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457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增压器,包括机械增压器壳体以及置于机械增压器壳体内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套装有第一转子机构,第二转轴上套装有第二转子机构;第一转子机构包括第一转子本体以及置于第一转子本体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叶片包括左渐开线、右渐开线、左齿根线、右齿根线;第二转子机构包括第二转子本体以及置于第二转子本体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包括顶圆线、左延伸线、右延伸线、左圆弧线、右圆弧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提高两转子的径距比而提高两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从而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功率以及转动扭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增压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增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增压器。
技术介绍
:发动机增压技术可以在不增加缸体容积的情况下能大幅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机械增压器是一种由齿轮驱动的双转子压缩机械,借助于转子相互啮合相继完成进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的过程循环。机械增压器是旋转类机械,两相互啮合的转子作为最主要的旋转部件,其转子的端面线性影响着机械增压器的整体性能。目前机械增压器的转子通常采用三叶体或四叶体结构,两相互啮合的转子型线一致,为提高机械增压器的驱动扭矩,则需要进一步增大两转子的径距比(转子的外圆直径与两转子的中心距一半的比值称为径距比),如图4示出传统的四叶体结构,其峰圆100的谷圆200的圆心位置是固定的,必须位于基圆300与叶型的长、短轴的交点处,若要提高两转子的径距比,而转子的外圆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则需要减小两转子的中心距,因此基圆半径在减小,此时峰圆100与谷圆200的圆心位置发生变化,无法与渐开线部分进行衔接,从而造成型线无法闭合,因此对于这种三叶体或四叶体的线性结构,三叶转子的最大径距比只能取到1.46,面积利用系数为0.49,四叶转子的最大径距比只能取到1.36,面积利用系数只有0.43,且无法通过提高两转子的径距比来提高两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而面积利用系数低则两转子对空气的压缩程度则低,因此现有的机械增压器驱动发动机转动的扭矩仅为240Nm。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增压器,通过提高两转子的径距比而提高两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从而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功率以及转动扭矩。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械增压器,包括机械增压器壳体以及置于机械增压器壳体内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套装有第一转子机构,第二转轴上套装有第二转子机构,第一转子机构与第二转子机构随着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转动而相互啮合;第一转子机构包括第一转子本体以及置于第一转子本体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叶片,多个第一叶片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叶片由第一转子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第一叶片包括左渐开线、右渐开线、左齿根线、右齿根线,左渐开线与右渐开线为开口相向的圆弧段且左渐开线的顶端与右渐开线的顶端相连,左齿根线与左渐开线圆滑过渡连接,相邻两第一叶片的左渐开线与右渐开线圆滑过渡连接;第二转子机构包括第二转子本体以及置于第二转子本体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叶片,多个第二叶片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叶片由第二转子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第二叶片包括顶圆线、左延伸线、右延伸线、左圆弧线、右圆弧线,多个第二叶片的顶圆线呈等圆周设置,左延伸线、右延伸线分别沿着顶圆线的两端向左右两侧倾斜延伸,左圆弧线与左延伸线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且左圆弧线向内凹陷延伸,右圆弧线与右延伸线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且右圆弧线向内凹陷延伸,相邻两个第二叶片的右圆弧线与左圆弧线圆滑过渡连接形成容第一叶片嵌入的凹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叶片的右渐开线所在圆的直径小于左渐开线所在圆的直径,第二叶片的右圆弧线所在圆的直径大于左圆弧线所在圆的直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左齿根线与右齿根线形成向左渐开线方向倾斜凹陷的槽口,第二叶片的左延伸线、右延伸线、顶圆线形成与该槽口配合的限位凸起。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叶片嵌入在相邻两个第二叶片的凹槽内时,第一叶片的右渐开线与第二叶片的右圆弧线相贴合,且第一叶片的左渐开线与第二叶片的右圆弧线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第二叶片的左圆弧线与右圆弧线之间的间距由左圆弧线与右圆弧线的端处向内延伸逐步递减,左圆弧线的中心向内延伸再逐步递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对第一转子机构与第二转子机构的端面型线均作出改进,解除传统线型中峰圆以及谷圆两部分的圆弧的限制,第一转子机构的峰圆处由左渐开线与右渐开线替代,谷圆处由左齿根线与右齿根线替代,使原谷圆处的圆心向内移动,进而第一转子机构的基圆的半径减小,第二转子机构的峰圆处由左延伸线和右延伸线替代,谷圆处由左圆弧线和右圆弧线替代,第二转子机构的基圆的半径由左圆弧线和右圆弧线决定,不受原峰圆与谷圆的圆心影响,当第一转子机构与第二转子机构的基圆半径都可以减小的情况下,则两者啮合后的中心距减小,提高两转子的径距比,提高两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从而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功率以及转动扭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械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械增压器的第一转子机构与第二转子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机械增压器的第一转子机构与第二转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机械增压器的现有转子的端面线性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械增压器壳体、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一转子机构、5-第二转子机构;41-第一转子本体、42-第一叶片;421-左渐开线、422-右渐开线、423-左齿根线、424-右齿根线、425-槽口;51-第一转子本体、52-第二叶片、521-顶圆线、522-左延伸线、523-右延伸线、524-左圆弧线、525-右圆弧线、526-凹槽、527-限位凸起、528-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基本含义。