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友贤专利>正文

家用立式半煤气多功能节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73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家用半煤气炊暖多用节煤炉,其特征是在炉体内装有环形水套、夹层式火口,在燃烧室内装有蒸气发生管、加热管和二次进风通道等装置,使炉灶的燃烧室成为煤炭和煤气燃烧室,温度可达520—75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炉灶,结构紧凑,使用安全方便,上火速度快、封火性能好,可炊暖并用,可供采暖面积70—80m+[2]室温可达15—18℃,是一种供家庭使用的热效率高、热交换面积大、节约能源的理想炉灶。(*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炊暖多用炉灶。现有技术中炊暖多用炉,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如申请号为2052487的多功能蒸气循环节煤炉等,尚存在不足之外,如蒸气柜置于炉门下面,不仅使用不便,而且食品在蒸气柜放进、取出时易灰尘污染;不能同时带动蒸饭和取暖设备,而且蒸气取暖效果不如水暖温度稳定;该炉对蒸气发生器机体的工作压力及安全问题、冷凝水的处理等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完整、需必增加炉灶结构的复杂性及提高成本等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以燃煤为热源的家庭,提供一种能够产生半煤气,热效率高,热交换面积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同时提供取暖、炊事、洗浴用水等多功能节煤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的,在炉灶内设有蒸气发生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及二次进风通道等装置。蒸气发生系统有水箱、蒸气发生管、三通管、蒸气调节阀、蒸气回气阀、喷管和喷头组成,蒸气发生管由低端向上穿通炉体、保温层、下水套和炉胆,倾斜置于炉灶的燃烧室上部,低端通过接头接通水箱,低端的尾部设排污孔,用堵头封闭,其高端再穿过炉胆、下水套,经过接头通到炉面与三通管相连接,三通管一端接蒸气回气阀,回气阀与水箱相通,三通管另一端接蒸气调节阀,蒸气调节阀与喷管相接,喷管通到燃烧室的下部,端头接喷头,喷头位置高出炉桥约10cm左右。热水循环系统主要有水套、加热管、火口等组成,水套为环形水套,安装在炉灶的燃烧室和火焰室内,以火口为界,分为上水套和下水套,下水套安装在炉灶保温层与灶胆之间,下水套低端一侧装有回水管。加热管数根,由下而上交叉安装在炉灶的燃烧室的上部,加热管之间互为连通。为不使燃烧室的热量扩散,在燃烧室加热管的上部安装一个夹层式火口,火口是用上下二层圆形钢板制成,上下层之间约有1cm左右间距,火口中心设有火焰口,火口的圆周和火焰口的圆周均焊接封闭,火口下层板设有进水孔,上层板设有出水孔,各孔分别与水套相连通。环形水套、夹层式火口和加热管互为连通形成热水循环系统。在炉灶燃烧室的对称位置保温层内设有二个二次进风通道,并分别穿通下水套直接通入炉灶的燃烧室中部偏上位置,通道出口与炉胆内壁相平,二次进风从炉灶的风门进风送入二次通道给燃烧室提供氧气。上水套和水箱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环形烟道,烟尘从烟道口排出,烟道的余热被水箱中的水吸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剖示图图3为本技术外形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家用立式半煤气炊暖多用节煤炉,包括炉体(13)、炉胆(14)、炉桥(16)及风门(22)等组成,炉灶从上至下分为火焰室、燃烧室、炉灰室三部分。其特征是在炉灶内设有蒸气发生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及二次进风通道等,蒸气发生系统有水箱(8)、蒸气发生管(4)、三通管(23)、蒸气调节阀(2)、蒸气回气阀(19)及喷管(20)和喷头(15)组成,热水循环系统有水套(9)、加热管(6)、火口(3)及回水管(17)、出水口(20)组成,水套(9)、火口(3)和加热管(6)互为连通,二次进风通道(5)、(28),相对称的设在炉灶燃烧室的保温层(10)内,并分别穿过下水套(9),再通入炉灶的燃烧室中部偏上位置,出口与炉胆(14)的内壁相平,上水套(9)和水箱(8)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环形烟道(7),烟尘从烟道口(1)排出。