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68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第一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本体以及测重件,第一减速带本体的上端面朝下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测重件嵌入在第一通槽内,第一通槽内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与测重件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在第一减速带本体上设置第一通槽,将测重件放置在第一通槽内,且在第一通槽内还设置有调节板,利用不同长度的调节板实现测重件的位置调整,第一减速带本体与测重件之间设置缓冲垫,利用缓冲垫对测重件起到缓冲和挤紧的作用,实现既具备减速功能,又具备测重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重位置。

A speed reducing belt with adjustable position of weight measur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
本技术涉及减速带,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
技术介绍
减速带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是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减速带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减速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减速带很大程度减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发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专用设施。汽车在行驶中既安全又起到缓冲减速目的,提高交通道口的安全。目前的减速带仅仅是用于道路上车辆的减速,无法对过往车辆的载重进行测量,车辆超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车辆超载运输情况比较严重,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90%以上的载重车辆都存在超载问题。车辆超载的危害性很大,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目前大多使用的单独设置便携式轴重仪,测量时较为麻烦,需要安装在指定位置,引导车辆经过该指定位置,才可以获取到车辆的超载情况,且安装的位置是固定的,不可调整的,造成使用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减速带,实现既具备减速功能,又具备测重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重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所述第一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本体以及测重件,所述第一减速带本体的上端面朝下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所述测重件嵌入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测重件抵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板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嵌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调节板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垂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测重件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条,所述测重件靠近所述调节板的一端的固定条与所述调节板抵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减速带本体的下端连接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加强筋。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减速带本体的通槽内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测重件下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缓冲垫包括水平缓冲板以及位于所述水平缓冲板的两端的竖直缓冲板。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减速带还包括端头减速带,所述端头减速带通过紧固件与地面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紧固件包括地脚螺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在第一减速带本体上设置第一通槽,将测重件放置在第一通槽内,且在第一通槽内还设置有调节板,利用不同长度的调节板实现测重件的位置调整,第一减速带本体与测重件之间设置缓冲垫,利用缓冲垫对测重件起到缓冲和挤紧的作用,实现既具备减速功能,又具备测重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重位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速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速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减速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端头减速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如图1~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适用于重要路段卡口,可大大减少货运超载导致的安全隐患。该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第一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本体10以及测重件,第一减速带本体10的上端面朝下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测重件嵌入在第一通槽内,第一通槽内设有调节板50,调节板50与测重件抵接。选择不同长度的调节板50来调整测重件在第一通槽内的具体位置,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测重件的位置时,无须重新铺设减速带,减少了对路面的重复施工及破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调整,增强实用性。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的调节板50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嵌入有加强板60,所述加强板60与所述调节板50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垂直。利用该加强板60增强抗压刚度,该加强板60的两端分别对应与调节板5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连接。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调节板50采用花纹钢板,起到防滑作用,调节板50的上端面设有反光膜,起到对于驾驶提醒的作用。调节板50沿第一减速带方向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另外,上述的测重件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条,测重件靠近调节板50的一端的固定条与所述调节板50抵接。该固定条的材质为橡胶,固定条起到固定测重件的作用,也可以减少来自端部的冲击,通过螺栓固定。如有走线,利用橡胶易于加工的特点,可以从边缘开孔将线引出。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减速带本体10的下端连接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第一加强筋20,利用第一加强筋20加强第一减速带本体10的强度,可以使得第一减速带的寿命更长。该第一加强筋20设置2块,增强整体稳定,并减少荷载对路面的压强。第一加强筋20设置端孔,既节省钢材又利于走线。另外,该第一减速带本体10采用带花纹的钢板,起到防滑作用,同时设有反光膜,起到对于驾驶提醒的作用。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减速带本体10的通槽内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位于测重件下方。即在第一减速带本体10与测重件之间设置缓冲垫。该缓冲垫以及固定条的材质均为橡胶,该缓冲垫可以起到缓冲和挤紧的作用。固定条起到固定测重件的作用,也可以减少来自端部的冲击,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速带,所述第一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本体以及测重件,所述第一减速带本体的上端面朝下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所述测重件嵌入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测重件抵接,所述调节板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上述的第一通槽的宽度,且调节板呈四方体状,所述测重件包括称重平台或者轴重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减速带,所述第一减速带包括第一减速带本体以及测重件,所述第一减速带本体的上端面朝下凹陷形成第一通槽,所述测重件嵌入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通槽内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测重件抵接,所述调节板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上述的第一通槽的宽度,且调节板呈四方体状,所述测重件包括称重平台或者轴重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内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嵌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调节板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整测重件位置的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重件的两端连接有固定条,所述测重件靠近所述调节板的一端的固定条与所述调节板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露刘鹏陈明高王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