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扬祖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抽式节煤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03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抽式节煤灶,它是在现有大炉膛饮食灶上改造而成的,其特点是在灶体内设有固定框架,在灶体外侧设有与固定框架连接的可折叠的活动框架。炉膛装置可在两框架上移动,九个炉胆分别安装在三个炉膛装置上。本灶加煤、出灰、封火方便。节约能源,减少灰尘污染。(*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为饭店炊事用的节煤灶。目前全国的节煤灶品种繁多,中国专利局已批准技术专利权的就有上十种之多。例如专利号为85200538、852015404、85201341、85200540、852003842、85203911、85203854等这些炉灶在结构上都有不同的特点、灶的热效率都在50%以上,对节约能源作出了贡献。但也有不足之处,这些灶都是单个炉胆,火力不大,适应不了大锅炒菜、蒸饱、饺的需要。目前中型的饮食行业集体单位,用煤灶还是靠砖、水泥垒砌的土灶,且这种灶都是烧散煤、热效率低、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抽式节煤灶。它结构新颖,加煤方便,热效率高,能适应集体单位、饭店、炊事的需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叙述。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侧面示意图。附图3是图1中炉膛装置的示意图。参照附图一个六面体的灶体(1)由角钢和铁皮焊接构成,灶体上有一块灶面板(2),灶面板上设有支撑锅(4)的锅台(3),灶体内四周设置保温材料,灶体内底部设有固定框架(5),固定框架一部分外露在灶体外侧,固定框架外露部分的端头用铰链(7)连接活动框架(6),铰链的下面有一块焊接在固定框架上的支撑板(8),用于支撑活动框架,在活动框架、固定框架用角钢焊接而成,在两框架平面中设有2-6条导轨(9)。活动框架可绕铰转动靠在灶体侧面。如图2所示。活动框架放下时可与固定框架构成同一平面。如图2中虚线所示。在灶体内锅底下的固定框架上设置有2-6个可移动的象抽屉式样的炉膛装置。各个炉膛装置由2-6个炉胆(11)、保温材料、耐火材料、风门(13)构成,其外形是六面的长方体。具体结构如附图3所示,在一个长方形壳体(12)并排放置三个炉胆,各炉胆之间放置一定厚度的保温材料,在三个炉胆底部设有一个联通的灰室,风门(13)与灰室相通,在壳体(12)一侧风门的上方设有拉手(14),在壳体(12)的底部设有与固定框架和活动框架上的导轨(9)匹配的滑槽(10)。二个炉膛装置分别安装在灶体内的固定框架的导轨(9)上,各个炉膛装置可独立地在固定框架和活动框架上运动。当换煤时可将每个炉膛装置抽拉在活动框架上,然后分别添煤、出灰。添加煤之后再分别推入至锅底下面,就这样完成了加煤、出灰的操作程序。本技术采用了抽式多炉胆组合,其结合的特点是炉胆的数量等于移动炉膛装置数量的平方,它克服现有固定式大炉胆加煤时烫手的问题和手工制作大藕煤的困难,同样它与土灶烧散煤相比不但节约能源,而且有利于环境卫生。它还可根据灶的大小采用二个炉膛装置四个炉胆的组合或采用四个炉膛装置十六个炉胆的组合。以适用不同用户的需要。实施例根据附图1、2、3制作,其灶体尺寸为60×60×60cm,灶面尺寸110×85×20cm,炉膛装置3个9个12cm炉胆组合,固定框架、活动框架用角钢焊结,三条导轨均匀、平行地设置两框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抽式节煤灶,包括六面体灶体(1),灶体上有一块灶面板(2),灶面板上设有锅台(3),其特征是灶体内底部设有固定框架(5),固定杠架(5)有一部分伸出灶体外侧,活动框架(6)用铰链(7)与固定框架连接,铰链的下面有一块焊接在固定框架上的支撑板(8)。在灶体内锅底下的固定框架上设有2-4个可移动的炉膛装置,每个炉膛装置由2-6个炉胆(11)、保温材料、耐火材料、风门(13)、壳体(12)构成,且在底部设有滑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抽式节煤灶,包括六面体灶体(1),灶体上有一块灶面板(2),灶面板上设有锅台(3),其特征是灶体内底部设有固定框架(5),固定框架(5)有一部分伸出灶体外侧,活动框架(6)用铰链(7)与固定框架连接,铰链的下面有一块焊接在固定框架上的支撑板(8)。在灶体内锅底下的固定框架上设有2-4个可移动的炉膛装置,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祖
申请(专利权)人:李扬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