如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机械增压器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机械增压器壳体1以及置于机械增压器壳体1内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第一转轴2上套装有第一转子机构4,第二转轴3上套装有第二转子机构5,第一转子机构4与第二转子机构5随着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的转动而相互啮合;第一转子机构4包括第一转子本体41以及置于第一转子本体41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叶片42,多个第一叶片42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叶片42由第一转子本体4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第一叶片42包括左渐开线421、右渐开线422、左齿根线423、右齿根线424,左渐开线421与右渐开线422为开口相向的圆弧段且左渐开线421的顶端与右渐开线422的顶端相连,左齿根线423与左渐开线421圆滑过渡连接,相邻两第一叶片42的左渐开线421与右渐开线422圆滑过渡连接;第二转子机构5包括第二转子本体51以及置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增压器壳体(1)以及置于机械增压器壳体(1)内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2)上套装有第一转子机构(4),所述第二转轴(3)上套装有第二转子机构(5),所述第一转子机构(4)与第二转子机构(5)随着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的转动而相互啮合;/n所述第一转子机构(4)包括第一转子本体(41)以及置于第一转子本体(41)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叶片(42),所述多个第一叶片(42)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第一叶片(42)由第一转子本体(4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一叶片(42)包括左渐开线(421)、右渐开线(422)、左齿根线(423)、右齿根线(424),所述左渐开线(421)与右渐开线(422)为开口相向的圆弧段且左渐开线(421)的顶端与右渐开线(422)的顶端相连,所述左齿根线(423)与左渐开线(421)圆滑过渡连接,相邻两第一叶片(42)的左渐开线(421)与右渐开线(422)圆滑过渡连接;/n所述第二转子机构(5)包括第二转子本体(51)以及置于第二转子本体(51)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叶片(52),所述多个第二叶片(52)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第二叶片(52)由第二转子本体(5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二叶片(52)包括顶圆线(521)、左延伸线(522)、右延伸线(523)、左圆弧线(524)、右圆弧线(525),所述多个第二叶片(52)的顶圆线(521)呈等圆周设置,所述左延伸线(522)、右延伸线(523)分别沿着顶圆线(521)的两端向左右两侧倾斜延伸,所述左圆弧线(524)与左延伸线(522)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且左圆弧线(524)向内凹陷延伸,所述右圆弧线(525)与右延伸线(523)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且右圆弧线(525)向内凹陷延伸,相邻两个第二叶片(52)的右圆弧线(525)与左圆弧线(524)圆滑过渡连接形成容第一叶片(42)嵌入的凹槽(5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增压器壳体(1)以及置于机械增压器壳体(1)内的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2)上套装有第一转子机构(4),所述第二转轴(3)上套装有第二转子机构(5),所述第一转子机构(4)与第二转子机构(5)随着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的转动而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转子机构(4)包括第一转子本体(41)以及置于第一转子本体(41)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叶片(42),所述多个第一叶片(42)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第一叶片(42)由第一转子本体(4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一叶片(42)包括左渐开线(421)、右渐开线(422)、左齿根线(423)、右齿根线(424),所述左渐开线(421)与右渐开线(422)为开口相向的圆弧段且左渐开线(421)的顶端与右渐开线(422)的顶端相连,所述左齿根线(423)与左渐开线(421)圆滑过渡连接,相邻两第一叶片(42)的左渐开线(421)与右渐开线(422)圆滑过渡连接;
所述第二转子机构(5)包括第二转子本体(51)以及置于第二转子本体(51)上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叶片(52),所述多个第二叶片(52)均匀分布,所述多个第二叶片(52)由第二转子本体(5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形成螺旋状结构,所述第二叶片(52)包括顶圆线(521)、左延伸线(522)、右延伸线(523)、左圆弧线(524)、右圆弧线(525),所述多个第二叶片(52)的顶圆线(521)呈等圆周设置,所述左延伸线(522)、右延伸线(523)分别沿着顶圆线(521)的两端向左右两侧倾斜延伸,所述左圆弧线(524)与左延伸线(522)的一端圆弧过渡连接且左圆弧线(524)向内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兆强马德志鲁骏裘晓灵郑斌谢棋吴超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麟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