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86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22
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包括平板状的基板,基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环绕开口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加强板围合成一不规则的封闭图形,加强板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围合成加强板的各板高度不同,加强板高度呈平滑曲线变化,同一竖直线上的加强板高度相同;基板形状为四角有圆弧凸起的板件,每个圆弧凸起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基板靠近竖板的一端中部连接有L型折板,L型折板包括连接板和开设有定位孔的上翘板;本实用一体化的结构提高了强度;开口减轻重量的同时便于安装;加强板度起伏设置,配合右后纵臂形状的同时,凸起的部分能够辅助更好地定位;整个支架连接牢固,十分实用。

Right rear longitudinal arm mounting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右后纵臂安装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纵臂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右后纵臂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右后纵臂主要承受纵向力和侧向力,纵臂安装支架为纵臂和车身提供连接作用,是汽车上的重要零件,主要功能是传递力和扭矩,承受车内外各个方向的载荷,随着汽车车速、功率、扭矩等的不断提升,对纵臂安装支架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的纵臂安装支架的强度、抗拉强度普遍不是很高,局部强度不足,而且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稳定,受到扭动力时,支架易产生变形,可能出现结构断裂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牢固、装配稳定性高的右后纵臂安装支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平板状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中部开设有开口,环绕所述开口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围合成一封闭图形,所述加强板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竖板、第一横板、第一内凹横板、J型板、过渡横板、第二内凹横板、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关于竖板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相对于第一横板更靠近所述开口的中心,所述第二内凹横板和第一内凹横板关于竖板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第二内凹横板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J型板弯曲弧度大的一端与过渡横板相连,围合成所述加强板的各板高度不同,所述第一内凹横板和第二内凹横板的中点均为加强板的最高点,所述竖板的高度为加强板高度的最低点,所述最高点、最低点间的加强板高度呈平滑曲线变化,同一竖直线上的加强板高度相同;所述基板形状为四角有圆弧凸起的板件,每个所述圆弧凸起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基板靠近竖板的一端中部连接有L型折板,所述L型折板包括连接板和上翘板,与所述基板相连的连接板和基板底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连接板和上翘板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上翘板端部为圆弧形,所述上翘板中部开设有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轮廓顺时针依次为竖直边、第一圆弧边、第一横边、第二圆弧边、曲线边、第三圆弧边、第二横边、第四圆弧边,各边首尾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采用细晶粒钢QSTE460T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右后纵臂安装支架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强度;开口的设计减轻重量的同时便于安装;加强板度起伏设置,配合右后纵臂形状的同时,凸起的部分能够辅助更好地定位,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稳定性;支架本体中部开口可配合与其适配的防尘罩,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整个支架连接牢固性强,十分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右后纵臂安装支架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支架本体;11-基板;111-开口;112-圆弧凸起;1121-安装孔;113-竖直边;114-第一圆弧边;115-第一横边;116-第二圆弧边;117-曲线边;118-第三圆弧边;119-第二横边;1110-第四圆弧边;12-加强板;121-竖板;122-第一横板;123-第一内凹横板;1231-第一连接孔;124-J型板;125-过渡横板;126-第二内凹横板;1261-第二连接孔;127-第二横板;1201-最高点;1202-最低点;1203-局部最高点;13-L型折板;131-连接板;132-上翘板;132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包括平板状的基板11,基板11的中部开设有开口111,环绕开口111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12,加强板12围合成一封闭图形,加强板12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1261,围合的加强板12自下而上有向内收的趋势,具体地,如图3俯视图所示,加强板12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竖板121、第一横板122、第一内凹横板123、J型板124、过渡横板125、第二内凹横板126、第二横板127,第一横板122和第二横板127关于竖板121的中心镜像对称,第一内凹横板123相对于第一横板122更靠近开口111中心,第二内凹横板126和第一内凹横板123关于竖板121的中心镜像对称,J型板124弯曲弧度大的一端与过渡横板125相连,上述围合成加强板12的各板连接处均经过圆弧过渡处理,安装方便安全。