蒸气发生系统的蒸气发生管(4)是单管式,用钢管制成,蒸气发生管(4)的低端通过接头(11)接通水箱(8),低端的尾部设排污孔,用堵头(12)封闭,蒸气发生管(4)由低端向上倾斜穿通炉体(13)、保温层(10)、下水套(9)和炉胆(14),倾斜置于燃烧室上部,其高端再穿过炉胆(14)、下水套(9)经过接头(27)通到炉面与三通管(23)相连接,三通管(23)一端接蒸气回气阀(19),回气阀(19)与水箱(8)相通。三通管(23)另一端接蒸气调节阀(2),蒸气调节阀(2)接喷管(26),喷管(26)端头装喷头(15),喷头(15)安装位置高出炉桥10cm,即设置在燃烧室下部的燃煤层的中下部位。这样可使喷出的蒸气直接吹入到燃烧室内灼热的煤层中,蒸气和燃烧的炭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CO。热水循环系统的水套(9)为环形水套,安装在炉灶的燃烧室和火焰室内,以火口(3)为界,分为上水套和下水套,下水套安装在炉灶保温层(10)与炉胆(14)之间,下水套低端一侧装有回水管(17)。上水套、下水套及火口(3)互为连通。热水循环系统的加热管(6)最少3根,由下而上交叉安装在炉灶的燃烧室的上部,加热管(6)之间互为连通。为不使燃烧室的热量扩散,使火焰拢集在火口的中心部位,在燃烧室加热管(6)的上部安装一个火口(3),火口(3)是夹层式火口,是用上下二层圆形钢板制成,上下层之间约有1cm左右间距,火口(3)中心设有火焰口,火口(3)的圆周和火焰口的圆周均焊接封闭,火口(3)下层板设有进水孔,火口(3)上层板设有出水孔,各孔分别与水套(9)相连通。火口(3)下层板的进水孔为长孔,长孔设在靠近烟道出口处对应位置上,长孔与下水套相通,火口(3)上层板上设有二个出水孔,出水孔设在烟道入口对应位置的两侧,出水孔分别与上水套相连通。回水从下水套通过火口(3)下层板的长孔,流进火口(3)内,火口(3)内的回水,充分吸收燃烧室的幅射热后,从火口(3)的上层板的二个出水孔迅速流出到上水套,以达到阻挡燃烧室的辐射热不散失。回水通过回水管(17)流入下水套(9)、加热管(6)和火口(3),加热管(6)和火口(3)内的回水,经燃烧室加热,温度可达沸点,全部流入上水套,上水套的顶部设有出水口(20),出水口(20)伸出炉面(25),回水管(17)和出水口(20)分别与水暖系统相连接,构成水暖循环系统。本炉进风排烟系统,除采用通用的控制风门开启大小的方法来控制炉灰室的一次进风量外,还设有二个二次进风通道(5)、(28),二次进风通道(5)、(28),相对称的设在炉灶燃烧室的保温层(10)内,并分别穿过下水套,再通入炉灶的燃烧室中部偏上位置,出口与炉胆(14)的内壁相平。二次风从风门(22)进风,通过炉灰室送入二次进风通道,将二次风送入燃烧室,为燃烧室二次进风补充氧气,使可燃气体立即燃烧。这样使炉灶的燃烧室成为煤炭燃烧室、煤气燃烧室和二次风混合室,使燃煤充分燃烧,燃烧室的温度可达520°-750℃。另外为使炉灶的热量不扩散,在炉体内设有保温层(10)和适当厚度的炉胆(14),使燃烧室的热量不被下水套中的回水过早吸收,以保证炉灶燃烧室的温度,使燃烧充分,用火时火力旺,封火性能好。本技术家用立式半煤气多用炉、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打开封火盖(24)和风门(22),从风门(22)清理炉灰室中的炉灰,使之通风良好,根据使用需要,可调节风门(22)进风量或蒸气调气阀(2),使之达到最佳效果,采暖、炊事、洗浴用水互不影响,如需要停止供热或晚间封火,只需加入少量燃料后关闭风力(22),盖上封火盖(24)即可,使燃料缓慢燃烧,但不必关闭蒸气调节阀(2),由于本炉采用自然通风,所以煤层厚度要保持在15-20公分为宜。具体实用效果用下表说明 本家用立式半煤气多用节煤炉,设有蒸气发生器为单管式,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蒸汽,为燃烧煤层提供蒸气,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立式半煤气炊暖多用节煤炉,包括炉体(13)、炉胆(14)、炉桥(16)及风门(22)等组成,其特征是在炉体内设有蒸气发生系统:有水箱(8)、蒸气发生管(4)、三通管(23)、蒸气调节阀(2)、蒸气回气阀(19)及喷管(26)和喷头(15)组成,设有热水循环系统:有水套(9)、加热管(6)、火口(3)及回水管(17)、出水口(20)组成,水套(9)、火口(3)和加热管(6)互为连通,设有二次进风通道(5)、(28),相对称的设在炉灶燃烧室的保温层(10)内,并分别穿过下水套(9),再通入炉体的燃烧室中部偏上位置,出口与炉胆(14)的内壁相平,上水套(9)和水箱(8)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环形烟道(7),烟尘从烟道口(1)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友贤
申请(专利权)人:车友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