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843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包括:抛磨机构,包括两组抛磨砂带及分别带动抛磨砂带的转动轮组,两组抛磨砂带中部形成抛磨面;推料机构,包括入料滑轨、推杆、入料滑块及回料推块,推杆推动入料滑块向前移动,使入料滑块在入料滑轨上部滑动,入料滑块上部放置待抛磨工件,入料滑块向前移动过程与回料推块相贴,夹紧工件,将工件推入抛磨面;所述的回料推块尾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回料推块入料及回料过程中均与入料滑块相贴,夹紧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能够来回慢速输料,进行两次抛磨,对纵向两侧同时进行抛磨,提高加工效率及品质;自动上料、卸料,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抛磨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许多工件需要进行抛光后处理,目前的工业生产中,常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工艺,如手表的表链,表链的由多个链节组成,各链节生产出来后,需要对链节进行抛磨后处理,目前的抛磨机,不能够对双面同时进行抛磨,双侧面要分别进行加工,效率不高;单向输送进入抛磨轮机构内,不能够充分利用抛磨机构,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能够来回慢速输料,进行两次抛磨,对纵向两侧同时进行抛磨,提高加工效率及品质;自动上料、卸料,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包括:抛磨机构,包括两组抛磨砂带及分别带动抛磨砂带的转动轮组,两组抛磨砂带中部形成抛磨面;推料机构,包括入料滑轨、推杆、入料滑块及回料推块,推杆推动入料滑块向前移动,使入料滑块在入料滑轨上部滑动,入料滑块上部放置待抛磨工件,入料滑块向前移动过程与回料推块相贴,夹紧工件,将工件推入抛磨面;所述的回料推块尾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回料推块入料及回料过程中均与入料滑块相贴,夹紧工件;入料机构,包括入料架及振动盘,入料架一端与振动盘连接,另一端与入料滑块前端对应,将工件由振动盘传输到入料滑块。作为优选,还包括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吹气管及下料通道,吹气管与下料通道分别位于入料滑轨两侧,吹气管将工件推入下料通道。作为优选,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盘以及连杆,旋转盘上设置有偏心铰接座,连杆一端与偏心铰接座铰接,另一端与推杆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吹气管的气阀开关,气阀开关设置于旋转盘的后侧部,旋转盘旋转一周,偏心铰接座触发一次气阀开关。作为优选,所述入料滑块的前端设置有缺口槽。作为优选,所述的抛磨面由两侧纵向布局的抛磨砂带组成,两侧纵向抛磨砂带之间形成抛磨面,抛磨砂带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向抛磨面挤压的压力块。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轮组包括一个驱动轮及至少一个从动轮,抛磨砂带环绕于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作为优选,还包括机架,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的抛磨机构、推料机构、入料机构、下料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限位座,推杆安装于导向限位座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能够来回慢速输料,进行两次抛磨,提高加工效率及品质,且工件稳定夹紧;自动上料、卸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振动盘进行有序入料,采用气动吹气管进行卸料,吹气管与推料机构连动,回料过程触发气动开关,减少控制元件,结构紧凑;抛磨机构形成两纵向的抛磨面,对工件的两纵向侧面同时进行抛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的抛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的推料机构与入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包括:抛磨机构,包括两组抛磨砂带1及分别带动抛磨砂带1的转动轮组,两组抛磨砂带1中部形成抛磨面11;推料机构,包括入料滑轨2、推杆3、入料滑块21及回料推块4,推杆3推动入料滑块21向前移动,使入料滑块21在入料滑轨2上部滑动,入料滑块21上部放置待抛磨工件,入料滑块21向前移动过程与回料推块4相贴,夹紧工件,将工件推入抛磨面11;所述的回料推块4尾端设置有复位弹簧41,使回料推块4入料及回料过程中均与入料滑块21相贴,夹紧工件;入料机构,包括入料架5,入料架5底端与入料滑块21前端对应,将工件导向入料滑块21。