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7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轮A,传动链轮B,传动轴A,传动轴B,内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外圈链条环,内圈链条环,外圈链条附件和内圈链条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送机构,采用输送两侧链条机构,每侧链条采用内外两圈链条环,外圈链条环上安装等间距的工位附件,内圈链条环上安装等间距的工位附件,通过调节内圈链条环与外圈链条环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至满足不同宽度产品的工位,调节方便,所占空间小,减小企业工厂的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企业的用工及制造成本及使用能耗。

A conveying mechanism for double chain with equal sp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包装机的输送机构,大部分都是皮带输送或者同步带输送,对于产品之间的间距要求,只能通过皮带或者同步带的输送速度来调节,通过皮带速度调节产品之间的间距,只能调节产品之间的间距,对于不同大小的产品,需要调节皮带速度以满足各种产品的需要;对于走工位要求的后续包装而言,最好设计一款走工位要求的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可以满足后续包装的准确性,降低生产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设备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款包装机的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采用输送两侧链条机构,每侧链条采用内外两圈链条环,外圈链条环上安装等间距的工位附件,内圈链条环上安装等间距的工位附件,通过调节内圈链条环与外圈链条环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至满足不同宽度产品的工位,调节方便,所占空间小,减小企业工厂的设备占地面积,降低了企业的用工及制造成本及使用能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包括两侧输送基板,所述输送基板上设有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轮A,传动链轮B,传动轴A,传动轴B,内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A和传动链轮B分别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穿设在输送基板上,所述传动轴A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A,另一端套设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B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B,另一端套设内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相互平行,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分别平行设置有从动轴A和从动轴B,所述从动轴A上外圈链轮从动链轮,所述从动轴B上设有内圈链轮从动链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外圈链条环,内圈链条环,外圈链条附件和内圈链条附件,所述外圈链条环绕设于外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外圈链轮从动链轮上,所述内圈链条环绕设于内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内圈链轮从动链轮上;所述外圈链条环和内圈链条环上分别固定有外圈链条附件和内圈链条附件。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A或B上设有循环调节轴套组件,所述循环调节轴套组件将传动轴分为两段,所述循环调节轴套组件通过可拆卸固定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链条附件等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轮A和传动链轮B分别套设在传动轴A和传动轴B的同一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结构紧凑、循环输送,根据调节内或外圈链条环的相对位置,即可不受链条节距的影响,满足若干宽度产品的后续包装要求;2、若干个工位满足产品在包装过程中不同的动作要求;3、通过驱动机构的准确定位,可将每组产品定位于每个工位的准确位置。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包装机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包装机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包装机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的左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为输送基板,2为传动轴A,3为传动链轮A,4为传动轴B,5为传动链轮B,6为循环调节轴套组件,7为外圈链条主动链轮,8为外圈链条从动链轮,9为外圈链条环,10为外圈链条附件,11为内圈链条主动链轮,12为内圈链条从动链轮,13为内圈链条环,14为内圈链条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3,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包括两侧输送基板1,所述输送基板1上设有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轮A3,传动链轮B5,传动轴A2,传动轴B4,内圈链轮主动链轮11和外圈链轮主动链轮7,所述传动链轮A3和传动链轮B5分别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A2和传动轴B4穿设在输送基板1上,所述传动轴A2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A3,另一端套设外圈链轮主动链轮7,所述传动轴B4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B5,另一端套设内圈链轮主动链轮11,所述传动轴A2和传动轴B4相互平行,所述传动轴A2和传动轴B4分别平行设置有从动轴A和从动轴B,所述从动轴A上外圈链轮从动链轮8,所述从动轴B上设有内圈链轮从动链轮12;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外圈链条环9,内圈链条环13,外圈链条附件10和内圈链条附件14,所述外圈链条环9绕设于外圈链轮主动链轮7和外圈链轮从动链轮8上,所述内圈链条环13绕设于内圈链轮主动链轮11和内圈链轮从动链轮12上;所述外圈链条环9和内圈链条环13上分别固定有外圈链条附件10和内圈链条附件14。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A2或传动轴B4上设有循环调节轴套组件6,所述循环调节轴套组件6将传动轴分为两段,所述循环调节轴套组件6通过可拆卸固定件连接,所述循环调节轴套组件连接处不限定具体形状,但是连接处旋转后扔可以通过若干个可拆卸固定件连接,旋转以后可以调节内圈或外圈链条附件的相对位置,从而满足不同宽度产品的后续包装要求。进一步的,所述链条附件等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轮A和传动链轮B分别套设在传动轴A和传动轴B的同一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包装机的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工作原理(以其中一种方式做原理说明):驱动机构外部电机通过传动链轮A3和传动链轮B5将动力分别传递给传动轴A2和传动轴B4,外圈链条主动链轮7安装于传动轴A2,内圈链条主动链轮11安装于传动轴B4,传动轴A2和传动轴B4分别驱动外圈链条环9和内圈链条环运动13,由外圈链条附件10和内圈链条附件14组成了若干个工位,当产品的宽度变化时,将循环调节轴套组件6固定螺丝松开,旋转一定角度,即可调节内圈链条附件14的相对位置,满足不同产品宽度的工位尺寸,根据产品宽度调整到对应工位尺寸后,锁紧循环调节轴套组件6,即可满足不同宽度尺寸的产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输送基板,所述输送基板上设有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n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轮A,传动链轮B,传动轴A,传动轴B,内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A和传动链轮B分别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穿设在输送基板上,所述传动轴A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A,另一端套设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B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B,另一端套设内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相互平行,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分别平行设置有从动轴A和从动轴B,所述从动轴A上外圈链轮从动链轮,所述从动轴B上设有内圈链轮从动链轮;/n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外圈链条环,内圈链条环,外圈链条附件和内圈链条附件,所述外圈链条环绕设于外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外圈链轮从动链轮上,所述内圈链条环绕设于内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内圈链轮从动链轮上;/n所述外圈链条环和内圈链条环上分别固定有外圈链条附件和内圈链条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链条等间距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输送基板,所述输送基板上设有传动机构和输送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轮A,传动链轮B,传动轴A,传动轴B,内圈链轮主动链轮和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A和传动链轮B分别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穿设在输送基板上,所述传动轴A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A,另一端套设外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B的一端套设传动链轮B,另一端套设内圈链轮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相互平行,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分别平行设置有从动轴A和从动轴B,所述从动轴A上外圈链轮从动链轮,所述从动轴B上设有内圈链轮从动链轮;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外圈链条环,内圈链条环,外圈链条附件和内圈链条附件,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太元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盛百威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