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225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包括:转盘装置,转盘装置包括转盘本体和用于驱动转盘本体的转盘驱动,转盘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中定位有单个下盒或者定位有已扣合有上盒的下盒;压合装置,压合装置包括压模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压模位于转盘本体的上方,压模包括模腔和形成在模腔的开口边缘的压缘,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子端连接模腔以带动压模竖直向下移动,使压缘将已扣合的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连接缘向内侧压合变形以封闭上盒和下盒。能够实现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扣合和自动封盒,效率高,品质更容易保证。进一步以巧妙的结构组合实现了上盒、下盒在不同工位之间的转运,结构可靠,且可避免餐盒转运过程中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
本技术涉及食品打包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办公室、商场等场合的用户可以快速吃到干净、新鲜饭菜的需要,我司从几年前开始持续研发新新一代自动烹饪装置,实现其小型化、快速、无需洗锅且干净卫生等多方面的特性。具体地,预先将未熟化的食物打包在一次性锅具中,用户需要用餐时,只需要将一次性锅具从冷藏柜取出放置在自动烹饪装置内进行加热即可。但现有技术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盛放有食物的下盒与上盒放置在工作台上特定的模具中进行扣合打包封装。由于餐盒多为铝箔盒等厚度较薄材料制成,容易变形,现有技术中应用在工厂内的自动传送线无法适用于铝箔类餐盒的自动上料,尤其是无法适用于已经盛放有食物的下盒的自动传送到工作台。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虽然灵活度高,盛放有食物的下餐盒的顶部绝大部分为开口,其实体部位为比较容易变形的翻边,常规机械手难以夹持,假如为机器人配置复杂的机械手,会操控复杂、成本高、运行不稳定。更麻烦的是,机器人上料速度慢,且无法满足持续地高速上料。因而现有技术中餐盒上料到打包台的过程为人工上料,半人工封盒,效率低,且仍然存在由于餐盒尺寸较薄在上料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无法封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能够解决前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包括: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盘本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本体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中定位有单个下盒或者定位有已扣合有上盒的下盒;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包括压模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压模位于所述转盘本体的上方,所述压模包括模腔和形成在所述模腔的开口边缘的压缘,所述模腔用于容纳上盒,所述压缘相对于所述模腔向外倾斜,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子端连接所述模腔以带动所述压模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压缘将已扣合的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连接缘向内侧压合变形以封闭上盒和下盒。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料框和上盒抓放移动机构,所述料框配置为叠放多个上盒,所述上盒抓放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吸盘组件和上盒移动平台,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安装在所述上盒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吸盘组件配置为吸附上盒的盒底背面,所述上盒移动平台配置为带动上盒移动到所述转盘本体上下盒的上方后释放上盒,使上盒与下盒扣合。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料框底座、料框平移机构和料框顶升机构,料框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料框底座上,所述料框平移机构配置为接触各个料框并带动料框平移;所述料框顶升机构配置为在有料框移动到与所述料框顶升机构匹配的位置后将这个料框顶升,使这个料框与所述料框平移机构脱离接触而其它料框能继续平移;所述上盒移动平台还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移动到被顶升的料框的顶部,以从被顶升的料框抓取上盒。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盒移动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和横向移动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动子端上;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级升降平台、连接臂和第二级升降平台,所述第一级升降平台的定子端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的动子端上,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级升降平台的动子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级升降平台的定子端;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包括吸盘固定板和多个吸盘,所述吸盘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二级升降平台的动子端上,各所述吸盘分布在所述吸盘固定板上。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下盒上料机构,所述下盒上料机构包括输送线、顶升平移机构和升降转接机构,所述输送线配置为放置多个下盒并将下盒向前输送;所述顶升平移机构包括平移平台、顶升平台和托架组件,所述顶升平台安装在所述平移平台上,所述托架组件安装在所述顶升平台上,所述顶升平台配置为向上顶升时,所述托架组件将下盒从所述输送线上顶起,所述平移平台配置为带动下盒向前平移从所述输送线离开并平移到所述定位结构的上方;所述升降转接机构配置为升起时从所述托架组件承接下盒、下降时将下盒移动到所述定位结构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托架组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第二托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顶升平台,所述第一托架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托架的顶部之间的间隙供所述输送线带动下盒向前输送,所述顶升平台升起时,所述第一托架的顶部抵接下盒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托架的顶部抵接餐盒的第二侧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本体设上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安装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环形架的形状与下盒匹配以托住下盒的外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转接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第一托板,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转盘本体的下方,所述第一托板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第一托板的位置与所述通孔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通孔对齐时,所述第一托板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向上穿过所述通孔以承接所述第一托架上的下盒。