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27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包括底座,支架上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进油口,第二进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B端相连通,油冷进口与第一混合腔相连通,第二混合腔与油冷出口相连通,油冷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C端相连通,B端和C端均与A端相连通,A端通过第三管道与油滤进口相连通,油滤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稀油站结构设置合理,油液经由油泵、第一油冷循环管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的循环,节省能量的同时,还保证了稀油站的润滑效果。通过安全阀设置,可以平衡控制管道上的气压,保证管路正常流通,同时确保安全性能。

An integrated thin oil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稀油站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润滑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稀油站。
技术介绍
稀油站是稀油循环润滑系统的心脏,作用为将润滑油液强制地压送到机器摩擦部位。稀油站主要用于冶金、矿山、水泥等机械设备的动静压或滑履轴承的集中润滑系统中,通常安装在机器附近的地下油库或地坑中。稀油站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伺服机构和轴承集中润滑,使机器零件之间减少摩擦和摩擦部分清洗,并带走产生的热量,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转,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稀油滑润站通常包括油箱、油泵、冷却系统、过滤器及阀门等组成,工作时,油泵从油箱中吸出油液,经过滤器及阀门等部件后直接输送至机械设备需要润滑的部位,使机械设备的相对运动部位得到较好的润滑,并带走运动时磨损金属微粒,经过滤和冷却系统冷却后流回油箱,形成循环润滑系统。现有技术中的稀油站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油液来回循环,经润滑处流回的油液温度通常较高,混合后,油箱内的油温便会升高,耗费了能量的同时,还导致稀油站的润滑效果下降。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集成式稀油站,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式稀油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包括底座,底座上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进油口,第二进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B端相连通,第三进油口依次通过油泵进口和油泵出口与油冷进口相连通,油冷进口与第一混合腔相连通,第一混合腔分别通过上进油阀和第一油冷循环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下进油阀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油冷循环管路的第二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上出油阀和下出油阀与第二混合腔相连通,第二混合腔与油冷出口相连通,油冷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C端相连通,B端和C端均与A端相连通,A端通过第三管道与油滤进口相连通,油滤进口与油滤的进油端相连通,油滤的出油端与油滤出口相连通,油滤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出油口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进油口和B端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还设置有安全阀,安全阀包括安全阀进口和安全阀出口,安全阀进口与第一管道相连通,安全阀出口通过支路管道与第三进油口处的第五管道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安全阀为弹簧式安全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油泵出口的位置上还设置有油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油冷循环管路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二进油阀和第一出油阀,第一出油阀通过第一进油阀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第二进油阀通过第二出油阀与第一进油口相连通,第二油冷循环管路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三出油阀和第四进油阀,第三出油阀通过第三进油阀与第一出油口相连通,第四进油阀通过第四出油阀与第一进油口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油冷循环管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均为油冷循环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进油口上均设置有控制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阀为球阀。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稀油站结构设置合理,油液经由油泵、第一油冷循环管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的循环,节省能量的同时,还保证了稀油站的润滑效果。通过安全阀设置,可以平衡控制管道上的气压,保证管路正常流通,同时确保安全性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集成式稀油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主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底座2油泵3安全阀进口4安全阀出口5安全阀6油滤7第一进油口8第一出油口9第一进油阀10第二出油阀11第二进油阀12第一出油阀13油冷进口14上进油阀15第一混合腔16下进油阀17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8油冷出口19上出油阀20第二混合腔21下出油阀22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3油滤进口24油滤出口25第二进油口26第二出油口27第三进油口28C端29A端30B端31第三进油阀32第四出油阀33第四进油阀34第三出油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包括底座1,底座1上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油口25、第二出油口26和第三进油口27,第二进油口25通过第一管道与B端30相连通,第三进油口27依次通过油泵进口和油泵出口与油冷进口13相连通,油冷进口13与第一混合腔15相连通,第一混合腔15分别通过上进油阀14和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7的第一端相连通,下进油阀16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2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7的第二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2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上出油阀19和下出油阀21与第二混合腔20相连通,第二混合腔20与油冷出口18相连通,油冷出口18通过第二管道与C端28相连通,B端30和C端28均与A端29相连通,A端29通过第三管道与油滤进口23相连通,油滤进口23与油滤6的进油端相连通,油滤6的出油端与油滤出口24相连通,油滤出口24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出油口26相连通。优选的,第二进油口25和B端30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还设置有安全阀5,安全阀5包括安全阀进口3和安全阀出口4,安全阀进口3与第一管道相连通,安全阀出口4通过支路管道与第三进油口27处的第五管道相连通。优选的,安全阀5为弹簧式安全阀。优选的,油泵出口的位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油口(25)、第二出油口(26)和第三进油口(27),所述第二进油口(25)通过第一管道与B端(30)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油口(27)依次通过油泵进口和油泵出口与油冷进口(13)相连通,所述油冷进口(13)与第一混合腔(15)相连通,所述第一混合腔(15)分别通过上进油阀(14)和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7)的第一端相连通,下进油阀(16)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2)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7)的第二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2)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上出油阀(19)和下出油阀(21)与第二混合腔(20)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20)与油冷出口(18)相连通,所述油冷出口(18)通过第二管道与C端(28)相连通,所述B端(30)和C端(28)均与A端(29)相连通,所述A端(29)通过第三管道与油滤进口(23)相连通,所述油滤进口(23)与油滤(6)的进油端相连通,油滤(6)的出油端与油滤出口(24)相连通,所述油滤出口(24)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出油口(2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的一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油口(25)、第二出油口(26)和第三进油口(27),所述第二进油口(25)通过第一管道与B端(30)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油口(27)依次通过油泵进口和油泵出口与油冷进口(13)相连通,所述油冷进口(13)与第一混合腔(15)相连通,所述第一混合腔(15)分别通过上进油阀(14)和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7)的第一端相连通,下进油阀(16)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2)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油冷循环管路(17)的第二端和第二油冷循环管路(22)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上出油阀(19)和下出油阀(21)与第二混合腔(20)相连通,所述第二混合腔(20)与油冷出口(18)相连通,所述油冷出口(18)通过第二管道与C端(28)相连通,所述B端(30)和C端(28)均与A端(29)相连通,所述A端(29)通过第三管道与油滤进口(23)相连通,所述油滤进口(23)与油滤(6)的进油端相连通,油滤(6)的出油端与油滤出口(24)相连通,所述油滤出口(24)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出油口(26)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稀油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口(25)和B端(30)之间的第一管道上还设置有安全阀(5),所述安全阀(5)包括安全阀进口(3)和安全阀出口(4),所述安全阀进口(3)与第一管道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帕珂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