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厚君专利>正文

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098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由安装架、扩张装置、两个压制装置和两个提手定位装置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的连接方式步骤较多且繁琐,且将提手粘在标记处时由于为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小范围错位的情况,造成各个成品的提手位置略有差别,且人工按压时,可能因胶液的润滑性导致提手、袋身之间打滑的情况,且人工按压的力度不大,在胶液凝固前,提手与袋身可能出现提前脱落的情况等问题。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non-woven hand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手提袋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无纺布手提袋故名思议就是用材料为无纺布做成的手提袋,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因此,无纺布手提袋使用量日益激增。在对其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提手与袋身进行胶液连接,传统的连接方式首先使用记号笔对袋身做标记,再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提手粘在标记处,最后对二者进行按压连接,但是,传统的连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传统的连接方式步骤较多且繁琐,且将提手粘在标记处时由于为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小范围错位的情况,造成各个成品的提手位置略有差别,且人工按压时,可能因胶液的润滑性导致提手、袋身之间打滑的情况,且人工按压的力度不大,在胶液凝固前,提手与袋身可能出现提前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可以解决传统的连接方式步骤较多且繁琐,且将提手粘在标记处时由于为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小范围错位的情况,造成各个成品的提手位置略有差别,且人工按压时,可能因胶液的润滑性导致提手、袋身之间打滑的情况,且人工按压的力度不大,在胶液凝固前,提手与袋身可能出现提前脱落的情况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提手压制设备,该提手压制设备包括安装架、扩张装置、两个压制装置和两个提手定位装置,采用上述提手压制设备对无纺布手提袋的制作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S1、安装:通过螺栓将安装架固定在平台支架上,从而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安装;S2、套装、扩口: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将成型的袋身从扩张架的下方套设,且袋口保持朝上的状态,松开两个定位夹,使得两个定位夹复位从而对袋口的左右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连接气缸对扩张架张开从而对袋口内撑张开;S3、提手定位:将提手下端位置涂抹胶液,且该位置为提手与袋身的粘粘位置,再将涂抹胶液后的提手挂在提手定位装置上并进行夹持定位;S4、压制:通过工作气缸带动压制架外移,从而对未涂抹胶液的提手部分进行压制定位,同步外移的压制单元对提手与袋身的粘贴位置进行两次压制,从而得到手提袋成品;S5、取出:扩张架在连接气缸的带动下内缩,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外推提手定位装置,将手提袋成品从扩张架下方取走。安装架的下端安装有扩张装置,扩张装置中部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压制装置,扩张装置上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提手定位装置。所述的扩张装置包括连接气缸、两个扩张架、两个连接架、两个定位夹和复位弹簧,安装架中部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气缸与两个扩张架连接,两个扩张架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架连接,扩张架的上方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定位夹连接,定位夹的外侧与扩张架内部之间连有复位弹簧,具体工作时,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将成型的袋身从扩张架下方套设,松开两个定位夹从而对袋口夹紧,再通过接气缸带动两个扩张架左右反向移动,从而对袋口扩张定位,扩张装置对袋口起到夹持以及扩口的作用,方便了提手与袋身之间的压制,确保每个袋身的放置位置始终相同。所述的压制装置包括工作气缸、移动块、增阻槽、增阻弹簧、压制架和压制单元,工作气缸安装在安装架上,工作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上端开设有增阻槽,增阻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压制架相连,压制架与增阻槽内部之间连有增阻弹簧,增阻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移动块的下端安装有压制单元,具体工作时,通过工作气缸带动压制架、压制单元同步外移,压制架首先压在提手未粘胶液处,压制单元随后对粘贴位置进行首次压制,再通过压制架挤压使得压制单元对粘贴位置二次压制,从而进一步加压,提高了连接程度。所述的压制单元包括压制块、二次压制板、内置弹簧、挤压架、工作弹簧、限位块和工作槽,压制块安装在移动块上,压制块的外端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二次压制板连接,二次压制板与工作槽之间连有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工作槽的中部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外端面紧贴在二次压制板的内端面上,限位块对二次压制板起到限位的作用,压制块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架连接,且挤压架与压制块之间连有工作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具体工作时,压制块、二次压制板在工作气缸的带动下首次将提手的胶液部分与袋口内壁压制连接,压制架与提手接触后,压制架的后端逐渐缩回到增阻槽内,直到挤压辊对挤压架挤压下降,二次压制板在挤压架的挤压下外伸从而对压制连接位置进行进一步压制。其中,所述的提手定位装置包括联动板、圆柱和限位环,圆柱与扩张架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圆柱的外端通过联动板连接,圆柱的内端套设有限位环,联动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磁铁层。其中,所述的扩张架的下端内侧设有减阻块,且减阻块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内倾斜的结构,定位夹的中部外侧壁上设有抵住板,抵住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扩张架连接,扩张架的上端外壁设有铁块层。其中,所述的增阻槽的上下两内壁上设有增阻块,且增阻块由橡胶材质组成,两个增阻块之间的距离从外向内逐渐减小。其中,所述的压制架的下端外侧设有挤压杆,挤压杆上通过销轴设有挤压辊。其中,所述的二次压制板的上端内侧开设有挤压槽,且挤压槽的侧面为从上往下逐渐向内倾斜的结构,挤压架的下端通过销轴设有减阻辊,减阻辊紧贴在挤压槽的侧面为上。