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49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该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包括:夹紧装置:为两个,间隔距离固定在机架上,用于固定待缠绕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两端;滑动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并设置在夹紧装置一侧;缠绕装置:设置于滑动装置上,用于将设置其上的缠绕物缠绕到光学纤维复合棒上;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夹紧装置、滑动装置和缠绕装置的运作。采用本技术的缠绕装置,提高了光学纤维复合棒铝箔和生料带缠绕过程的机械自动化程度,保证缠绕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节省操作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传像元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1、光纤传像元件包括光学纤维面板、光纤倒像器、光纤光锥、光纤传像束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电成像元器件,具有数值孔径大,传光效率高,分辨率高,传像清晰、真实,在光学上具有零厚度,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气密性好,畸变小,斑点少,级间耦合损失小,耦合效率高,能改善边缘像质等特点。光纤传像元件最典型的应用是作为微光像增强器的光学输入、输出窗口,对提高成像器件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刑侦、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各种阴极射线管、摄像管、电荷耦合器件ccd耦合、医疗器械显示屏以及高清晰度电视成像和其他需要传送图像的仪器和设备中,是当今世纪光电子行业的高科技尖端产品。

2、光纤传像元件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光学纤维复合棒进行缠绕。通常需要两名人员相互协作对光学纤维复合棒进行手工缠绕操作,其中一人负责光学纤维复合棒的排板、捆扎及固定,另一人负责对光学纤维复合棒表面进行铝箔和生料带的缠绕、裹紧过程。

3、光学纤维复合棒的手工缠绕过程速度慢并且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技术熟练度要求较高,不同操作人员缠绕光学纤维复合棒的速度、均匀性及松紧程度差异大,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差。手工缠绕过程需要两名人员协助操作完成缠绕,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省操作时间和成本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包括:

4、夹紧装置:为两个,间隔距离固定在机架上,用于固定待缠绕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两端;

5、滑动装置:固定在机架上,并设置在夹紧装置一侧;

6、缠绕装置:设置于滑动装置上,用于将设置其上的缠绕物缠绕到光学纤维复合棒上;

7、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夹紧装置、滑动装置和缠绕装置的运作。

8、进一步地,还包括:

9、支撑装置:间隔距离固定在两个夹紧装置之间的机架上,用于支撑待缠绕的光学纤维复合棒。

10、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气缸和支撑托,所述支撑杆和第一气缸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托;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气缸的开启和关闭。

11、所述支撑托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12、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具和第二气缸;所述夹具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控制所述夹具的闭合实现对光学纤维复合棒端部的夹紧;

13、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第二气缸的开启和关闭。

14、所述滑动装置包括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两个滑轨、x方向滑动板,y方向滑动板和z方向滑动板;

15、所述x方向滑动板设置在两个滑轨上,所述两个滑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两个滑轨之间设有丝杆传动装置,所述丝杆传动装置两端与机架相连接,所述x方向滑动板连接所述丝杆传动装置,所述y方向滑动板通过丝杆传动装置垂直连接于x方向滑动板上,所述z方向滑动板通过丝杆传动装置垂直连接于y方向滑动板上;

16、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丝杆传动装置的启动或停止。

17、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开设有缠绕口的缠绕盘,所述缠绕盘通过转轴连接在z方向滑动板上,所述z方向滑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缠绕口相对应的缺口;所述缠绕盘上固定有第一缠绕柱、第二缠绕柱和辅助缠绕装置;

18、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缠绕盘旋转的启动或停止。

19、所述辅助缠绕装置位于所述缠绕口顶端的缠绕盘上,所述第一缠绕柱和第二缠绕柱位于辅助缠绕装置两侧的缠绕盘上;所述辅助缠绕装置与所述第一缠绕柱之间设有第一穿引口,所述辅助缠绕装置与所述第二缠绕柱之间设有第二穿引口。

20、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的控制系统定位的缠绕装置的x轴、y轴和z轴的坐标中心为缠绕盘的中心点。

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1:将待缠绕的光学纤维复合棒两端放入夹紧装置中,控制第二气缸,使夹具闭合,将光学纤维复合棒两端夹紧;

23、步骤2:开启支撑装置的第一气缸,使支撑杆全部升起,顶部的支撑托对光学纤维复合棒中间部位进行支撑;

24、步骤3:缠绕装置的缠绕盘沿z方向上升一定距离,使缠绕盘的中心轴线与光学纤维复合棒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缠绕盘沿y方向前进一定距离,使缠绕盘的中心轴线与光学纤维复合棒的轴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25、步骤4:给第一缠绕柱上缠绕铝箔,将铝箔的开头通过第一穿引口拉扯至辅助缠绕装置处,使用辅助缠绕装置将铝箔的开头抵住光学纤维复合棒,旋转缠绕盘,使铝箔缠绕到光学纤维复合棒上,同时沿x轴方向移动z方向滑动板,旋转的缠绕盘也随着z方向滑动板沿x轴方向移动,当缠绕盘接近支撑装置时,关闭待接近的支撑杆连接的第一气缸,使待接近的支撑杆下降,待此处支撑杆上方光学纤维复合棒上的铝箔缠绕完毕后,开启第一气缸,上升支撑杆至原始位置,后续的支撑装置待缠绕盘移动至临近位置时依次完成支撑杆的下降、上升过程;当整个光学纤维复合棒的铝箔缠绕完毕后,缠绕装置沿y轴方向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并沿x轴方向退回至步骤3所处位置;

26、步骤5:给第二缠绕柱上缠绕生料带,然后按照步骤4铝箔的缠绕方法进行生料带的缠绕,当整个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生料带缠绕完毕后,缠绕装置沿y轴方向往后移动并退回至原始位置。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8、(1)设备小,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场地,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净化车间;

29、(2)采用自动缠绕装置对光学纤维复合棒进行缠绕,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程度,简单方便,缠绕一致性和稳定性好,降低了手工操作带来的风险,节约成本;

30、(3)缠绕运行速度快,节省时间,缠绕过程不会对光学纤维复合棒造成损伤,减少外在因素对光学纤维复合棒表观及内部质量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气缸和支撑托,所述支撑杆和第一气缸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托;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气缸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具和第二气缸;所述夹具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控制所述夹具的闭合实现对光学纤维复合棒端部的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间隔距离平行设置的两个滑轨、X方向滑动板,Y方向滑动板和Z方向滑动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装置包括开设有缠绕口的缠绕盘,所述缠绕盘通过转轴连接在Z方向滑动板上,所述Z方向滑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缠绕口相对应的缺口;所述缠绕盘上固定有第一缠绕柱、第二缠绕柱和辅助缠绕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缠绕装置位于所述缠绕口顶端的缠绕盘上,所述第一缠绕柱和第二缠绕柱位于辅助缠绕装置两侧的缠绕盘上;所述辅助缠绕装置与所述第一缠绕柱之间设有第一穿引口,所述辅助缠绕装置与所述第二缠绕柱之间设有第二穿引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的控制系统定位的缠绕装置的X轴、Y轴和Z轴的坐标中心为缠绕盘的中心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第一气缸和支撑托,所述支撑杆和第一气缸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支撑托;所述自动化电控装置用于控制第一气缸的开启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托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具和第二气缸;所述夹具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控制所述夹具的闭合实现对光学纤维复合棒端部的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纤维复合棒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张磊黄永刚张弦于浩洋樊志恒张敬汤晓峰赵越独雅婕贾金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