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民用炉具可调气化节柴炉。由炉体、炉排、挡火舌、燃烧罩、主副灶连结的连环灶体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整炉具有五次进风燃烧,木柴采用先浸水后从上点火的反烧法方式,可烧生柴、草、煤等可燃物。急火、慢火、微火、暂停用火、烟囱的排烟量和质量及南北方各地锅型的使用等均可调节,中途再无需人看管添柴捅火,燃烧完毕炉膛内无炭头。(*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用炉灶的可调气化节柴炉。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节柴炉灶,都普遍存在燃烧不充分烟尘大、怕风、露天下难使用、难烧半干湿或受潮的木柴,炉排积炭严重易被烧蚀,上火不快炉门口倒烟,炉火温度低仅在580℃左右,作膳速度慢时间长,还不可避免地需人看管并不断往炉膛添柴捅火,且难以兼烧各种燃料,既耗柴耗时污染大,又不卫生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使燃料充分燃烧,炉火温度达700-1000℃,无烟,具有五次进风燃烧,可兼烧棉杆、玉米杆、玉米棒、草、锯末、布、纸、炭、煤、牛粪等可燃物的可调气化节柴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四层结构的炉体、品字型排列的双层炉排、挡火舌、燃烧罩、主、副灶连结的连环灶体组成。其特征是四层结构的炉体内设有炉膛一胆、二胆、三胆、保温层,炉膛下是炉体隔板其上设有二次风进口并于其两侧设有四次风进口,隔板下设有调节门。炉体上封板至连环灶底板之间设有挡火舌及五次风进口和出口并在其上方置一燃烧罩。连环灶体由主灶与付灶连结而成,主灶内设有弧型锅脚、铝锅用拦火圈、炒锅用拦火圈及其调节螺杆,主灶与付灶之间设有连环灶隔板、烟道口、调烟板及其操作杆。炉膛的一胆高度在二胆上端四次风出口以下,二胆内周壁均布有凹槽或突棱并在四次风出口的下方开设一个添柴口并在其盖面上设有三次风进口。第一次风由调节门经炉排进入炉膛,二次风由炉体隔板上方的风槽经二胆下端风道口从一胆外壁顶端进入炉膛,三次风由添柴口盖面上的小孔进入炉膛,四次风由二次风槽两侧经二胆与三胆之间的空间从二胆上端圆周壁上的小孔进入炉膛,五次风由炉体上封板与连环灶底板之间的空间进入炉膛。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使炉膛内的木柴具有四次进风燃烧,进而在挡火舌的作用下再与五次风强烈混合燃烧,使燃烧更充分,炉火更猛烈,热效率和热利用率大大提高,比普通柴灶节省燃料三分之二以上,缩短作膳时间二分之一以上,彻底解决了乌烟排放的严重污染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炉膛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添柴口盖,3三次风进口,4品字型双层炉排,5四次风进口,6调节门,7微火孔,8炉体隔板,9二次风槽,10炉膛一胆,11炉膛二胆,12炉膛三胆,13保温层,14二次风出口,15凹槽或突棱,16四次风出口,17挡火舌操作杆,18炒锅用拦火圈调节螺杆,19弧型锅脚,20铝锅用拦火圈,21连环灶围板,22连环灶面板,23主灶,24炉体上封板,25五次风出口,26燃烧罩,27挡火舌,28炒锅用拦火圈,29烟道口,30主、副灶隔板,31调烟板,32烟囱,33副灶,34调烟板操作杆,35连环灶底板,36支撑杆,37二次风进口,38挡火舌操作杆定位孔,39五次风进口,40炉体灶体连接螺杆,41二次风道口。在图1中,炉体1上封板24其下炉膛一胆10二胆11三胆12外填保温层13,二胆11内周壁均布有凹槽或突15,二胆11圆周壁上端设有四次风出口16其下开设有添柴口并在其盖2面上设有三次风进口,炉膛一胆10外壁顶端为二次风出口14,炉膛一胆10下部内置双层炉排4,炉体隔板8上方二次进风槽9两侧为四次风进口5,炉体隔板8下部设有调节门6及微火孔7,炉体上封板24与连环灶底板35之间设有挡火舌27及其操作杆17和五次风出口25,连环灶体有面板22围板21底板35主灶23副灶33烟囱32,在主灶23内的连环灶底板上设有一活动燃烧罩26弧型锅脚19铝锅用拦火圈20炒锅用拦火圈28及其调节螺杆18,在主灶23副灶33之间设有隔板30烟道口29调烟板31及其操作杆34,副灶底端设有支撑杆36。在图3中,调节门上方设有二次风进口37,炉体上部设有挡火舌操作杆定位孔38,炉体与灶体之间的空间为五次风进口39,炉体与灶体由炉体灶体连接螺杆40连接。