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227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7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其主控PCB板设置有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第一IC芯片电性连接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电加热组件,温度检测电路配置为至少检测加热舱的温度并传送检测信号给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风扇驱动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电机,风扇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风扇,第一IC芯片和第二IC芯片之间连接有通信线路。能够降低芯片的工作负荷以提高控制响应速度,稳定性更好,故障率更低。

The driving control method of cook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炒菜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炒菜机结构复杂、且需要清洗,难以小型化,且用户体验差因而不适用于办公室或家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利用可转动的灶体带动可一次性锅具的炒菜机。但现有技术仍然存在缺陷,主要驱动控制电路运行不稳定,元器件容易烧毁,机器容易出故障。由此,使得炒菜机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的返修率较高,增加了成本和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灶体、转动支撑装置、排油烟装置、温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屏的炒菜机,所述灶体包括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内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转动支撑装置配置为转动支撑所述灶体并带动所述灶体翻转,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中具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电机,所述排油烟装置中具有风扇,所述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包括主控PCB板,主控PCB板上设置有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风扇驱动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第一IC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二IC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风扇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显示电路,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风扇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所述第一IC芯片和所述第二IC芯片之间连接有通信线路;该方法包括:所述第二IC芯片接收用户指令后生成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IC芯片,使所述第一IC芯片生成具体的加热控制指令;加热舱根据加热控制指令启动,所述加热舱加热熟化所述容器锅内的食物,所述第二IC芯片还生成指令使转动支撑装置启动运行,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带动所述灶体翻转;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至少检测所述加热舱的温度并传送温度信号给所述第一IC芯片,所述第一IC芯片根据温度信号进行对所述电加热组件进行反馈调整;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IC芯片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或所述第一IC芯片传递的信号,对所述转动支撑装置或所述风扇进行反馈控制。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舱包括上舱和下舱,所述上舱和所述下舱内分别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且其中一个电性连接所述上舱内的电加热组件、另一个电性连接所述下舱内的电加热组件;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8)、第一可控硅(T2)、第一电阻(R49)、第二电阻(R70)、第三电阻(R37)、第四电阻(R25)、第一电容(CX2),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一端连接于交流市电电路,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一端同时通过第一电阻(R49)接于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三端电性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25)、第一电容(CX2)串联设置形成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电加热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7)的一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三端通过第二电阻(R70)电性连接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四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IC芯片的控制端口。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过零检测电路,所述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第二光电耦合器(U7)、第四电阻(R33)、第一单向二极管(D6)、第五电阻(R32)、第六电阻(R34)、第二电容(C28),第一单向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U7)的第一端,第一单向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U7)的第二端,第一单向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交流市电电路的N线,第四电阻(R33)的一端电性连接交流市电电路的L线、另一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U7)的第一端,第二光电耦合器(U7)的第三端接地,第二光电耦合器(U7)的第四端通过第五电阻(R32)连接直流电源,第二光电耦合器(U7)的第四端通过第六电阻(R34)连接所述第一IC芯片的控制端口,第六电阻(R34)还通过第二电容(C28)接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加热舱温度的至少一个温度检测电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分别用于检测上舱和下舱的温度,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MAX6675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IC芯片的控制端口,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通过第三电容(C33)接地,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感(L3)连接直流电源,第一电感(L3)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端的一端通过第四电容(C34)接地;优选地,第三电容(C33)的容量为0.1uF,第四电容(C34)的容量为10uF。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热敏电阻温度检测电路,所述热敏电阻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IC芯片的控制端口。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按键面板和显示器,所述按键面板用于输入菜品信息,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菜品信息和/或炒菜机的运行状态,所述按键面板和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IC芯片;或者,还包括按触控屏,所述触控屏用于输入菜品信息、显示菜品信息和/或炒菜机的运行状态,所述触控屏电性连接所述第二IC芯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扫描识别电路,用于识别用户端的图形码信息,并输出结果给所述第一IC芯片或所述第二IC芯片。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变换电路,用于输入交流市电并同时输出3.3V直流电源和5V直流电源。