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装甲板及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45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0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明装甲板及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该透明装甲板包括透明背板层以及装甲层,装甲层的下表面与透明背板层的上表面贴合,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该透明装甲板在确保军用运载工具具备较强的防弹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了军用运载工具的设计难度与制造成本,使军用载具上的人员能够方便的观察外部环境,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装甲板及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装甲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装甲板及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军用运载工具例如轮式车辆、履带车辆、直升机、运输机等开始在军队中大量使用。上述军用运载工具在使用时通常会配备装甲,以避免因军用运载工具被弹丸或破片等击穿导致其所搭载的人员出现伤亡。其中,为了使军用载具上的人员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军用运载工具的外部环境,需要为军用载具配备透明的装甲,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钢化玻璃作为透明装甲。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弹丸与破片的穿甲能力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需要为军用运载工具配备防弹性能更强的透明装甲,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增加透明装甲厚度的方式提高透明装甲防弹性能,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增加透明装甲的厚度会导致透明装甲的重量与体积随之增加,生产成本较高、加工难度也较大,并使透明装甲产生较为严重的光学畸变,增加了军用运载工具的设计难度以及军用载具上的人员观察外部环境的难度,损害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透明装甲板及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防弹性能较强的透明装甲厚度较厚、体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加工难度较大且光学畸变较强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装甲板,包括:透明背板层以及装甲层,装甲层的下表面与透明背板层的上表面贴合,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装甲模块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以及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装甲模块的侧壁与装甲模块的底面或顶面之间的夹角属于预设角度区间。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透明背板层由聚碳酸酯构成。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装甲模块的上表面形成至少一层增透膜。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透明装甲板还包括设置于透明背板层与装甲层之间的透明中间层,透明中间层的上表面与装甲层贴合,透明中间层的下表面与透明背板层贴合。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透明中间层由钢化玻璃、硼硅玻璃、微晶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装甲层通过粘接剂与透明中间层粘接,粘接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聚氨脂PU以及热塑型聚氨酯树脂。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透明中间层通过粘接剂与透明背板层粘接,粘接剂包括聚氨脂PU以及热塑型聚氨酯树脂。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透明背板层的下表面形成至少一层增透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包括:依次将透明背板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将合片组件置入真空袋中并密封真空袋,并对密封后的真空袋进行排气;将排气后的真空袋置入高压釜中进行高压热处理,获取透明装甲板。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透明背板层由聚碳酸酯构成。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依次将透明背板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前,方法还包括:在透明背板层的下表面与装甲模块的上表面中至少一项镀制至少一层增透膜。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将合片组件置入真空袋中并密封真空袋,并对密封后的真空袋进行排气,包括:将合片组件置入真空袋中,并在装甲层上表面铺设导气组件;密封真空袋,并对密封后的真空袋进行排气。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依次将透明背板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包括:依次将透明背板层、透明中间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透明中间层由钢化玻璃、硼硅玻璃、微晶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依次将透明背板层、透明中间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包括:依次将透明背板层、第二粘结层、透明中间层、第一粘结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第二粘结层包括聚氨脂PU以及热塑型聚氨酯树脂,第一粘接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酯、聚氨脂PU以及热塑型聚氨酯树脂。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依次将透明背板层、第二粘结层、透明中间层、第一粘结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包括:依次将透明背板层、第二粘结层、透明中间层、第一粘结层贴合,并在第一粘结层上根据预设排列方式拼接装甲模块,形成装甲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透明装甲板,包括:透明背板层以及装甲层,装甲层的下表面与透明背板层的上表面贴合,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其中,由于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的装甲模块不但防弹能力较强,并且厚度较薄、体积较小、光学畸变较弱,同时易于加工且成本较低,因此上述透明装甲板在确保军用运载工具具备较强的防弹能力的前提下,降低了军用运载工具的设计难度与制造成本,使军用载具上的人员能够方便的观察外部环境,改善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值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俯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俯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甲层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的示意性纵向剖面;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体实现。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明装甲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背板层以及装甲层,所述装甲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明背板层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所述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装甲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背板层以及装甲层,所述装甲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明背板层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所述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装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甲模块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以及六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装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甲模块的侧壁与所述装甲模块的底面或顶面之间的夹角属于预设角度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装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装甲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透明背板层与所述装甲层之间的透明中间层,所述透明中间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装甲层贴合,所述透明中间层的下表面与所述透明背板层贴合。


5.一种透明装甲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将透明背板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所述装甲层由多块装甲模块拼接而成,所述装甲模块由透明陶瓷或蓝宝石构成;
将所述合片组件置入真空袋中并密封所述真空袋,并对密封后的真空袋进行排气;
将排气后的真空袋置入高压釜中进行高压热处理,获取透明装甲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将透明背板层与装甲层贴合,组成合片组件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透明背板层的下表面与所述装甲模块的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英祖成奎傅国英陈玮许少坤周绍骏张文辉吴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