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龙生专利>正文

消烟除尘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74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消烟除尘并能够节煤的炉灶。该炉灶适用于饭馆、宾馆、企事业单位的集体食堂。它是由风室、炉排、炉膛、灶口及通向烟囱的烟管等组成的普通炉灶上,增加了一个燃尽室。燃尽室的下端和炉膛相接,上端和灶口相接,在炉膛中燃烧的火焰,经过燃尽室后,就实现了消烟除尘,同时也节省了煤。(*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炉灶,特别是一种能够消烟除尘、节煤的炉灶。适用于饭馆、宾馆、企事业单位的集体食堂。现有的炉灶主要由风室、炉排、炉膛、灶口及通向烟囱的烟管等组成。当煤在炉排上燃烧时,火焰冲刷锅底,把热量传递给锅,火焰温度随之降低,加上空气不足,燃烧时分解出来的未燃烧的挥发物及细煤粒,随烟气一起,由烟管、烟囱逸出,排入大气。携带大量的挥发物和细煤粒的烟气呈黑色,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炉灶,它能够消烟除尘并节省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炉膛上部设置一个燃尽室。该燃尽室由孔板及四面布置有二次风管的炉墙组成。煤在炉排上燃烧时,火焰经过孔板分成旋转的和轴向的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火焰,互相混合,互相燃烧;旋转的二次风强化了火焰的旋转和混合,为燃烧提供了氧气;炽热的孔板和炉墙为强化燃烧提供了很高的温度。这样,燃烧时分解出来的挥发物及细煤粒,得到了完全燃烧,同时细灰粉也分离出来,落入炉膛,达到了消烟除尘的目的,也节省了煤。本专利技术安装使用方便,当采用下面要详述的实施结构时,费用增加很少。以下将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正视图。图2是图1的纵向剖面图。图3是孔板7的俯视图。图4是二次风管6的俯视图。图5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空气进口管1焊在由钢板外壳14、铸铁炉排3和灰门12组成的风室2的右侧面。炉排3、炉墙9、炉门4和孔板7组成炉膛5。图3所示的孔板7,有轴向孔和图5所示的斜向孔;炉墙9是耐火材料制成的;图4所示的二次风管6和风室2相通,埋在孔板7上方的炉墙9中,孔板7和埋有二次风管6的炉墙9组成燃尽室15。在燃尽室15上部两个侧面上接有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两个灶口8,灶口8上部呈漏斗形,用于放置饭锅。灶口8漏斗形的上侧面的方形烟气出口0和通往烟囱的烟管11相通。在炉墙9及灶口8与钢板外壳14之间充填有轻型保温材料。当煤在炉排3上燃烧时,炉膛5中的火焰经孔板7分成两个部分轴向火焰和旋转火焰,这两部分火焰在孔板7的上方,燃尽室15的下部进行旋转混合;来自于风室2,经二次风管6旋转的二次风也进入孔板7的上方,与火焰中未燃烧的可燃物旋转混合;炽热的炉墙9和孔板7为燃烧提供了很高的温度,这样,火焰中的可燃物就会在燃尽室15中完全燃烧,同时经旋转分离出的灰尘落入下面的炉膛5中。权利要求1.一个由风室2、炉排3、炉膛5、灶口8及通向烟囱的烟管11等组成的炉灶,其特征是有一个燃尽室15。燃尽室15是由孔板7及埋有二次风管6的炉墙9组成。燃尽室15下端和炉膛5相接,上端和灶口8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炉灶,其特征1)、所述孔板7有轴向孔及向心倾斜又轴向倾斜的孔。2)、所述二次风管6和风室2相通并埋入孔板7上方的炉墙9中,四角对向平行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炉灶,其特征是炉墙9、灶口8与钢板外壳之间充填轻型保温材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消烟除尘并能够节煤的炉灶。该炉灶适用于饭馆、宾馆、企事业单位的集体食堂。它是由风室、炉排、炉膛、灶口及通向烟囱的烟管等组成的普通炉灶上,增加了一个燃尽室。燃尽室的下端和炉膛相接,上端和灶口相接,在炉膛中燃烧的火焰,经过燃尽室后,就实现了消烟除尘,同时也节省了煤。文档编号F24B1/181GK2090012SQ91200969公开日1991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雷龙生 申请人:雷龙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风室2、炉排3、炉膛5、灶口8及通向烟囱的烟管11等组成的炉灶,其特征是有一个燃尽室15。燃尽室15是由孔板7及埋有二次风管6的炉墙9组成。燃尽室15下端和炉膛5相接,上端和灶口8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雷龙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