如图4主视图所示,上述围合成加强板12的各板高度不同,第一内凹横板123和第二内凹横板126的中点均为加强板12的最高点1201,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1261分别对称开设在第一内凹横板123和第二内凹横板126最高点1201下方,齐平竖板121的高度为加强板12高度的最低点1202,第一横板122、第二横板127、过渡横板125中部为局部最高点1203,和过渡横板125竖直共线的J型板124处也为局部最高点1203,最高点1201、最低点1202间的加强板12高度呈不规则的平滑曲线变化,加强板12的高度变化关于加强板12最右点与竖板121的垂线对称,同一竖直线上的板件高度相同。基板11靠近竖板121的一端中部连接有L型折板13,L型折板13包括连接板131和上翘板132,与基板11相连的连接板131和基板11底面的夹角呈钝角,连接板131和上翘板132的夹角为钝角,上翘板132端部为圆弧形,上翘板132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321。基板11形状为四角有圆弧凸起112的板件,圆弧凸起112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121,具体地,基板11的轮廓顺时针依次为竖直边113、第一圆弧边114、第一横边115、第二圆弧边116、曲线边117、第三圆弧边118、第二横边119、第四圆弧边1110,各边首尾相连,与开口111处的加强板12轮廓相适配,上述圆弧凸起112即为各圆弧边处的板件。另外,支架本体1选用材料QSTE460TM,QSTE460TM是一种细晶粒钢,具有良好冷成型性,经常用于要求良好的冷成型性能并有较高或高强度要求的汽车大梁、横梁等汽车结构件,满足支架力学性能要求。本技术安装支架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是由冲压而成,使整体的强度得到保证;通过在支架本体1的中心设置开口111,汽车的其他零部件可以从开口111处穿过以便进行连接,并且开口111的设置还可以减轻支架本体的重量,便于支架本体1的运输和安装,在支架本体1上环绕开口111的边沿设置加强板12,加强板12可提升支架本体1的结构强度、抗扭性,安装孔1121的设置起到稳固连接的作用;加强板12高度起伏设置,配合右后纵臂的同时,凸起的部分能够辅助更好地定位,连接更加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稳定性;支架本体1中部开口111可配合与其适配的防尘罩,进一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平板状的基板(11),所述基板(11)的中部开设有开口(111),环绕所述开口(111)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12),所述加强板(12)围合成一封闭图形,所述加强板(12)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竖板(121)、第一横板(122)、第一内凹横板(123)、J型板(124)、过渡横板(125)、第二内凹横板(126)、第二横板(127),所述第一横板(122)和第二横板(127)关于竖板(121)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123)相对于第一横板(122)更靠近所述开口(111)的中心,所述第二内凹横板(126)和第一内凹横板(123)关于竖板(121)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123)、第二内凹横板(126)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1261),所述J型板(124)弯曲弧度大的一端与过渡横板(125)相连,围合成所述加强板(12)的各板高度不同,所述第一内凹横板(123)和第二内凹横板(126)的中点均为加强板(12)的最高点(1201),所述竖板(121)的高度为加强板(12)高度的最低点(1202),所述最高点(1201)、最低点(1202)间的加强板(12)高度呈平滑曲线变化,同一竖直线上的加强板(12)高度相同;所述基板(11)形状为四角有圆弧凸起(112)的板件,每个所述圆弧凸起(112)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右后纵臂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1),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平板状的基板(11),所述基板(11)的中部开设有开口(111),环绕所述开口(111)的边沿延伸有向外突出的加强板(12),所述加强板(12)围合成一封闭图形,所述加强板(12)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竖板(121)、第一横板(122)、第一内凹横板(123)、J型板(124)、过渡横板(125)、第二内凹横板(126)、第二横板(127),所述第一横板(122)和第二横板(127)关于竖板(121)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123)相对于第一横板(122)更靠近所述开口(111)的中心,所述第二内凹横板(126)和第一内凹横板(123)关于竖板(121)镜像对称,所述第一内凹横板(123)、第二内凹横板(126)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连接孔(1231)和第二连接孔(1261),所述J型板(124)弯曲弧度大的一端与过渡横板(125)相连,围合成所述加强板(12)的各板高度不同,所述第一内凹横板(123)和第二内凹横板(126)的中点均为加强板(12)的最高点(1201),所述竖板(121)的高度为加强板(12)高度的最低点(1202),所述最高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祁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好格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