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由于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等特点,在现实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为了达到美观的要求,在无纺布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无纺布进行染色,在对无纺布进行染色时,一般将无纺布投入染色缸或者染色罐中,通过对染色缸或者染色罐进行加热以及对无纺布进行搅拌,以快速对无纺布进行染色,染色之后待无纺布上的燃料干燥之后即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在对无纺布进行染色之后,无纺布上还粘附有较多的染液,当将粘附有较多染液的无纺布进行悬挂晾干时,染液会向位置较低处的无纺布位置处聚集,使得无纺布的染色不均匀,且当无纺布上的染液较多时会造成无纺布晾干的时间增长,从而降低生产效率,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具有当无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刮液装置(1)、染液导向件(2)、无纺布加温烘干装置(3)以及收布装置(4),所述刮液装置(1)将无纺布上的染液进行刮匀,所述染液导向件(2)将无纺布上刮下的染液导流至预设的染液缸中,所述无纺布加温烘干装置(3)对无纺布进行加温以对染液进行快速烘干,所述的收布装置(4)用以对进行烘干之后的无纺布进行收卷运输;/n其中,所述刮液装置(1)包括安装架(11)、连接杆(12)、挤压杆(13)以及刮料板(14),所述连接杆(12)对称设置于挤压杆(13)的两端,且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采用如下加工设备,该加工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刮液装置(1)、染液导向件(2)、无纺布加温烘干装置(3)以及收布装置(4),所述刮液装置(1)将无纺布上的染液进行刮匀,所述染液导向件(2)将无纺布上刮下的染液导流至预设的染液缸中,所述无纺布加温烘干装置(3)对无纺布进行加温以对染液进行快速烘干,所述的收布装置(4)用以对进行烘干之后的无纺布进行收卷运输;
其中,所述刮液装置(1)包括安装架(11)、连接杆(12)、挤压杆(13)以及刮料板(14),所述连接杆(12)对称设置于挤压杆(13)的两端,且所述连接杆(12)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11)的两侧,所述刮料板(14)一体设置于安装架(11)上且朝向挤压杆(13)的一侧伸出,所述挤压杆(13)与刮料板(14)之间形成有供无纺布穿设的穿设槽(15),于工作状态时,将无纺布穿设于穿设槽(15)内以通过挤压杆(13)与刮料板(14)的挤压以将无纺布上对于的染液进行清理;
所述染液导向件(2)包括导液板(21)、弧形弹性块(22)、拨动块(23)以及卡接凸柱(24),所述弧形弹性块(22)设于导液板(21)顶角处且向安装架(11)的方向伸出,所述卡接凸柱(24)一体设于弧形弹性块(22)远离导液板(21)的一侧,所述安装架(11)上开设有供卡接凸柱(24)卡接安装的卡接槽(111),所述拨动块(23)一体设于弧形弹性块(22)上且位于与卡接凸柱(24)相对的一侧;
所述无纺布加温烘干装置(3)包括第一弧形板(31)、第二弧形板(32)、固定架(33)以及红外加热板(34),所述第一弧形板(31)、红外加热板(34)以及第二弧形板(32)依次安装于固定架(33)上,所述第一弧形板(31)与第二弧形板(32)之间留有供红外加热板(34)热量散发的间隙(35),无纺布覆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1)与所述第二弧形板(32)上;
该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进行染色之后的无纺布安装在刮液装置(1)上,通过挤压杆(13)与刮料板(14)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无纺布上多余的染液进行去除;
S2:将通过上一步骤刮下的染液通过染液导向件(2)导流至预设的容器中进行收集以防止染液被污染;
S3:将经过第一步的即多余染液去除的无纺布覆设在第一弧形板(31)与第二弧形板(32)上,通过红外加热板(34)的加热将染色之后的无纺布进行烘干;
S4:将经过烘干之后的无纺布通过收布装置(4)进行收卷;
S5:最后将收卷之后的无纺布进行包装与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制造染色后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包括第一螺纹杆(121)、第二螺纹杆(122)以及螺纹套(123),所述第一螺纹杆(121)固定连接于挤压杆(13)的两端且向安装架(11)的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螺纹杆(122)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1)上且向第一螺纹杆(121)的方向伸出,所述螺纹套(123)设于第一螺纹杆(121)与第二螺纹杆(122)之间且与第一螺纹杆(121)与第二螺纹杆(122)螺纹配合,...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