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下盒承接装置,所述下盒承接装置包括第二托板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托板位于所述转盘本体的下方以拖住下盒的底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托板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子端,所述第二托板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述压模。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自动下料机构,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包括第二吸盘组件和下料机械手,所述第二吸盘组件安装在所述下料机械手上,所述第二吸盘组件配置为吸附上盒的盒底背面,所述下料机械手配置为带动已完成封盒的上盒和下盒从所述定位结构中移出。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可利用转盘装置将多个已扣合的上盒和下盒的组合体依次移动到与压合装置对齐的位置,启动压合装置中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可带动压模竖直向下移动,使压缘将已扣合的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连接缘向内侧压合变形以封闭上盒和下盒。由此,可实现分体式餐盒的自动化封盒作业。效率更高,封盒品质更容易保证。进一步地,以巧妙的结构组合实现了下盒的自动上料。具体地,先用输送线将盛放有食物的下盒输送到托架组件的位置,顶升平台通过结构较为简单的托架组件顶起餐盒,然后由平移平台向前输送到工作台的上方,再由升降转接机构从竖直方向承接餐盒并将餐盒移动到定位结构中。整套结构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且以巧妙的结构组合实现了盛放有食物的下盒的转运,无需设计复杂的机器人结构,系统可靠性更高。需要执行的动作均为顶升与平移,设备的控制难度更低、执行速度更快,便于提高下盒的传送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上述结构可避免用现有技术中机械手夹持下盒产生的盒体变形情况。以及,以巧妙的结构组合实现了上盒的自动上料。具体地,上盒移动平台可自动带动第一吸盘组件移动到叠放上盒的料框的上方,可自动下降高度使第一吸盘组件吸住上盒的背面以实现对上盒的抓取,抓取上盒后上盒移动平台可自动提升上盒的高度,继续启动上盒移动平台带动上盒移动到转盘本体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盘本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本体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中定位有单个下盒或者定位有已扣合有上盒的下盒;/n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包括压模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压模位于所述转盘本体的上方,所述压模包括模腔和形成在所述模腔的开口边缘的压缘,所述模腔用于容纳上盒,所述压缘相对于所述模腔向外倾斜,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子端连接所述模腔以带动所述压模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压缘将已扣合的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连接缘向内侧压合变形以封闭上盒和下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04 CN 20192146213691.一种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装置,所述转盘装置包括转盘本体和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本体的转盘驱动,所述转盘本体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中定位有单个下盒或者定位有已扣合有上盒的下盒;
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包括压模和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压模位于所述转盘本体的上方,所述压模包括模腔和形成在所述模腔的开口边缘的压缘,所述模腔用于容纳上盒,所述压缘相对于所述模腔向外倾斜,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子端连接所述模腔以带动所述压模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压缘将已扣合的上盒和下盒之间的连接缘向内侧压合变形以封闭上盒和下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框和上盒抓放移动机构,所述料框配置为叠放多个上盒,所述上盒抓放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吸盘组件和上盒移动平台,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安装在所述上盒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吸盘组件配置为吸附上盒的盒底背面,所述上盒移动平台配置为带动上盒移动到所述转盘本体上下盒的上方后释放上盒,使上盒与下盒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框底座、料框平移机构和料框顶升机构,料框的数量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料框底座上,所述料框平移机构配置为接触各个料框并带动料框平移;所述料框顶升机构配置为在有料框移动到与所述料框顶升机构匹配的位置后将这个料框顶升,使这个料框与所述料框平移机构脱离接触而其它料框能继续平移;所述上盒移动平台还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吸盘组件移动到被顶升的料框的顶部,以从被顶升的料框抓取上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移动平台包括升降平台和横向移动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动子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级升降平台、连接臂和第二级升降平台,所述第一级升降平台的定子端安装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的动子端上,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级升降平台的动子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级升降平台的定子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餐盒的自动打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组件包括吸盘固定板和多个吸盘,所述吸盘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湘桂刘明刘二震段芳梅杨宇莫振侃倪一函杨威郑小桓田龙强张琴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饭立得科技有限公司春禾深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