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点火多功能组合式节能水暖炉,是一种烧固态燃料的集热水器、散热器、食品加工装置于一体的茶水、炊事、取暖,外接水箱可洗浴的民用节能炉,由两套组合互换式燃烧室炉胆③、火篮④,分别与炉体②配合,达到冬、夏季不同使用功能的需要,并配以回火壁、聚火帽、封火盖和密闭底座,组装成微型节能锅炉,通过增效器①,与热水器⑤、散热器⑦管接,组成水暖供热系统。热水器内设一食品烤箱⑥,利用烟热解决烘、烤、炖、蒸制食品;把炉排设计为翻转活动式⑧,解决原始笨拙的排灰方式。(*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烧固态燃料的一种兼备热水器、散热器和食品烤箱的多功能民用节能水暖炉。现有技术“上点火多功能组合式节能供热系统”由两组组合互换式燃烧室火篮和炉胆,分别与炉体配合,并配以部件回火壁、聚火帽、封火盖和密闭底座,组装成节能微型锅炉,通过增效器,与热水器、散热器管接,组成水暖供热系统。它的主要缺陷是本身不具有直接用来加工熟制食品的装置,备餐时必须借助于附加炊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热水器、散热器、食品烤箱于一体的茶水、取暖、炊事功能兼备的节能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上点火多功能组合式节能供热系统”现有技术结构中,将炉排由固定式设计为翻转活动式,并于热水器内增设一食品烤箱,烤箱底部及后部为贯通的烟道,两端分别与炉体烟道口和散热器烟管对接组合,构成废烟气排放通道,内中的动态烟气为烤箱提供热源,将置于箱内的食品加工成为熟食。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本炉不但可以满足供应热、开水和取暖,同时还能用烤箱进行烘、烤、炖、蒸制鸡、鱼、肉、面食、花生和薯类食品,完善了节能炉的自身功能;对燃烧室炉排的改进设计,使排灰方式简便化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节能炉第一个实施例构造图。图2是节能炉第二个实施例构造图。图中1、增效器2、炉体3、封火盖4、聚火帽5、回火壁6、火篮卡环7、炉胆8、吸热片9、火篮10、翻转炉排11、储灰斗12、助燃气孔13、密闭底座14、炉门15、回水管16、除垢口17、热水嘴18、水位计19、热水器20、食品烤箱21、炉体烟道口22、散热器回水管23、散热器24、膨胀水箱25、散热器烟管26、闸阀27、温度表28、增效器软管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炉体(2)为园桶双壁水套结构,材料可用铁板或铝板,模压焊接成型,也可制成搪瓷饰面炉。炉体上、下部各装一水管接头,用软管及回水管分别与增效器(1)、热水器(19)、散热器(23)联接,组成热循环系统。炉体上部开有烟道口(21),下部开有炉门(14),作为添加燃料口。炉体被装固在密闭底座(13)上面。在炉体内壁上方排列固定8页吸热片(18),以提高传热效率。增效器(1)是一扁园型密闭水容器,铝或铁板模压焊制。在其上表面装有进、出水管接头,用软管(28)把炉体(2)和热水器(19)、散热器(23)联接,并用合页与炉体铰接,代作炉盖。热载体——水经过增效器在炉膛上口旺火区受高热急剧升温,使热循环加速、热效率明显提高。当需要备餐时,可以很方便的把增效器从炉口移开,热系统的正常循环不会受到影响。热水器(19)、散热器(23),设计成组合式结构。铝或铁板焊制。在热水器内设有食品烤箱(20)。烤箱的底部和后部是烟气管道,一端与炉体烟道口(21)对接,另一端的出烟口与散热器烟管(25)对接组合,形成烟气排放通道。由此通过的废烟气为烤箱提供足够的热源,加工熟制食品。在散热器顶部设有膨胀水箱(24),亦作排气口。散热器与炉体间的热循环由闸阀(26)控制。当闸阀关闭时,热循环只在炉体与热水器之间进行;当开启闸阀,散热器中的循环水通过回水管(22)进入热水器,与炉体中的循环水形成热循环,供热取暖。可根据温度表(27)上的水温显示,依需要随时打开热水嘴(17),取用热水或开水。热水器上装有玻璃管水位计(18)和除垢口(16)。火篮(9)由炉排(10)、卡环(6)和铸铁元件组成。铸铁元件为弧片状,是将一园筒等分成两个半园弧片,另将其中一个半弧片再分割四等份。火篮即是把上述5片元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园筒。