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90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包括矩形框结构的车框架,所述车框架的一端和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侧栏板,且车框架的另一端两边外壁均铰接有厢门,两个厢门相互搭接,所述侧栏板包括板体,且板体上沿垂直方向冲压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相邻两个凹槽之间构成条状结构的凸起,所述车框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棚,所述顶棚由二至四块的顶板依次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对顶棚的支撑作用,避免顶棚受力下陷,保护顶棚,顶棚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瓦楞状结构,能够导引水流,便于排水,顶棚由可拆卸的顶板单元依次连接构成,顶板单元连接结构稳定,受损时只需更换受损的顶板单元,降低维修成本。

A car compartment with drainage structure on the 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
本技术涉及车厢
,尤其涉及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
技术介绍
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其中商用车包括客车,半挂拖拉机和卡车,卡车常见的货箱型式分为栏板式、仓栅式、厢式三种。厢式车又叫厢式货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特殊种类的厢式车还可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现有的汽车车厢在长期的运输和使用后,会存在接缝处出现缝隙,车厢顶部受损时必须更换整个车厢顶部结构,维修费用大,车厢的顶部产生凹陷时,容易存留有积水,积水会经车厢顶部的连接缝隙进行车厢内,造成渗水现象,影响厢体内的货物装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包括矩形框结构的车框架,所述车框架的一端和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侧栏板,且车框架的另一端两边外壁均铰接有厢门,两个厢门相互搭接,所述侧栏板包括板体,且板体上沿垂直方向冲压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相邻两个凹槽之间构成条状结构的凸起,所述车框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棚,所述顶棚由二至四块的顶板依次连接构成,且顶棚底部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梁,所述顶棚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块,且顶棚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通过拉杆连接,所述拉杆的中部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与横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的外壁上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拱形结构的骨架,所述骨架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顶棚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连接,所述顶板由若干宽度方向竖截面为“Z”形结构的顶板单元通过上部连接结构、中部卡接结构和下部连接结构依次拼接构成,所述上部连接结构和下部连接结构均包括焊接于顶板单元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条和铰接于顶板单元另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板,卡板与卡条之间相互卡接,所述中部卡接结构包括开设于顶板单元一端中部的插槽和焊接于顶板单元另一端中部的插块,且插块插接于插槽内。优选的,所述车框架的底部焊接有底部支撑板。优选的,所述顶板宽度方向的竖截面为弧形结构,且顶板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瓦楞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卡条靠近卡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竖截面为弧形结构的卡槽,且卡板与卡槽相适配,卡板与卡槽的内壁相卡接。优选的,所述插槽顶部内壁靠近插块的一边焊接有卡块,且插槽底部内壁远离插块的一边焊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卡块与插块相互卡接,且挡板的竖截面为三角状结构,挡板靠近插块的一端高度低于挡板远离插块的一端高度。优选的,所述插块位于挡板上,且插块的物理硬度系数小于挡板的物理硬度系数。优选的,所述顶板单元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弧形结构,且顶板单元的两边均开设有螺栓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横梁、骨架、拉杆和支撑杆,能够提高对顶棚的支撑作用,避免顶棚受力下陷,保护顶棚,顶棚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瓦楞状结构,能够导引水流,便于排水;2、顶棚由顶板单元依次连接构成,顶板单元通过上部连接结构和下部连接结构相互连接结构稳定,插块的物理硬度系数小于挡板的物理硬度系数,顶板单元相互插接时,能够使插块在挡板的阻挡下逐渐变形,避免顶板单元脱离,顶板单元受损时,能够单独拆卸,更换受损的顶板单元,无需更换整个顶棚,降低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侧栏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B--B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A--A竖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顶板单元上部卡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顶板单元中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的顶板单元下部卡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框架、2侧栏板、3厢门、4顶棚、5板体、6凹槽、7凸起、8顶板、9横梁、10骨架、11连接块、12拉杆、13上部连接结构、14中部卡接结构、15下部连接结构、16顶板单元、17卡条、18卡槽、19卡板、20插槽、21卡块、22插块、23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包括矩形框结构的车框架1,车框架1的一端和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侧栏板2,且车框架1的另一端两边外壁均铰接有厢门3,两个厢门3相互搭接,车框架1的底部焊接有底部支撑板,侧栏板2包括板体5,且板体5上沿垂直方向冲压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6,相邻两个凹槽6之间构成条状结构的凸起7,车框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棚4,顶棚4由二