在图4中,炉膛二胆下端设有二次风道口41。可调气化节柴炉的工作原理是木柴整个燃烧方式分为四个程序一是反烧法(由上往下燃);二是反顺混合烧法;三是顺烧法(由下往上燃);四是燃烬。将木柴浸水后放进炉膛,其上放些干细引火柴从上点火引燃,木柴被点燃的部位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通过热幅射和热传导,邻近未燃烧的木柴被加热、干燥(馏)、气化,随着燃烧区的不断扩大,炉膛内温度不断升高,木柴的水分蒸发及随之而析出的可燃气体更迅速更猛烈,这时由调节门经炉排进入的一次风已不能满足木柴的燃烧,燃烧越来越不充分。通过经予热的二、三、四次风从不同角度射入炉膛使燃烧稳定、充分,在挡火舌的作用下,仍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再次与经予热的五次风强烈混合,在高温的燃烧罩内得以更充分的燃烧。在烟囱的抽吸下,炉火及高温烟气与主锅磨擦后往拦火圈上大小不一的缺口冲去,并流向烟道口,在调烟板的作用下,再绕副锅一圈从烟囱排出。木柴一次性放进炉膛,中途再无需人看管、添柴、捅火拨弄炉膛。视需要,在燃烧后期也可从添柴口加柴连续用火。炉火温度、用火时间长短、急火与慢火、微火,或因露天使用刮风或空气潮湿引起烟囱抽力不够影响燃烧,或因燃烧过于猛烈烟囱冒黑烟,或因故需暂停用火及南北方各地锅型的使用等均可通过调节门、调烟板、炒锅拦火圈调节螺杆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抗风、节柴、省时、方便、卫生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气化节柴炉,由炉体(1)、炉排(4)、挡火舌(27)、燃烧罩(26)、主灶(23)与副灶(33)连结的连环灶体组成。其特征是四层结构的炉体(1)内设有炉膛一胆(10)二胆(11)三胆(12)外加保温层(13),一胆(10)下部内置由上下两层炉条呈品字型排列的双层炉排(4)炉膛下的炉体隔板(8)其上有二次风槽(9)两侧设有四次风进口(5),隔板(8)下方有调节门(6),炉身上封板(24)与连环灶底板(35)之间设有挡火舌(27)和五次风进口(39)和出口(25)其上置一活动燃烧罩(26),炉体上方是由主灶(23)与副灶(33)连结的连环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气化节柴炉,其特征是炉膛的一胆(10)高度在二胆(11)的四次风出口(16)以下,二胆(11)内周壁均布凹槽或突棱(15)并于四次风出口(16)下方开设一个添柴口并在其盖面上开有三次风进口(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气化节柴炉,其特征是连环灶体主灶(23)内设有弧型锅脚(19)、铝锅用拦火圈(20)炒锅用拦火圈(28)及其调节螺杆(18),主灶(23)与副灶(33)之间设有连环灶隔板(30)烟道口(29)调烟板(31)及其操作杆(3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民用炉具可调气化节柴炉。由炉体、炉排、挡火舌、燃烧罩、主副灶连结的连环灶体组成。其主要特征是整炉具有五次进风燃烧,木柴采用先浸水后从上点火的反烧法方式,可烧生柴、草、煤等可燃物。急火、慢火、微火、暂停用火、烟囱的排烟量和质量及南北方各地锅型的使用等均可调节,中途再无需人看管添柴捅火,燃烧完毕炉膛内无炭头。文档编号F24B1/00GK2198523SQ94213388公开日1995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覃健林 申请人:覃健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气化节柴炉,由炉体(1)、炉排(4)、挡火舌(27)、燃烧罩(26)、主灶(23)与副灶(33)连结的连环灶体组成。其特征是四层结构的炉体(1)内设有炉膛一胆(10)二胆(11)三胆(12)外加保温层(13),一胆(10)下部内置 上下两层炉条呈品字型排列的双层炉排(4)炉膛下的炉体隔板(8)其上有二次风槽(9)两侧设有四次风进口(5),隔板(8)下方有调节门(6),炉身上封板(24)与连环灶底板(35)之间设有挡火舌(27)和五次风进口(39)和出口(25)其上置一活动燃烧罩(26),炉体上方是由主灶(23)与副灶(33)连结的连环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健林,
申请(专利权)人:覃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