筒底安装炉排,筒顶用卡环固定。每个元件的顶部都钻有三排气孔。四小片元件当中,有一片开有方孔,组合时使方孔与炉门(14)装配吻合,成为添充燃料口。火篮的功能,一是作为燃料的燃烧室,将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炉体传导给热载体循环水;二是为燃料的燃烧提供高温助燃气体。这一过程是这样实现的由于本技术在燃烧方式上是采取由上而下的反烧法,燃料点燃后,助燃空气从密闭底座的助燃气孔(12)进入由火篮筒壁与炉体内壁构成的气室,空气在这里受热升温,从火篮元件顶部气孔进入燃烧室,使燃料在高温气体作用下达到猛烈地充分燃烧,延长燃料的燃烧时间,提高了热效率。同时,操作起来既方便又卫生。火篮主要用来冬季的取暖兼备餐。炉胆(7)的作用原理与火篮相同,构造不同。由内胆和外胆组成。内胆由4小片铸铁元件组成。外胆是薄铁板制成筒状,将内胆紧箍其内,构成燃烧室。内、外胆组合顶部密闭,中间形成环筒形气室。外胆下端开有进气口,助燃空气由此进入气室,受热升温,并从内胆顶部气孔进入燃烧室,为燃料的燃烧提供高温助燃气体。外胆的外壁包裹着岩棉保温绝热层。炉胆与炉体组装时,要注意把开有方门的一侧与炉门装配吻合,构成添柴口。炉担主要用于夏季或非取暖期备餐时。回火壁(5)是薄铁板制成的环形体。环壁开有四对横向长度不等的矩形孔,成为烟气出口。孔间距相等。孔的横向尺寸,最小孔为10毫米。在小孔左右各顺序排列三个孔,它们的横长以次各增10毫米。与小孔相对的是一横长50毫米的最大孔。回火壁的安放注意要把小孔对向炉体烟道口(21),使小孔距烟口最近,大孔最远。转动回火壁,可对炉膛的火势进行微调。回火壁的主要作用是将燃烧火焰聚集于炉膛正中心,使火势集中,减少热损失。同时,燃烧产生的高温废烟气从回火壁烟气出口出来,不是直接进入烟囱排空,而是沿回火壁与炉体之间的环形烟道流向烟道口,废烟气的高温余热通过炉体传导给热载体循环水,然后烟气才进入烟囱排空。这时排出的废烟气温度明显减低,绝无明火和火星飞扬,确保防火安全。回火壁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净化烟气。在引燃炉火的最初几分钟内,由于炉温较低,烟气中飘浮大量的微炭粒(黑烟)通过烟道时,大部分附着在回火壁和环形烟道壁上,像被“过滤”了一样,排空的废烟气已不再是黑色,而是透明状。当炉火旺起来,炉温急剧升高,飘浮炭粒在炉内自燃消化,起到了明显的环保作用。密闭底座(13)由铸铁铸造或铁板焊制。形为扁立方体状。底座上平面正中开成大园口,把炉排安装在这里。炉体也装固在上面。底座正面壁开一长方形门,使储灰斗(11)自由进出,承接与外排灰烬。底座前壁、后壁的上方中间位置和底座上平面板上的对应处,各开一气孔,并用90度弯管联通,组成助燃气孔(12),空气从此孔进入气室。底座右壁开一园孔,将翻转炉排(10)的操纵杆由此引出。聚火帽(4)由铸铁铸造或铁板模压成形。形状像只碗。碗底部开一大孔,大孔四周等距离开6个椭园形小孔,碗口外径略大于燃烧室上口。其用途是冬季取暖期备餐时,将它安置于燃烧室上口,可使火势明显集中、猛烈,获得最佳的炊事效果。封火盖(3)铸铁铸造或铁板模压成形,形如碗。碗底正中开一细孔。其用途是冬季当不需要旺火时,它和聚火帽配合,封住燃烧室上口,使火势减弱,延长存火时间。翻转炉排(10)铸铁铸造。由固定件和活动件两个另件组成。清灰时,往复拉动活动件操纵杆,使活动炉排上下翻转一个角度,使炉灰落入储灰斗(11)。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将例1中的散热器(23)换作热水器(29),与下方的热水器(19)并联管接。在两个热水器的进、出水管上各装1个闸阀。使用操作时,先将两个热水器注满水。点燃炉火。关闭一个热水器的进、出管闸阀,开启另一个热水器的进、出管闸阀,热循环开始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点火多功能组合式节能水暖炉,由两套组合互换式燃烧室炉胆和火篮,分别与炉体配合,并配以部件回火壁、聚火帽、封火盖和密闭底座,组装成微型节能锅炉,通过增效器,与热水器、散热器管接,组成水暖供热系统,其特征是:把炉排由固定式设计为翻转活动式,并于热水器内增设一食品烤箱,烤箱的底部与后部为贯通的烟道,两端分别与炉体烟道口及散热器烟管对接组合,形成废烟气排放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原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