至四块的顶板8依次连接构成,顶板8宽度方向的竖截面为弧形结构,且顶板8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瓦楞状结构,且顶棚4底部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梁9,顶棚4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块11,且顶棚4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1通过拉杆12连接,拉杆12的中部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与横梁9通过螺栓连接,横梁9的外壁上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拱形结构的骨架10,骨架10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顶棚4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1连接,顶板8由若干宽度方向竖截面为“Z”形结构的顶板单元16通过上部连接结构13、中部卡接结构14和下部连接结构15依次拼接构成,顶板单元16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弧形结构,且顶板单元16的两边均开设有螺栓孔,上部连接结构13和下部连接结构15均包括焊接于顶板单元16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条17和铰接于顶板单元16另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板19,卡条17靠近卡板19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竖截面为弧形结构的卡槽18,且卡板19与卡槽18相适配,卡板19与卡槽18的内壁相卡接,中部卡接结构14包括开设于顶板单元16一端中部的插槽20和焊接于顶板单元16另一端中部的插块22,且插块22插接于插槽20内,插槽20顶部内壁靠近插块22的一边焊接有卡块21,且插槽20底部内壁远离插块22的一边焊接有挡板23,卡块21与插块22相互卡接,且挡板23的竖截面为三角状结构,挡板23靠近插块22的一端高度低于挡板23远离插块22的一端高度,插块22位于挡板23上,且插块22的物理硬度系数小于挡板23的物理硬度系数。工作原理:通过横梁9、骨架10、拉杆12和支撑杆,能够提高对顶棚4的支撑作用,避免顶棚4受力下陷,保护顶棚4,顶棚4长度方向的竖截面为瓦楞状结构,能够导引水流,便于排水,顶棚4由顶板单元16依次连接构成,顶板单元16通过上部连接结构13、中部卡接结构14和下部连接结构15相互连接结构稳定,插块22的物理硬度系数小于挡板23的物理硬度系数,顶板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包括矩形框结构的车框架(1),所述车框架(1)的一端和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侧栏板(2),且车框架(1)的另一端两边外壁均铰接有厢门(3),两个厢门(3)相互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栏板(2)包括板体(5),且板体(5)上沿垂直方向冲压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6),相邻两个凹槽(6)之间构成条状结构的凸起(7),所述车框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棚(4),所述顶棚(4)由二至四块的顶板(8)依次连接构成,且顶棚(4)底部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梁(9),所述顶棚(4)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块(11),且顶棚(4)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1)通过拉杆(12)连接,所述拉杆(12)的中部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与横梁(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9)的外壁上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拱形结构的骨架(10),所述骨架(10)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顶棚(4)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1)连接,所述顶板(8)由若干宽度方向竖截面为“Z”形结构的顶板单元(16)通过上部连接结构(13)、中部卡接结构(14)和下部连接结构(15)依次拼接构成,所述上部连接结构(13)和下部连接结构(15)均包括焊接于顶板单元(16)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条(17)和铰接于顶板单元(16)另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板(19),卡板(19)与卡条(17)之间相互卡接,所述中部卡接结构(14)包括开设于顶板单元(16)一端中部的插槽(20)和焊接于顶板单元(16)另一端中部的插块(22),且插块(22)插接于插槽(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部带有排水结构的汽车车厢,包括矩形框结构的车框架(1),所述车框架(1)的一端和两侧外壁上均焊接有侧栏板(2),且车框架(1)的另一端两边外壁均铰接有厢门(3),两个厢门(3)相互搭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栏板(2)包括板体(5),且板体(5)上沿垂直方向冲压有等距离分布的凹槽(6),相邻两个凹槽(6)之间构成条状结构的凸起(7),所述车框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顶棚(4),所述顶棚(4)由二至四块的顶板(8)依次连接构成,且顶棚(4)底部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横梁(9),所述顶棚(4)的两侧内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块(11),且顶棚(4)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1)通过拉杆(12)连接,所述拉杆(12)的中部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顶部与横梁(9)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横梁(9)的外壁上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孔,且通孔内插接有拱形结构的骨架(10),所述骨架(10)的两端通过螺栓分别与顶棚(4)两侧内壁上的连接块(11)连接,所述顶板(8)由若干宽度方向竖截面为“Z”形结构的顶板单元(16)通过上部连接结构(13)、中部卡接结构(14)和下部连接结构(15)依次拼接构成,所述上部连接结构(13)和下部连接结构(15)均包括焊接于顶板单元(16)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条(17)和铰接于顶板单元(16)另一端顶部和底部的卡板(19),卡板(19)与卡条(17)之间相互卡接,所述中部卡接结构(14)包括开设于顶板单元(16)一端中部的插槽(20)和焊接于顶板单元(16)另一端中部的插块(22),且插块(22)插接于插槽(2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轻运达轻量化汽车厢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