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刚专利>正文

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804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它包括炉芯顶、外壁、炉芯底、内壁、进气口、通道、环形槽。炉芯顶的下端环绕内壁至外壁方向设置有环形槽,炉芯底至环形槽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使用时,冷空气经进气口进入通道内,经加热后的空气流向环形槽的顶部时,与炉芯内的燃煤产生的高温一氧化碳接触而再燃烧,获得额外热量。再燃烧产生的火焰直达炊具底部,故传热快。该炉芯的空气流通性强,能使炉芯内的燃煤得到充分燃烧。它比普通使用,且设有和未设有排烟管道的燃煤炉芯分别节省燃煤50%和3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有效地延长排烟管道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煤炉芯
,特别涉及一种能助气节能的燃煤炉芯。
技术介绍
生活中通常使用的燃煤炉芯,普遍存在着燃煤在炉芯内得不到充分燃烧,而导致燃煤中产生的一氧化碳混入二氧化碳中,并一同被排出,故耗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燃煤炉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空气流通性强,能使燃煤得到充分燃烧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本技术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包括炉芯顶、外璧、炉芯底、内壁、进气口、通道、环形槽。炉芯顶的下端环绕内壁至外壁方向设置有环形槽,炉芯底至环形槽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本技术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使用时,冷空气经进气口进入通道内,由于炉芯自身的温度将进入通道内的冷空气加热,经加热后的空气流向环形槽的顶部时,与炉芯内的燃煤产生的高温一氧化碳接触而再燃烧,故获得额外热量。再燃烧所产生的火焰直达炊具底部,故传热快,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技术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其空气流通性强,能使炉芯内的燃煤得到充分燃烧。它比普通使用,且设有和未设有排烟管道的燃煤炉芯分别节省燃煤50%和30%左右,节能效果好,同时还能有效地延长排烟管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助气节能燃煤炉芯的立面视图; 图2,系图1的剖面视图;图3,系图1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技术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的实例包括炉芯顶1、外壁2、炉芯底3、内壁4、进气口5、通道6、环形槽7。本技术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的炉芯顶1的下端环绕内壁4至外壁2的方向设置有环形槽7,炉芯顶1与环形槽7的间距为2cm左右。炉芯底3至环形槽7的内壁4与外壁2之间设置有通道6,通道6可根据炉芯的需要设置,一般可设置2~6个。通道6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5,通道6的下端与炉芯底3的间距为4cm左右。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炉芯顶(1)、外壁(2)、炉芯底(3)、内壁(4)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其特征在于炉芯顶(1)的下端环绕内壁(4)至外壁(2)方向设置有环形槽(7),炉芯底(3)至环形槽的内壁(4)与外壁(2)之间设置有通道(6),通道(6)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5)。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它包括炉芯顶、外壁、炉芯底、内壁、进气口、通道、环形槽。炉芯顶的下端环绕内壁至外壁方向设置有环形槽,炉芯底至环形槽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有通道,通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使用时,冷空气经进气口进入通道内,经加热后的空气流向环形槽的顶部时,与炉芯内的燃煤产生的高温一氧化碳接触而再燃烧,获得额外热量。再燃烧产生的火焰直达炊具底部,故传热快。该炉芯的空气流通性强,能使炉芯内的燃煤得到充分燃烧。它比普通使用,且设有和未设有排烟管道的燃煤炉芯分别节省燃煤50%和3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有效地延长排烟管道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4B1/197GK2839845SQ20052000631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刚 申请人:李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炉芯顶(1)、外壁(2)、炉芯底(3)、内壁(4)的助气节能燃煤炉芯,其特征在于炉芯顶(1)的下端环绕内壁(4)至外壁(2)方向设置有环形槽(7),炉芯底(3)至环形槽的内壁(4)与外壁(2)之间设置有通道(6),通道(6)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