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451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外布料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基布层和外布料层贴合,所述薄膜层由薄膜材料经挤出、成形、加热、拉伸、退火获得,所述薄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四氟乙烯树脂85~100份,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10~20份,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双(4‑氟苯基)甲酮与1,4‑苯二酚的聚合物8~12份,1,4‑苯二酚2~10份,过氧化二硫酸钾0.5~3份,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0.5~5份,2‑甲基‑2‑戊醇基‑4‑酮0.3~2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0.5~5份,氟氯碳油0.2~3份,硅烷偶联剂1~5份,N,N‑二甲基甲酰胺15~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减缓了热传导时间,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薄膜,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等纺织品的功能要求日趋重视,人们日益追求同一纺织品尽可能地同时具备多种实用功能,以适应和改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自身的健康。面料作为服装的第一要素,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用于特殊工作环境的服装,因为需要面临多种极端环境,一般要求其具有隔热与防水功能,而传统的面料大多采用针织或梭织的方式织成,透气性能较好但防水性能较差,在该面料上涂一层防水聚氨酯涂层,虽然改善了防水性能差的特点,但其防水性能通常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减少其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满足隔热、防水的要求,同时还耐洗涤的复合面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减缓了热传导时间,应用前景广泛。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外布料层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基布层和外布料层贴合,所述薄膜层由薄膜材料经挤出、成形、加热、拉伸、退火获得,所述薄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四氟乙烯树脂85~100份,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10~20份,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双(4-氟苯基)甲酮与1,4-苯二酚的聚合物8~12份,1,4-苯二酚2~10份,过氧化二硫酸钾0.5~3份,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0.5~5份,2-甲基-2-戊醇基-4-酮0.3~2份,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0.5~5份,氟氯碳油0.2~3份,硅烷偶联剂1~5份,N,N-二甲基甲酰胺15~30份;所述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薄膜层退绕并在其表面涂布热熔胶,通过层压工艺与外布料层复合;S2.将S1中制得的复合面料半成品卷曲,堆置熟成;S3.将复合面料半成品退绕并在其薄膜面涂布热熔胶,通过层压工艺与基布层复合;S4.将S3中制得的复合面料成品卷曲,堆置熟成。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选自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2.上述方案中,在S2和S4中,堆置熟成的环境湿度为75~85%,温度为33~37℃。3.上述方案中,所述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00~800000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薄膜材料的配方在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10~20份和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的基础上,还额外添加了过氧化二硫酸钾0.5~3份和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0.5~5份,提高了制得薄膜的耐热性能,减缓了热传导时间,采用该薄膜的复合面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应用前景广泛;还有,薄膜材料的配方体系中基于过氧化二硫酸钾0.5~3份和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0.5~5份进一步添加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0.5~5份,又增强了制得的薄膜的耐水洗、防水性能,从而使得采用该薄膜的复合面料经久耐用、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防水性能的复合面料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基布层;2、外布料层;3、薄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4: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1、外布料层2和薄膜层3,所述薄膜层3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基布层1和外布料层2贴合,所述薄膜层3由薄膜材料经挤出、成形、加热、拉伸、退火获得,所述薄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表1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聚四氟乙烯树脂100959088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14131720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971310双(4-氟苯基)甲酮与1,4-苯二酚的聚合物9118.5101,4-苯二酚85103过氧化二硫酸钾1.520.82.5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1.03.952.82-甲基-2-戊醇基-4-酮0.81.51.30.7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0.5321氟氯碳油0.62.51.81.0硅烷偶联剂2.5430.5N,N-二甲基甲酰胺20152825实施例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实施例2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实施例3中的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实施例4中的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实施例1~4中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8000000。上述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薄膜层3退绕并在其表面涂布热熔胶,通过层压工艺与外布料层2复合;S2.将S1中制得的复合面料半成品卷曲,堆置熟成;S3.将复合面料半成品退绕并在其薄膜面涂布热熔胶,通过层压工艺与基布层1复合;S4.将S3中制得的复合面料成品卷曲,堆置熟成。上述S2和S4中,堆置熟成的环境湿度为75~85%,温度为33~37℃。对比例1~2:一种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1、外布料层2和薄膜层3,所述薄膜层3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基布层1和外布料层2贴合,所述薄膜层3由薄膜材料经挤出、成形、加热、拉伸、退火获得,所述薄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表2组分对比例1对比例2聚四氟乙烯树脂10095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1314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913双(4-氟苯基)甲酮与1,4-苯二酚的聚合物118.51,4-苯二酚85过氧化二硫酸钾-2.5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52-甲基-2-戊醇基-4-酮1.55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3-氟氯碳油2.51.8硅烷偶联剂43N,N-二甲基甲酰胺1528对比例1中的硅烷偶联剂为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比例2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比例1和2中的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均为8000000。制备工艺方法同实施例。上述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中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层3的性能如表3所示:表3以上测试中,采用蜂窝滚筒洗衣机对具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层的面料进行清洗,每次清洗48min,如表3所示,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4缺少组分过氧化二硫酸钾和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由数据可知对比例1制得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经过多次洗涤后,水的接触角越来越小,即制得的面料的疏水性、防水性能越来越差;而对比例2相对于实施例1-4缺少组分磺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1)、外布料层(2)和薄膜层(3),所述薄膜层(3)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基布层(1)和外布料层(2)贴合,所述薄膜层(3)由薄膜材料经挤出、成形、加热、拉伸、退火获得,所述薄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n聚四氟乙烯树脂 85~100份,/n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10~20份,/n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 5~15份,/n双(4-氟苯基)甲酮与1,4-苯二酚的聚合物 8~12份,/n1,4-苯二酚 2~10份,/n过氧化二硫酸钾 0.5~3份,/n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 0.5~5份,/n2-甲基-2-戊醇基-4-酮 0.3~2份,/n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 0.5~5份,/n氟氯碳油 0.2~3份,/n硅烷偶联剂 1~5份,/nN,N-二甲基甲酰胺 15~30份;/n所述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 将薄膜层(3)退绕并在其表面涂布热熔胶,通过层压工艺与外布料层(2)复合;/nS2. 将S1中制得的复合面料半成品卷曲,堆置熟成;/nS3. 将复合面料半成品退绕并在其薄膜面涂布热熔胶,通过层压工艺与基布层(1)复合;/nS4. 将S3中制得的复合面料成品卷曲,堆置熟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面料包括基布层(1)、外布料层(2)和薄膜层(3),所述薄膜层(3)的两面分别通过粘合剂与基布层(1)和外布料层(2)贴合,所述薄膜层(3)由薄膜材料经挤出、成形、加热、拉伸、退火获得,所述薄膜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四氟乙烯树脂85~100份,
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10~20份,
1,4-反式聚异戊二烯橡胶5~15份,
双(4-氟苯基)甲酮与1,4-苯二酚的聚合物8~12份,
1,4-苯二酚2~10份,
过氧化二硫酸钾0.5~3份,
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浆0.5~5份,
2-甲基-2-戊醇基-4-酮0.3~2份,
磺基丁二酸钠二辛酯0.5~5份,
氟氯碳油0.2~3份,
硅烷偶联剂1~5份,
N,N-二甲基甲酰胺15~30份;
所述防水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睿姜亚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