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支撑装置的转轴连接处设置有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具有多路独立的通道,用于分别传输安装在所述灶体上的加热组件和温度检测电路的电信号。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的主控PCB板设置有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风扇驱动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第一IC芯片电性连接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和温度检测电路,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电加热组件,温度检测电路配置为至少检测加热舱的温度并传送检测信号给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电性连接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风扇驱动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电机,风扇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风扇,第一IC芯片和第二IC芯片之间连接有通信线路。基于上述设计,将电加热组件的加热驱动与温度检测的电路与其它元器件的电路分别由两块IC芯片控制,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具有通信能力,能够降低芯片的工作负荷以提高控制响应速度。而且,能够耗能更大的加热组件相关的控制由单独的芯片控制能够避免加热控制对转动用电机、风扇等器件控制的干扰和影响,例如避免控制信号的干扰,以及避免加热电路万一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灶体、转动支撑装置、排油烟装置、温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屏的炒菜机,所述灶体包括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内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转动支撑装置配置为转动支撑所述灶体并带动所述灶体翻转,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中具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电机,所述排油烟装置中具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包括主控PCB板,主控PCB板上设置有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风扇驱动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第一IC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二IC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风扇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显示电路,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风扇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所述第一IC芯片和所述第二IC芯片之间连接有通信线路;/n该方法包括:/n所述第二IC芯片接收用户指令后生成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IC芯片,使所述第一IC芯片生成具体的加热控制指令;/n加热舱根据加热控制指令启动,所述加热舱加热熟化所述容器锅内的食物,所述第二IC芯片还生成指令使转动支撑装置启动运行,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带动所述灶体翻转;/n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至少检测所述加热舱的温度并传送温度信号给所述第一IC芯片,所述第一IC芯片根据温度信号进行对所述电加热组件进行反馈调整;/n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IC芯片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或所述第一IC芯片传递的信号,对所述转动支撑装置或所述风扇进行反馈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灶体、转动支撑装置、排油烟装置、温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屏的炒菜机,所述灶体包括加热舱,所述加热舱内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和温度检测组件,所述转动支撑装置配置为转动支撑所述灶体并带动所述灶体翻转,所述转动支撑装置中具有用于提供驱动力的电机,所述排油烟装置中具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包括主控PCB板,主控PCB板上设置有第一IC芯片、第二IC芯片、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机驱动控制电路、风扇驱动控制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所述第一IC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温度检测电路,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二IC芯片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风扇驱动控制电路和所述显示电路,所述电机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所述风扇驱动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风扇,所述第一IC芯片和所述第二IC芯片之间连接有通信线路;
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IC芯片接收用户指令后生成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IC芯片,使所述第一IC芯片生成具体的加热控制指令;
加热舱根据加热控制指令启动,所述加热舱加热熟化所述容器锅内的食物,所述第二IC芯片还生成指令使转动支撑装置启动运行,所述转动支撑装置带动所述灶体翻转;
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至少检测所述加热舱的温度并传送温度信号给所述第一IC芯片,所述第一IC芯片根据温度信号进行对所述电加热组件进行反馈调整;
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二IC芯片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或所述第一IC芯片传递的信号,对所述转动支撑装置或所述风扇进行反馈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舱包括上舱和下舱,所述上舱和所述下舱内分别设置有电加热组件,加热驱动控制电路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且其中一个电性连接所述上舱内的电加热组件、另一个电性连接所述下舱内的电加热组件;
所述加热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U8)、第一可控硅(T2)、第一电阻(R49)、第二电阻(R70)、第三电阻(R37)、第四电阻(R25)、第一电容(CX2),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一端连接于交流市电电路,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一端同时通过第一电阻(R49)接于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三端,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三端电性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25)、第一电容(CX2)串联设置形成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一端连接电加热组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T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7)的一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电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三端通过第二电阻(R70)电性连接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U8)的第四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IC芯片的控制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驱动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一函郑小桓杨威周锐谭芹文王军李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