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及其加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89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17
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是在内缸缸体下部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内凸的凸台,所述凸台是通过挤压形成,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内缸结构加工工具。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特殊的内缸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内缸结构导致的油压减振器各部件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该内缸结构及加工工具的应用,有效减轻了油压减振器各部件的加工难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产品成本;另外,所述内缸结构不需要通过机加方式对其加工,而与内缸相配合的底阀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提高,同时不减少内缸的壁厚,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装配方式简单。采用新结构后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加工工具,该工具的应用,有效保证了特殊内缸结构加工的高精度。

An inner cylinder structure and machining tool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for rail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及其加工工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
,具体涉及到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中的内缸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轨道车辆油压减振器结构中的内缸主要有两种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内缸为中空圆柱结构,另一种如图2所示,内缸一段的缸壁为正常厚度,但另一段缸壁较薄。无论那种内缸均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具体表现为:采用图1内缸结构时,其在与底阀体装配时,底阀体结构需要有固定底芯阀的结构,底阀组成结构相对复杂,底阀座需要加工凹槽结构;采用图2内缸结构时,由于要对内缸进行加工,壁厚减薄,在一定程度了降低了内缸强度,同样导向盖也需要加工难度较大的凹槽结构。由于上述技术缺陷,生产出符合设计需要的油压减振器各部件存在加工难度大,零件复杂的问题,由此带来产品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及及其加工工具,该内缸结构及加工工具的应用,有效减轻了油压减振器各部件的加工难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产品成本。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所述内缸结构是在内缸缸体下部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内凸的凸台。为确保所述内缸结构的加工高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加工工具,所述加工工具包括圆筒状挤压机、内缸定位支撑芯轴、挤压环、挤压头及弹簧;所述内缸定位支撑芯轴呈一凸型结构,所述凸型结构的凸起部分为圆柱型且直径与内缸内径相同;所述挤压环为凹形圆环,所述凹形圆环底部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内缸直径相同,所述凹形圆环凹形部分的内径与内缸外径相同;沿凹形圆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凹形孔洞,所述凹形孔洞底部开孔;所述挤压环倒扣于内缸上;所述内缸定位支撑芯轴凸起插入挤压环中且内缸定位支撑芯轴的部分凸起深入内缸中;所述挤压头呈螺钉状,所述挤压头包括挤压杆和挤压帽,所述挤压帽挤压杆一体成型,所述挤压帽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挤压环凹形孔洞内设置固定有弹簧,所述挤压头穿过弹簧且挤压杆与内缸外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头的挤压杆端头呈圆形或方形进一步的,所述凹形孔洞孔壁上设置一焊点,用于防止挤压头脱落。本专利技术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特殊的内缸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内缸结构导致的油压减振器各部件加工难度大的技术缺陷,该内缸结构及加工工具的应用,有效减轻了油压减振器各部件的加工难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产品成本;另外,所述内缸结构不需要通过机加方式对其加工,而与内缸相配合的底阀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提高,同时不减少内缸的壁厚,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装配方式简单。采用新结构后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加工工具,该工具的应用,有效保证了特殊内缸结构加工的高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示意图1;图2为传统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缸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工工具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缸、2凸台、3底阀组成、4内缸定位支撑芯轴、5圆筒状挤压机、6挤压环、7挤压头、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所述内缸结构是在内缸缸体下部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内凸的凸台。如图5所示,为确保所述内缸结构的加工高精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加工工具,所述加工工具包括圆筒状挤压机5、内缸定位支撑芯轴4、挤压环6、挤压头7及弹簧8;所述内缸定位支撑芯轴4呈一凸型结构,所述凸型结构的凸起部分为圆柱型且直径与内缸1内径相同;所述挤压环6为凹形圆环,所述凹形圆环底部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内缸1直径相同,所述凹形圆环凹形部分的内径与内缸外径相同;沿凹形圆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凹形孔洞,所述凹形孔洞底部开孔;所述挤压环6倒扣于内缸1上;所述内缸定位支撑芯轴4凸起插入挤压环6中且内缸定位支撑芯轴4的部分凸起深入内缸1中;所述挤压头7呈螺钉状,所述挤压头包括挤压杆和挤压帽,所述挤压帽挤压杆一体成型,所述挤压帽表面为光滑曲面;所述挤压环6凹形孔洞内设置固定有弹簧8,所述挤压头7穿过弹簧且挤压杆与内缸1外壁接触。根据内缸凸台2结构的不同,所述挤压头的挤压杆端头呈圆形或方形。为防止挤压头脱落,所述凹形孔洞孔壁上设置一焊点。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缸结构直接放置于底阀组成3上,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缸结构的应用,解决了传统底阀组成加工难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述加工工具的使用方式为:将内缸放置于圆筒状挤压机正下方,然后将挤压环套装于内缸顶部且安装好挤压头和弹簧,在挤压环上放置内缸定位支撑芯轴。启动圆筒状挤压机,圆筒状挤压机向下运动过程中,推动挤压头向内缸缸壁运动并在力的传导作用下,使内缸缸壁产生凸台;圆筒状挤压机向上提起后,挤压头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由此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缸结构的加工。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及及其加工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结构是在内缸缸体下部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内凸的凸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结构是在内缸缸体下部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内凸的凸台。


2.一种轨道车辆用油压减振器内缸结构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具包括圆筒状挤压机、内缸定位支撑芯轴、挤压环、挤压头及弹簧;
所述内缸定位支撑芯轴呈一凸型结构,所述凸型结构的凸起部分为圆柱型且直径与内缸内径相同;
所述挤压环为凹形圆环,所述凹形圆环底部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内缸直径相同,所述凹形圆环凹形部分的内径与内缸外径相同;沿凹形圆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至少三个凹形孔洞,所述凹形孔洞底部开孔;
所述挤压环倒扣于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伟吴旭吴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车业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