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新型货叉,新型货叉,包括后挂体、叉杆,后挂体背面设置有上、下挂钩,后挂体正面下部设固定座,叉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叉杆包括主杆、腹杆,主杆由上杆、下杆组成,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吊钩,本货叉改进结构,通过转动腹杆180°,从而延长叉杆长度,同时在货叉上安装吊钩,并改进吊钩的结构,其中嵌入端与下杆或腹杆为凹凸配合,夹持机构可相对下杆或腹杆转动,左右两部组成夹持机构,便于安装,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便于与左部套筒形成转动式连接,本货叉具备延长货叉长度以及吊运货物的功能。
New f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货叉
本技术涉及叉车领域,尤其涉及新型货叉。
技术介绍
货叉,为一种多用途高效率的物料搬运工具,于仓储、造纸、包装、印刷、烟草、家电、酒和饮料、港口码头、化工和建筑等行业应用,以提高物流效率,但市面上多数叉车的货叉尺寸长度是一定的,在对一些大型货物搬运时使用较为不便,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需要适时更换相应规格的货叉,使用较为麻烦,另外,进行吊装作业时,需要更换货叉,较麻烦,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货叉,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货叉,包括后挂体、叉杆,后挂体背面设置有上、下挂钩,后挂体正面下部设固定座,叉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叉杆包括主杆、腹杆,主杆由上杆、下杆组成,上杆与下杆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吊钩,包括吊钩本体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左、右两部组成,其中左、右两部均包括嵌入端、连杆及套筒,其中左部、右部的套筒相套合并由螺栓固定,左部套筒底部设置有柱体,柱体的下部为球体,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吊钩本体顶端横向设置有容纳孔,容纳孔的上方开进入孔,吊钩本体的两部分组合成型时,球体位于容纳孔中,柱体位于进入孔,下杆及腹杆的侧面均开有与嵌入端相配合的槽。其中嵌入端选用圆柱体,横向设置,连接杆与嵌入端呈20°-35°之间的角度连接,套筒横向设置,此结构使夹持机构整体呈三角状,吊装物体时,避免嵌入端与槽脱离。进一步,左部及右部的套筒上对应位置均开有螺孔,左部的套筒套在右部的套筒上,螺孔上下对应,通过拧入螺栓固定,此结构优点在于:安装时,将左右两部的嵌入端嵌入下杆或腹杆的槽后,两套筒套合固定后,夹持机构安装在下杆或腹杆上,另外,可通过拧掉螺栓,分离套筒,实现夹持机构的拆除。进一步,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由螺栓固定,此结构优点在于,以分体结构方便吊钩本体与左部套筒连接,螺栓固定,方便快捷。进一步,吊钩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圆柱状凸出端,对应的下杆底面设置有凸出的槽体,且槽口处两侧槽壁上设有橡胶制备的弹性体。转动夹持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凸出端嵌入凹槽,弹性体阻拦凸出端脱离凹槽,避免吊钩本体影响叉车进行非吊装作业。进一步,上杆与下杆一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座固定。进一步,固定座包括上部、下部,上部与后挂体一体化成型,下部通过螺栓与后挂体固定,腹杆位于上杆、下杆之间且上杆、下杆的端部置于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槽中,自上部拧入螺栓将上杆、下杆与固定座固定。更佳地,上杆的长度小于下杆的长度。在腹杆转动180°后,拧动螺栓使下部脱离与后挂体的连接,因上杆长度下雨下杆的长度,故向上移动下部,使下杆与上杆紧贴,再通过螺栓将下部与后挂体固定,上、下杆端部被夹持在上部与下部之间,且上杆与腹杆近乎在同一水平面上,无较大坡度,便于承载货物。进一步,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构造:腹杆端部底面向下延伸出螺柱,对应的下杆端部开孔,螺柱底端边沿周向开环槽,对应的下杆端部位置相应开环槽,螺柱顶端穿过孔并由螺帽固定,螺柱底端边沿的环槽与下杆端部环槽之间形成槽道,槽道内设滚珠。简化结构,采用直接开环槽的方式,滚珠置于螺柱周侧腹杆上环槽与下杆上的环槽之间,多点接触,便于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货叉改进结构,后挂体与叉杆采用组装式结构,叉杆由上、下杆及腹杆组成,腹杆与下杆端部转动式连接,正常状态下,上杆、下杆与固定座固定,腹杆位于上、下杆之间,当叉杆长度不够时,通过转动腹杆180°,从而延长叉杆长度,并且在正常状态下,上、下杆间隔开固定,如腹杆与上杆无抵接,在长时间搬运过程中,上杆易变形,易产生腹杆不能转动的现象出现,因此本货叉中采用在腹杆上开槽容纳滚珠的结构,通过滚珠使腹杆与上杆连接,分摊受力,腹杆转动灵活,基于同样的原理,为防止腹杆变行,在腹杆与下杆之间设置滚珠,分摊受力,同时在货叉上安装吊钩,并改进吊钩的结构,其中嵌入端与下杆或腹杆为凹凸配合,夹持机构可相对下杆或腹杆转动,左右两部组成夹持机构,便于安装,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便于与左部套筒形成转动式连接,本货叉具备延长货叉长度以及吊运货物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