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608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车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信息采集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板、框体、框体置放槽、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框体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内部,所述框体置放槽开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第一警报器,当车辆宽度过宽无法通过时,就会发出警报,还设置有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警报器,当车辆过高无法通过时,也会发出警报,这样可以避免车辆在进入限高的区域时会发生碰撞,消除了安全隐患,更加安全,还设置有框体置放槽,将直立的框体放倒,更方便搬运和安装。

A vehicl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辆信息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信息采集系统也叫停车场专用车牌识别报送软件,它是针对深圳市停车场车辆信息采集报送需求而开发研制的专业软件。该软件可通过专用车辆信息采集器获取出入口视频信号,以业界领先的视频动态车牌识别算法实现机动车号牌信息的实时获取及机动车号牌图片存储,并同时向公安交管部门停车场监控管理中心实时报送相关信息。原有的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往往依赖于摄像头,这样当大型车辆在驶入未知的区域时,可能由于车辆过宽过高而撞毁建筑物,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旨在解决原有的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往往依赖于摄像头,这样当大型车辆在驶入未知的区域时,可能由于车辆过宽过高而撞毁建筑物,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和信息采集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板、框体、框体置放槽、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框体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底板的内部,所述框体置放槽开设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信息采集组件(2);/n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底板(11)、框体(12)、框体置放槽(13)、第一立柱(14)和第二立柱(15),所述框体(12)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底板(11)的内部,所述框体置放槽(13)开设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立柱(14)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体置放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立柱(15)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体置放槽(13)远离所述第一立柱(14)的另一侧;/n所述信息采集组件(2)包括第一红外距离传感器(21)、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22)、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和信息采集组件(2);
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底板(11)、框体(12)、框体置放槽(13)、第一立柱(14)和第二立柱(15),所述框体(12)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底板(11)的内部,所述框体置放槽(13)开设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立柱(14)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体置放槽(13)的内部,所述第二立柱(15)与所述底板(1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框体置放槽(13)远离所述第一立柱(14)的另一侧;
所述信息采集组件(2)包括第一红外距离传感器(21)、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22)、第一警报器(23)、第二警报器(24)和摄像机(25),所述第一红外距离传感器(2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14)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立柱(14)靠近所述第二立柱(15)的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立柱(15)靠近所述第一立柱(14)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22)与所述框体(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22)的前方,所述第一警报器(23)与所述框体(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红外距离传感器(22)的一侧,所述第二警报器(24)与所述框体(1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峰李新军王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