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涡旋配风高效节能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89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燃煤民用炉具。此炉设有由炉口配风圈的侧通风孔二次配风和由封闭罩覆盖的聚火导风板的导流槽三次配风构成的双向涡旋配风装置。煤炭燃烧时,可在燃烧室上方均匀适量的配风补氧,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结构简单,配风均匀,上火快,火力猛,消烟,节能,热效率高。(*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燃煤民用炉具。决定燃煤民用炉具热效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于煤炭燃烧时,在燃烧室上方均匀适量的配风补氧,使未燃尽的可燃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得以充分燃烧。而现有产品,尚未走出一条既结构简单又效果突出的技术捷径。例如1987年第三期《民用煤科技》刊载的《燃煤消烟燃烧炉》,设置附有联通孔的甲乙两个炉膛,交替干馏燃烧。这样虽然可使可燃气体得以燃烧,提高了热效率,但是炉体过大,消耗材料多,使用起来也很麻烦;又如1987年8月7日《科技日报》报道的《喷气煤炉》,附加了加药水箱,与蜂窝煤饼对孔喷气。这样也可补氧助燃,改善燃烧工况,但是结构过于复杂,炉排上的喷气孔容易堵塞,燃料也较单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由炉口配风圈的侧通风孔二次配风和由封闭罩覆盖的聚火导风板的导流槽三次配风构成的双向涡旋配风装置为主体的燃煤民用炉具。此种配风装置,煤炭燃烧时,可在燃烧室上方均匀适量的配风补氧,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最大限度地提高火力强度和热能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炉口、聚风导风板和封闭罩构成双向涡旋配风装置。涡旋分配圈与配风圈构成二次涡旋配风室,涡旋分配圈与耐火泥封闭圈构成三次涡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涡旋配风高效节能炉,在炉体保温层(3)内设有通风管(4))(5),其特征在于:由炉口(9)、聚火导风板(11)、封闭罩(12)构成双向涡旋配风装置;涡旋分配圈(17)与配风圈(6)构成二次涡旋配风室(15);涡旋分配圈(17)与耐火泥封闭圈(18)构成三次涡旋配风室(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风李民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市房地产开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