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登祥专利>正文

强通风组合式炉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12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通风组合式炉芯,属于煤炉炉芯。其技术方案包括炉芯本体,炉芯本体(1)安装在炉芯固定板(3)上;炉芯本体(1)内壁设有3~8个对称分布的上下贯通的通风槽(2),炉芯固定板(3)上对应于通风槽(2)的位置设有相应数量的通风孔(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火力大、接火快,煤块燃烧完全而且不易堵塞。可广泛用于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家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炉炉芯,尤其涉及一种强通风组合式炉芯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煤炉大多是将炉芯直接安装在炉桥上,由于炉芯内壁没有辅助通风结构,因此火力不大、煤块燃烧不完全,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也有的炉芯采用夹层结构,并在炉芯内壁上设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通风孔,这虽然可以改善炉芯的通风条件、加大供氧量,但又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以及通风孔容易堵塞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供氧充足的强通风组合式炉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炉芯本体,炉芯本体安装在炉芯固定板上;炉芯本体内壁设有3~8个对称分布的上下贯通的通风槽,炉芯固定板上对应于通风槽的位置设有相应数量的通风孔。通风槽的开口宽度为上小下大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在传统炉芯的基础上增加了多个通风槽,有效地改善了炉芯的通风条件、加大了供氧量,使煤块燃烧更加完全,火力大、接火快,而且不易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炉芯本体1 通风槽2 炉芯固定板3 通风孔4 炉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2中,炉芯本体1固定安装在炉芯固定板3的止口内,炉芯固定板3安装在炉身5上。在炉芯本体1的内壁上开有5个对称分布而且上下贯通的通风槽2,在炉芯固定板3上对应于通风槽2的位置设有5个通风孔4。通风槽2与通风孔4连通。当然,通风槽2和通风孔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5个,可根据具体需要确定,一般为3~8个。为了加大通风和防止堵塞,通风槽2的宽度为上小下大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强通风组合式炉芯,包括炉芯本体,其特征在于炉芯本体(1)安装在炉芯固定板(3)上;炉芯本体(1)内壁设有3~8个对称分布的上下贯通的通风槽(2),炉芯固定板(3)上对应于通风槽(2)的位置设有相应数量的通风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通风组合式炉芯,其特征在于通风槽(2)的开口宽度为上小下大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强通风组合式炉芯,属于煤炉炉芯。其技术方案包括炉芯本体,炉芯本体(1)安装在炉芯固定板(3)上;炉芯本体(1)内壁设有3~8个对称分布的上下贯通的通风槽(2),炉芯固定板(3)上对应于通风槽(2)的位置设有相应数量的通风孔(4)。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火力大、接火快,煤块燃烧完全而且不易堵塞。可广泛用于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家庭。文档编号F24B1/00GK2800107SQ20052000612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登祥 申请人:刘登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通风组合式炉芯,包括炉芯本体,其特征在于:炉芯本体(1)安装在炉芯固定板(3)上;炉芯本体(1)内壁设有3~8个对称分布的上下贯通的通风槽(2),炉芯固定板(3)上对应于通风槽(2)的位置设有相应数量的通风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登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