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7422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3:01
一种冲击吸收构件(10),木材(12)嵌入树脂的包覆件(20)并一体化,木材(12)承受冲击载荷(F)而被压溃,由此吸收冲击载荷(F)的一部分,在木材(12)的年轮(12k)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与包覆件(20)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将木材(12)的两端面以气密状态覆盖的密封件(18)。

Impact absorbing componen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击吸收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过木材承受冲击载荷而被压溃由此吸收所述冲击载荷的一部分的冲击吸收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使用木材的冲击吸收构件中,问题在于所述木材的冲击吸收性能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等而变化。例如,在木材因干燥而变硬从而产生裂缝的情况以及木材因潮气而变软的情况下,在承受冲击载荷时木材的压溃方式会改变,从而使冲击吸收性能发生变化。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日本特开2016-200233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将木材收纳于树脂制成的密闭容器中来使所述木材的含水率不发生变化的冲击吸收构件。但是,在将木材收纳于树脂制成的密闭容器中的构造中,需要注射成型具有开口的容器的工序、从所述开口向容器内插入木材的工序以及在插入木材后盖上并密封容器的开口的工序,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可以考虑利用日本特开2005-1158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在对树脂的包覆件进行模具成型时将木材嵌入所述包覆件的方法。即,如图9所示,在日本特开2005-1158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中,在下模具101内配置多个热熔融的球状的树脂104(约220℃),在从下模具101的底面突出的滑动销101p上设置木材105。接着,在将所述树脂104追加配置在木材105上之后,使上模具102下降,并将滑动销101p收纳于下模具101的底面。由此,如图10所示,在将上模具102与下模具101合起来的过程中,木材105被树脂104包覆,并进行了包覆件的成型。由此,与将木材收纳于树脂容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r>但是,由于木材中含有水分和空气,因而若用熔融树脂(约220℃)的热来加热木材,则由于水分的蒸发和空气的膨胀,空气会向木材外流出。空气主要从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端面向木材外流出。因此,在日本特开2005-1158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空气会在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端面与包覆该木材的包覆件的内表面之间积存,使所述包覆件的一部分鼓起。因此,使覆盖木材的包覆件的成型精度降低。因此,需要一种经改良的冲击吸收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为一种冲击吸收构件,木材嵌入树脂的包覆件并与该包覆件一体化,所述木材承受冲击载荷而被压溃,由此吸收所述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其中,在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与所述包覆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木材的两端面以气密状态覆盖的密封件。根据本方面,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被密封件以气密状态覆盖。因此,例如,在注射成型时,即使木材中的空气因熔融树脂的热而发生膨胀并欲向木材外流出,所述空气也会被密封件阻挡而不会从木材的端面向外排出。因此,空气不会积存在木材的端面与包覆件的内表面之间,能够防止由包覆件的鼓起引起的成型不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密封件是涂料、膜或粘接于木材的端面的板材。像这样,能够通过使用涂料或膜来低成本地密封木材的端面。另外,通过使用板材,不需要像涂料那样用于进行干燥的时间。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对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一端侧进行覆盖的包覆件的一端侧与车辆的保险杠加强件连结,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以及覆盖该另一端侧的所述包覆件的另一端侧,插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侧板构件,并与设置于该侧板构件内的插入止挡件抵接。由此,木材在保险杠加强件与侧板构件的插入止挡件之间承受冲击载荷而在轴向上被压溃。另外,由于是冲击吸收构件的另一端侧插入侧板构件内的结构,因而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冲击吸收构件不会相对于侧板构件倾倒。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在包覆件的轴心方向上的一端侧和中途位置,分别设置有向与木材的轴心成直角的方向伸出的凸缘部,所述一端侧的凸缘部与所述保险杠加强件连结,所述中途位置的凸缘部与所述侧板构件的凸缘部连结。像这样,通过在包覆件上设置凸缘部,能够在保险杠加强件与侧板构件之间将木材定位在固定位置。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冲击吸收构件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中,木材嵌入树脂的包覆件并与该包覆件一体化,所述木材承受冲击载荷而被压溃,由此吸收所述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在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包括:用密封件覆盖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的工序;将所述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被所述密封件覆盖的木材设置在注射成型机的成型模具内的工序;以及将所述注射成型机的成型模具合模,并向所述成型模具内注射熔融树脂来成型包覆件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安装于车辆的状态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立体图。图3是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俯视剖视图(向图2的III-III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4是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纵向剖视图(向图2的IV-IV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制造过程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表示在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制造工序中使用的成型模具的示意性的俯视剖视图。图7是表示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安装构造的俯视剖视图。图8是表示所述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的安装构造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成型树脂包覆木材的成型模具的纵向剖视图。图10是表示树脂包覆木材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图8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冲击吸收构件10为如下构件,即,安装在前保险杠的保险杠加强件3与在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左右两侧)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侧板构件5之间,吸收车辆前方碰撞时的冲击载荷F。在此,图中所示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对应于车辆的前后左右及上下。<冲击吸收构件10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冲击吸收构件10包括棱柱形的木材12、将该木材12的年轮12k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以气密状态覆盖的密封件18以及一体地包覆所述木材12的由树脂制成的包覆件20。如图3所示,木材12被成型为使年轮12k的轴心方向与棱柱的轴心方向一致,在年轮12k的轴心方向上承受冲击载荷F。即,冲击载荷F由木材12的压缩强度大的部分来承受,能够由木材12吸收车辆碰撞等大的冲击载荷F。在此,作为木材12,例如,优选使用杉木材料(比重0.38)。另外,对于木材12的尺寸,例如可设定为高度尺寸70mm×宽度尺寸38mm×长度尺寸75mm。<密封件18>密封件18用于在将木材12设置在注射成型机的成型模具30(稍后描述)中并利用树脂注射成型包覆件20时,使因树脂的热而膨胀的木材12内的空气不向外流出。密封件18为环氧树脂涂料,在将木材12设置于所述成型模具30之前,如图5所示,密封件(密封材料)18被涂敷在该木材12的年轮12k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此外,木材12的外周面即与年轮12k的轴心平行的面几乎不让空气通过,因而不需要涂敷环氧树脂涂料。在此,也可以代替使用所述环氧树脂涂料,而采用例如用树脂膜对所述木材12进行真空包装的方法。另外,也可以采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吸收构件,木材嵌入树脂的包覆件并与该包覆件一体化,所述木材承受冲击载荷而被压溃,由此吸收所述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与所述包覆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木材的两端面以气密状态覆盖的密封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5 JP 2017-1838511.一种冲击吸收构件,木材嵌入树脂的包覆件并与该包覆件一体化,所述木材承受冲击载荷而被压溃,由此吸收所述冲击载荷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两端面与所述包覆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将所述木材的两端面以气密状态覆盖的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是涂料、膜或粘接于所述木材的端面的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吸收构件,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一端侧进行覆盖的所述包覆件的一端侧与车辆的保险杠加强件连结,
所述木材的年轮的轴心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以及覆盖该另一端侧的所述包覆件的另一端侧,插入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筒状的侧板构件,并与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寿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