本实施例中,推杆3对入料滑块21进行推动及回拉动作,将入料滑块21推入、并且穿过抛磨面11内,回拉时入料滑块21再次穿过抛磨面11,因此入料滑块21上的工件进行了两次抛磨动作。回料推块4位于在入料滑轨2上,并且在抛磨面11之前,入料滑块21进入抛磨面11之前,回料推块4与入料滑块21上的工件抵接,从而夹紧工件,入料滑块21进入抛磨面后(即行程最远端),开始回拉,入料滑块21在回退的过程中,回料推块4在复位弹簧41的作用下,始终夹紧工件,并且提供回料动力,使工件进行两次抛磨,提高加工效率及品质。其中,入料滑块21与回料推块4的厚度远小于工件的厚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入料机构还包括振动盘51,入料架5一端与振动盘51连接,另一端与入料滑块21前端对应,将工件由振动盘51传输到入料滑块21。采用振动盘51对物料进行排序、导入,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劳动成本。还包括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吹气管6及下料通道61,吹气管6与下料通道61分别位于入料滑轨2两侧,吹气管6将工件推入下料通道61。当回料推块4与入料滑块21回料后,移动到与吹气管6对应的位置时,吹气管6启动,将工件吹落,落入下料通道61,回料推块4再次推动下一个工件,持续工作。其中,吹气管6与外部气压装置连接。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盘7以及连杆71,旋转盘7上设置有偏心铰接座72,连杆71一端与偏心铰接座72铰接,另一端与推杆3铰接。旋转盘7由电机驱动旋转,旋转盘7带动连杆71运动,完成对推杆3的前后往复、循环运动。所述的下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吹气管6的气阀开关62,气阀开关62设置于旋转盘7的后侧部,旋转盘7旋转一周,偏心铰接座72触发一次气阀开关62。触发气阀开关62时,吹气管6进行喷气动作,将工件吹落;偏心铰接座72运动到后侧部时才能触发气阀开关62,此时推杆3完成回料的动作,工件前端与回料推块分离。安装时,当旋转盘7旋转到回料完成,即回料推块4复位时,将气阀开关62安装于与偏心铰接座72此时对应的位置,即,在此时触发气阀开关62,使吹气管6喷气,并且将吹气管6安装在与工件此时所在位置的对应之处,使整个工序流程自动化。其中,气阀开关62可采用光电开关。如图4所示,所述入料滑块21的前端设置有缺口槽22。其缺口槽22用于与被抛磨工件卡合,初始位置时,缺口槽22位于入料架5底面,入料架5最底部的工件落入缺口槽22内,工件推动过程,入料滑块21上端面始终与入料架5内的待抛磨工件相贴,抛磨完的工件落料后,缺口槽22再移动到初始位置,进行下一个工件的抛磨工序,循环工件,自动化程度高。所述的抛磨面11由两侧纵向布局的抛磨砂带1组成,两侧纵向抛磨砂带1之间形成抛磨面11,抛磨砂带1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向抛磨面11挤压的压力块12。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磨机构,包括两组抛磨砂带及分别带动抛磨砂带的转动轮组,两组抛磨砂带中部形成抛磨面;/n推料机构,包括入料滑轨、推杆、入料滑块及回料推块,推杆推动入料滑块向前移动,使入料滑块在入料滑轨上部滑动,入料滑块上部放置待抛磨工件,入料滑块向前移动过程与回料推块相贴,夹紧工件,将工件推入抛磨面;所述的回料推块尾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回料推块入料及回料过程中均与入料滑块相贴,夹紧工件;/n入料机构,包括入料架,入料架底端与入料滑块前端对应,将工件导向入料滑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磨机构,包括两组抛磨砂带及分别带动抛磨砂带的转动轮组,两组抛磨砂带中部形成抛磨面;
推料机构,包括入料滑轨、推杆、入料滑块及回料推块,推杆推动入料滑块向前移动,使入料滑块在入料滑轨上部滑动,入料滑块上部放置待抛磨工件,入料滑块向前移动过程与回料推块相贴,夹紧工件,将工件推入抛磨面;所述的回料推块尾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回料推块入料及回料过程中均与入料滑块相贴,夹紧工件;
入料机构,包括入料架,入料架底端与入料滑块前端对应,将工件导向入料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吹气管及下料通道,吹气管与下料通道分别位于入料滑轨两侧,吹气管将工件推入下料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盘以及连杆,旋转盘上设置有偏心铰接座,连杆一端与偏心铰接座铰接,另一端与推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循环抛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吹气管的气阀开关,气阀开关设置于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哲吴传荣郭华彬蔡镇生刘再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潮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