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能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123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零能房屋,属于建筑领域,充分利用太阳光和风能,消除现有的房屋使用中消耗一次性能源的不足。包括墙体、屋顶、门窗,所作的改进是东、南、西侧墙体及屋顶为多层复合结构。复合墙体外表面层为非硅电池板,内表面层为导热系数低的人工或自然板材,内、外表面层之间夹有发泡材料保温层,屋顶的外表面由透明阳光板和非硅电池板间隔分布衔接组成,屋顶的非硅电池板部分的结构和复合墙体相同。屋脊上排列安装微型风力发电机,北侧墙体为储水箱或卵石结构的储热墙,室内有卷帘或重叠式活动天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利用日光和风两种物理性能源,为社会节省了煤、油等一次性能源,对环境无污染,节省了能源费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取暖及取得电能的房屋。
技术介绍
以往的房屋,常见的有砖混结构、钢混结构、型钢彩钢结构。前述房屋,在寒冷的环 境下需要利用电能或煤炭等燃料取暖,炎热环境下经济条件较好的使用者要用空调降温, 现有房屋的使用,离不开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广阔农村中,为保暖和炊事而燃烧的煤、秸秆 生成的烟气,给大气造成不可忽视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能房屋,用于居住或作为工作场所,充分利用太阳光 和风能用于取暖、防暑、炊事、照明及家用电器,消除现有的房屋使用中消耗一次性能源的 不足。本技术的房屋包括墙体、屋顶、门窗,所作的改进是东、南、西侧墙体及屋顶为 多层复合结构。其中的复合墙体外表面层为非硅电池板,内表面层为导热系数低的人工或 自然板材,内、外表面层之间夹有发泡材料保温层,发泡材料保温层和外表面层之间留保温 及空气流动的夹层空间,夹层空间经通风管道连通室内、室外,通风管道上有空气流向控制 阀或堵。复合屋顶的外表面由透明阳光板和非硅电池板间隔分布衔接组成,其中的透明阳 光板部分内的屋顶内表面为透明玻璃板,阳光板和玻璃板之间留有保温及空气流动的夹 层空间。屋顶的非硅电池板部分的结构和复合墙体相同。向阳的窗户上镶嵌透明玻璃或半 透明非硅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为全面利用自然界物理性能源,本技术进一步完善是在屋脊上通过框架排列 安装微型风力发电机,微型风机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为提高墙体的保温效果,本技术又一步完善是复合墙体的内表面层为分布有 椭圆截面空腔的塑木板。为储存白日吸收的能量用于夜晚释放,本技术再一步完善是北外墙内有储水 箱或卵石结构的储热墙,储热墙体中分布热交换风管,热交换风管连接与复合墙体及复合 屋顶夹层空间连通的通风管道。为调节屋顶投入室内的阳光量,本技术还一步完善是室内有卷帘或重叠式活 动天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房屋的保温及房屋内的生活用电全部直接利用日光和 风两种物理性能源,为社会节省了煤、油等一次性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减去了日常生活中 使用燃料的体力活动,节省了能源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房屋的主视局部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房屋的南北向剖面图。图3为复合墙体及屋顶电池板部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的房屋有墙体1,屋顶2,门窗3。参阅图3,本技术的房屋 的东、南、西侧墙体及屋顶为多层复合结构。其中的复合墙体外表面层为非硅电池板1-1,内 表面层为分布有椭圆截面空腔的塑木板1-2,内、外表面层之间夹有发泡材料保温层1-3, 发泡材料保温层和外表面层之间留保温及空气流动的夹层空间1-4,夹层空间1-4连接有 通往室内、室外的通风管道4,通风管道上有空气流向控制阀或堵5。复合屋顶的外表面由 透明阳光板6和非硅电池板7间隔分布衔接组成,其中的透明阳光板部分占整个屋顶的四 分之一至三分一,对应透明阳光板屋顶的内表面为透明玻璃板,阳光板和玻璃板之间留有 保温及空气流动的夹层空间。屋顶的非硅电池板7部分的结构和复合墙体相同,复合墙体 夹层空间与屋顶夹层空间用管路连通。参阅图1,向阳的门窗3上镶嵌透明玻璃或半透明非 硅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参阅图1,在屋脊上通过框架排列安装 微型风力发电机8,微型风机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参阅图2,北外墙内侧有储水箱或 卵石结构的储热墙9,储热墙体中分布热交换风管10,热交换风管连接与复合墙体及复合 屋顶夹层空间连通的通风管道4,通风管道上有空气强制流动泵,室内有卷帘或重叠式活动 天棚11。权利要求1.零能房屋,包括墙体、屋顶、门窗,其特征是东、南、西侧墙体及屋顶为多层复合结 构,其中的复合墙体外表面层为非硅电池板,内表面层为导热系数低的人工或自然板材, 内、外表面层之间夹有发泡材料保温层,发泡材料保温层和外表面层之间留保温及空气流 动的夹层空间,夹层空间经通风管道连通室内、室外,通风管道上有空气流向控制阀或堵; 复合屋顶的外表面由透明阳光板和非硅电池板间隔分布衔接组成,其中的透明阳光板部分 的屋顶内表面为透明玻璃板,阳光板和玻璃板之间留有保温及空气流动的夹层空间,屋顶 的非硅电池板部分的结构和复合墙体相同;向阳的窗户上镶嵌透明玻璃或半透明非硅电池 板;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房屋,其特征是在屋脊上通过框架排列安装微型风力 发电机,微型风机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房屋,其特征是复合墙体的内表面层为分布有椭圆截 面空腔的塑木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房屋,其特征是是北外墙内侧有储水箱或卵石结构的 储热墙,储热墙体中分布热交换风管,热交换风管连接与复合墙体及复合屋顶夹层空间连 通的通风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能房屋,其特征是室内有卷帘或重叠式活动天棚。专利摘要零能房屋,属于建筑领域,充分利用太阳光和风能,消除现有的房屋使用中消耗一次性能源的不足。包括墙体、屋顶、门窗,所作的改进是东、南、西侧墙体及屋顶为多层复合结构。复合墙体外表面层为非硅电池板,内表面层为导热系数低的人工或自然板材,内、外表面层之间夹有发泡材料保温层,屋顶的外表面由透明阳光板和非硅电池板间隔分布衔接组成,屋顶的非硅电池板部分的结构和复合墙体相同。屋脊上排列安装微型风力发电机,北侧墙体为储水箱或卵石结构的储热墙,室内有卷帘或重叠式活动天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直接利用日光和风两种物理性能源,为社会节省了煤、油等一次性能源,对环境无污染,节省了能源费用。文档编号E04D13/18GK201818061SQ20102055288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周启丰, 张兆军 申请人:吉林省晟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张兆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零能房屋,包括墙体、屋顶、门窗,其特征是:东、南、西侧墙体及屋顶为多层复合结构,其中的复合墙体外表面层为非硅电池板,内表面层为导热系数低的人工或自然板材,内、外表面层之间夹有发泡材料保温层,发泡材料保温层和外表面层之间留保温及空气流动的夹层空间,夹层空间经通风管道连通室内、室外,通风管道上有空气流向控制阀或堵;复合屋顶的外表面由透明阳光板和非硅电池板间隔分布衔接组成,其中的透明阳光板部分的屋顶内表面为透明玻璃板,阳光板和玻璃板之间留有保温及空气流动的夹层空间,屋顶的非硅电池板部分的结构和复合墙体相同;向阳的窗户上镶嵌透明玻璃或半透明非硅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流输出线连接蓄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丰张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晟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张兆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