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扬祖专利>正文

大.中型气化高效节煤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95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化高效节煤炉,它主要是由炉体、炉胆、汽化装置、环形水箱等组成,它以烧标准的10厘米藕煤为主又能将自身汽化的水蒸汽通入炉膛,参与煤的燃烧过程,提高了热效率,且环境污染小,同时,也可移动,维护也方便,它的问世为单位食堂,饮食行业,个体户等集体用餐单位,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炉灶。(*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用的灶具,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集体单位食堂、饮食服务行业用的大、中型气化高效节煤灶。目前,我们的每个单位的公共食堂、饮食行业、个体户使用的炉灶,除用锅炉供热的外,一般仍是采用红砖、石灰、水泥、瓷砖砌成,且是固定不动的,这类灶具通常是以烧散煤或烧柴为主,由于燃烧不充分,热效率较低,大量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同时灶具的造价费用很高,维护也不方便,如要移动,只能推倒重来,造成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以燃烧标准藕煤为主,借助水蒸汽助燃,且可随意移动的大、中型高效节煤灶。本技术是这样完成的,它主要是由炉座、炉体、炉膛、气化装置、热水箱等组成。炉体内的炉胆,同时安装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φ10厘米或φ12厘米的标准炉胆,使用时可同时放藕煤,并采用二次通风和三次通风,每个炉胆的侧面装有气化装置,炉体的顶部装有一环型大水箱,并与气化装置接通。在煤炉燃烧期间,水箱里的热水会不断流入气化装置,并进行气化,打开气阀门,则水蒸汽就通过管道进入炉胆底部,冲进高温燃烧区,帮助燃烧。本技术结构新颖,且以烧标准藕煤为主,它能将自身气化的水蒸汽通入炉膛参与煤的燃烧过程,提高了热效率,且环境污染少,同时,也可移动,维护也方便,它的问世为集体单位食堂,饮食行业、个体户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厨房炉、灶。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最佳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气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图3,图4,炉座〔1〕用金属制造。由一金属板和三个梯形脚柱组成,用以支承整个炉具。炉体〔2〕呈园筒形,用金属板滚压而成,炉体〔2〕的下部外侧装有2个、3个炉门〔4〕,中部外侧装有二个拉手〔13〕,上部内侧周围装有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相同的气化装置〔5〕,每个气化装置〔5〕是由进水管〔14〕、气阀门〔15〕、气化水箱〔16〕和W型弯管〔17〕组成,W型弯管〔17〕的上侧管壁钻有多个通气小孔〔18〕,并用一小管〔11〕与每一个气化装置〔5〕的气化水箱〔16〕连通,在环型大水箱〔8〕的外侧分别装有一对胶木提手〔7〕和放水龙头〔10〕。在它的内侧外装有三支撑片〔9〕。炉体〔2〕内部的炉膛中的炉桥〔3〕上装有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φ10厘米或φ12厘米的炉胆〔6〕,在每个炉胆之间充有隔热保温材料〔12〕,炉胆〔6〕的底部正对着气化装置〔5〕的W型弯管的通气小孔〔18〕。权利要求1.一种大、中型气化高效节煤灶,主要是由炉座、炉体、炉胆、气化装置、环型大水箱等组成。其特征是炉体呈园筒形,炉体的下部外侧装有2个、3个炉门,中部外侧装有二个拉手,上部内侧周围装有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气化装置,在炉体的顶部装有一环型大水箱,并用水管分别与每个气化装置的气化水箱连通,炉体内部的炉膛中的炉桥上装有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φ10厘米或φ12厘米的炉胆。在每个炉胆之间充有隔热保温材料,炉胆的底部正对着气化装置的W型弯管的通气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气化高效节煤灶,其特征在于气化装置〔5〕是由进水管〔14〕、气阀门〔15〕、气化水箱〔16〕和W型弯管〔17〕组成,且弯管〔17〕的一侧面管壁钻有多个通气小孔〔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高效节煤灶,其特征在于环型大水箱〔8〕的外侧分别装有一对胶木提手〔7〕和一个放水龙头〔10〕,它的内侧外壁上装有三个支撑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化高效节煤炉,它主要是由炉体、炉胆、汽化装置、环形水箱等组成,它以烧标准的10厘米藕煤为主又能将自身汽化的水蒸汽通入炉膛,参与煤的燃烧过程,提高了热效率,且环境污染小,同时,也可移动,维护也方便,它的问世为单位食堂,饮食行业,个体户等集体用餐单位,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炉灶。文档编号F24B1/183GK2049732SQ8921249公开日1989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扬祖 申请人:李扬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中型气化高效节煤灶,主要是由炉座[1]、炉体[2]、炉胆[6]、气化装置[5]、环形大水箱[8]等组成。其特征是:炉体呈园筒形,炉体[2]的下部外侧装有2个、3个炉门[4],中部外侧装有二个拉手[13],上部内侧周围装有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气化装置[5],在炉体[2]的顶部装有一环型大水箱[8],并用水管[11]分别与每个气化装置[5]的气化水箱[16]连通,炉体[2]内部的炉膛中的炉桥上装有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φ10厘米或φ12厘米的炉胆[16]。在每个炉胆[6]之间充有隔热保温材料,炉胆[6]的底部正对着气化装置[5]的W型弯管[17]的通气小孔[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祖
申请(专利权)人:李扬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