122),所述底板(11)的中间开设有和所述下开口(122)形状相匹配的凹槽(111),所述腔体(12)通过所述凹槽(111)和下开口(122)无缝连接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上方,所述腔体(12)和所述底板(11)一体冲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连杆后悬架后纵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四个和车身纵梁固定的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对称分布在所述底板(11)的两侧,所述底板(11)的一侧设有和后悬架安装的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位于两个安装孔(2)之间,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