其中,所述的挤压架的上端外侧壁上设有挤压块,挤压块的斜面从上往下为逐渐向外倾斜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夹持定位的方式对袋身、提手分别定位,无需做标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二者在连接时的位置确定性,再对连接位置进行两次的机械化压制,避免了二者压制时打滑的情况,且提高了压制效果,从而减少了二者在凝固前脱落的可能性;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扩张装置采用扩口定位、夹持的方式对袋身定位,保证了袋口的确定位置,且方便套设、取出;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制装置在对袋身、提手的胶液位置压制前对已定位的袋身、提手再次压住,进一步减小了压制时发生错位的可能性,再通过两次机械化压制对二者连接,机械化压制的力度较大,提高了二者间的连接程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对无纺布手提袋片的制作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X向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对袋身、提手进行连接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提手压制设备,该提手压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提手压制设备,该提手压制设备包括安装架(1)、扩张装置(2)、两个压制装置(3)和两个提手定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提手压制设备对无纺布手提袋的制作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nS1、安装:通过螺栓将安装架(1)固定在平台支架上,从而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安装;/nS2、套装、扩口: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25),将成型的袋身从扩张架(23)的下方套设,且袋口保持朝上的状态,松开两个定位夹(25),使得两个定位夹(25)复位从而对袋口的左右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连接气缸(21)对扩张架(23)张开从而对袋口内撑张开;/nS3、提手定位:将提手下端位置涂抹胶液,且该位置为提手与袋身的粘粘位置,再将涂抹胶液后的提手挂在提手定位装置(4)上并进行夹持定位;/nS4、压制:通过工作气缸(31)带动压制架(35)外移,从而对未涂抹胶液的提手部分进行压制定位,同步外移的压制单元(36)对提手与袋身的粘贴位置进行两次压制,从而得到手提袋成品;/nS5、取出:扩张架(23)在连接气缸(21)的带动下内缩,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25),外推提手定位装置(4),将手提袋成品从扩张架(23)下方取走;/n安装架(1)的下端安装有扩张装置(2),扩张装置(2)中部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压制装置(3),扩张装置(2)上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提手定位装置(4);/n所述的扩张装置(2)包括连接气缸(21)、两个扩张架(23)、两个连接架(24)、两个定位夹(25)和复位弹簧(26),安装架(1)中部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气缸(21)与两个扩张架(23)连接,两个扩张架(23)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架(24)连接,扩张架(23)的上方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定位夹(25)连接,定位夹(25)的外侧与扩张架(23)内部之间连有复位弹簧(26);/n所述的压制装置(3)包括工作气缸(31)、移动块(32)、增阻槽(33)、增阻弹簧(34)、压制架(35)和压制单元(36),工作气缸(31)安装在安装架(1)上,工作气缸(31)的顶出端安装有移动块(32),移动块(32)的上端开设有增阻槽(33),增阻槽(33)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压制架(35)相连,压制架(35)与增阻槽(33)内部之间连有增阻弹簧(34),移动块(32)的下端安装有压制单元(36);/n所述的压制单元(36)包括压制块(361)、二次压制板(362)、内置弹簧(363)、挤压架(364)、工作弹簧(365)、限位块(366)和工作槽(367),压制块(361)安装在移动块(32)上,压制块(361)的外端开设有工作槽(367),工作槽(367)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二次压制板(362)连接,二次压制板(362)与工作槽(367)之间连有内置弹簧(363),工作槽(367)的中部设有限位块(366),且限位块(366)的外端面紧贴在二次压制板(362)的内端面上,压制块(361)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架(364)连接,且挤压架(364)与压制块(361)之间连有工作弹簧(36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手提袋制作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提手压制设备,该提手压制设备包括安装架(1)、扩张装置(2)、两个压制装置(3)和两个提手定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提手压制设备对无纺布手提袋的制作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S1、安装:通过螺栓将安装架(1)固定在平台支架上,从而对本发明进行安装;
S2、套装、扩口: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25),将成型的袋身从扩张架(23)的下方套设,且袋口保持朝上的状态,松开两个定位夹(25),使得两个定位夹(25)复位从而对袋口的左右两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连接气缸(21)对扩张架(23)张开从而对袋口内撑张开;
S3、提手定位:将提手下端位置涂抹胶液,且该位置为提手与袋身的粘粘位置,再将涂抹胶液后的提手挂在提手定位装置(4)上并进行夹持定位;
S4、压制:通过工作气缸(31)带动压制架(35)外移,从而对未涂抹胶液的提手部分进行压制定位,同步外移的压制单元(36)对提手与袋身的粘贴位置进行两次压制,从而得到手提袋成品;
S5、取出:扩张架(23)在连接气缸(21)的带动下内缩,相向按压两个定位夹(25),外推提手定位装置(4),将手提袋成品从扩张架(23)下方取走;
安装架(1)的下端安装有扩张装置(2),扩张装置(2)中部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压制装置(3),扩张装置(2)上端的左右两侧安装有两个提手定位装置(4);
所述的扩张装置(2)包括连接气缸(21)、两个扩张架(23)、两个连接架(24)、两个定位夹(25)和复位弹簧(26),安装架(1)中部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气缸(21)与两个扩张架(23)连接,两个扩张架(23)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架(24)连接,扩张架(23)的上方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定位夹(25)连接,定位夹(25)的外侧与扩张架(23)内部之间连有复位弹簧(26);
所述的压制装置(3)包括工作气缸(31)、移动块(32)、增阻槽(33)、增阻弹簧(34)、压制架(35)和压制单元(36),工作气缸(31)安装在安装架(1)上,工作气缸(31)的顶出端安装有移动块(32),移动块(32)的上端开设有增阻槽(33),增阻槽(33)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压制架(35)相连,压制架(35)与增阻槽(33)内部之间连有增阻弹簧(34),移动块(32)的下端安装有压制单元(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厚君魏庆
申请(专利权)人:姚厚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