中货叉的整体结构图;图2:吊钩的剖面结构图;图3:吊钩的侧视结构图;图4:货叉去除吊钩后的剖面结构图;图5:图4中货叉长度延伸后的结构图;图6:图3中A部放大结构图;图7:槽体的结构图;图中:1、后挂体;2、叉杆;3、固定座;4、螺栓;5、吊钩;11、上挂钩;12、下挂钩;21、上杆;22、下杆;23、腹杆;24、滚珠;25、槽;26、环槽;31、上部;32、下部;51、左部;52、右部;53、吊钩本体;54、槽体;231、螺柱;232、螺帽;511、柱体;512、球体;521、嵌入端;522、连杆;523、套筒;531、容纳孔;532、凸出端;541、弹性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参考图4,新型货叉,包括后挂体1、叉杆2,后挂体背面设置有上挂钩11、下挂钩12,后挂体正面下部设固定座3,叉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具体而言,叉杆包括主杆、腹杆23,主杆由上杆21、下杆22组成,上杆的长度小于下杆的长度,固定座包括上部31、下部32,上部与后挂体一体化成型,下部为L型,通过螺栓4与后挂体1固定,正常状态下,腹杆位于上杆、下杆之间且上杆、下杆的端部并排齐头置于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的槽中,通过自上部拧入螺栓4依次穿过上杆、下杆及下部,并通过螺帽固定,以此将上杆、下杆与固定座固定,参考图6,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且腹杆顶面及下杆顶面上均设置有槽25,槽内设滚珠24,本实施例中在腹杆顶面轴向开3个槽,槽内安置滚珠,在腹杆底面轴向开2个槽,下杆顶面对应位置开槽,腹杆底面与下杆顶面的槽之间安置滚珠,此时,腹杆顶面、底面均通过滚珠与上部、下部连接,不易产生变形,当叉杆长度不足时,略调整下部的位置,转动腹杆180°,并移动下部的位置,使下杆与上杆紧贴,此时腹杆与上杆位于近乎一条直线上,便于承载货物,同时叉杆长度延伸,参考图5。参考图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的构造:腹杆端部底面向下延伸出螺柱231,对应的下杆端部开孔,螺柱底端边沿周向开环槽26,对应的下杆端部位置相应开环槽,螺柱顶端穿过孔并由螺帽232固定,螺柱底端边沿的环槽与下杆端部环槽之间形成槽道,槽道内设滚珠24,简化结构,采用直接开环槽的方式,滚珠置于螺柱周侧腹杆上环槽与下杆上的环槽之间,多点接触,便于转动。参考图1,在下杆及腹杆的侧面开槽以安装吊钩5,如图所示,在下杆上安装两个吊钩,参考图2、图3,吊钩包括吊钩本体53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左、右两部组成,其中左部51、右部52均包括嵌入端521、连杆522及套筒523,嵌入端选用圆柱体,横向设置,方便伸入下杆及腹杆侧面上所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货叉,包括后挂体、叉杆,后挂体背面设置有上、下挂钩,其特征在于,后挂体正面下部设固定座,叉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叉杆包括主杆、腹杆,主杆由上杆、下杆组成,上杆与下杆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n吊钩,包括吊钩本体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左、右两部组成,其中左、右两部均包括嵌入端、连杆及套筒,其中左部、右部的套筒相套合并由螺栓固定,左部套筒底部设置有柱体,柱体的下部为球体,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吊钩本体顶端横向设置有容纳孔,容纳孔的上方开进入孔,吊钩本体的两部分组合成型时,球体位于容纳孔中,柱体位于进入孔,下杆及腹杆的侧面均开有与嵌入端相配合的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货叉,包括后挂体、叉杆,后挂体背面设置有上、下挂钩,其特征在于,后挂体正面下部设固定座,叉杆安装在固定座上,叉杆包括主杆、腹杆,主杆由上杆、下杆组成,上杆与下杆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腹杆端部与下杆另一端转动连接;
吊钩,包括吊钩本体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由左、右两部组成,其中左、右两部均包括嵌入端、连杆及套筒,其中左部、右部的套筒相套合并由螺栓固定,左部套筒底部设置有柱体,柱体的下部为球体,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吊钩本体顶端横向设置有容纳孔,容纳孔的上方开进入孔,吊钩本体的两部分组合成型时,球体位于容纳孔中,柱体位于进入孔,下杆及腹杆的侧面均开有与嵌入端相配合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货叉,其特征在于,左部及右部的套筒上对应位置均开有螺孔,左部的套筒套在右部的套筒上,螺孔上下对应,通过拧入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货叉,其特征在于,吊钩本体由两部分构成,由螺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货叉,其特征在于,吊钩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圆柱状凸出端,对应的下杆底面设置有凸出的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利达,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佳利叉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