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可调节转向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35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1),可调节转向柱(1)包括:调节单元(3),调节单元(3)用于安装转向轴(2)使得转向轴(2)绕纵向轴线(7)旋转;以及支承单元(4),调节单元(3)安装在支承单元(4)中使得调节单元(3)可以借助于布置在支承单元(4)上的马达驱动的纵向调节驱动器(8)沿转向轴(2)的纵向轴线(7)的方向轴向地移动,并且可调节转向柱(1)还包括联接至调节单元(3)和纵向调节驱动器(8)两者的传动装置,在传动装置中设置有能量吸收装置(29),能量吸收装置(29)在调节单元(3)相对于传动装置移动的情况下吸收能量,在传动装置中设置有联接装置,联接装置连接至调节单元(3)且连接至传动装置,并且在传动装置中,在碰撞的情况下,其中,超过预限定值的力沿纵向轴线(7)的方向作用于转向轴(2),联接装置与调节装置(3)和/或传动装置的连接中断使得调节单元(3)与传动装置之间的运动被允许。此外,所述转向柱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通过限定的脱离力脱离。为此,联接装置包括具有头部(37、42)的杆型保持元件(33、34),杆型保持元件(33、34)固定在夹持件(36、360)中,其中,在夹持件(36、360)与头部(37、42)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元件,所述元件固定至传动装置或调节单元(3),并且其中,布置在夹持件(36、360)与头部(37、42)之间的所有元件的在调节单元(3)相对于传动装置运动的情况下的第二厚度(d)比所有元件的在调节单元(3)和传动装置相对于彼此固定就位的情况下的第一厚度(D)小。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including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能量吸收装置的可调节转向柱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可调节转向柱包括致动单元和承载单元,致动单元用于安装转向轴使得转向轴可以绕纵向轴线旋转,致动单元在承载单元中安装成使得致动单元可以借助于布置在承载单元上的机动的纵向调节驱动器沿转向轴的纵向轴线的方向轴向地移位,此外,可调节转向柱包括传动装置、能量吸收装置和联接装置,传动装置在一侧联接至致动单元且在另一侧联接至纵向调节驱动器,能量吸收装置设置成在致动单元相对于传动装置移位的情况下吸收能量,联接装置设置成连接至致动单元且连接至传动装置,联接装置与致动单元和/或传动装置的连接在碰撞的情况下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超过预限定值的力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作用于转向轴,因此使得在致动单元与传动装置之间可以运动。从US2015/0232117A1已知具有能量吸收装置的这种类型的转向柱。在已知的转向柱的情况下,在纵向调节驱动器与能量吸收装置之间根据作用方式布置的联接元件借助于铆钉被附加地紧固至致动单元。铆钉用作调节力的旁路,以便在正常操作中调节力不会经由能量吸收装置传递至致动单元,否则这可能会损害能量吸收装置的功能。然而,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如果致动单元由于高的冲击能而在车辆前方的方向上经受明显的轴向力,则与固定联接元件的铆钉连接会断开,结果在致动单元与联接元件之间发生轴向移位,该轴向移位在能量吸收装置的帮助下被制动。已知的转向柱具有如下缺点:用于断开铆钉连接的脱离力不能根据要求精确地设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说明一种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通过限定的脱离力脱离的转向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出。有利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联接装置包括具有头部的销形保持元件以及固定地连接至传动装置或致动单元的至少一个元件,该保持元件固定在对应保持件中,上述元件布置在对应保持件与头部之间,布置在对应保持器与头部之间的所有元件的在致动单元相对于传动装置运动的情况下的第二厚度比所有元件的在致动单元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就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而言固定的情况下的第一厚度小。通过布置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所有元件的第一厚度和第二厚度的构型可以设定相应的期望脱离力,使得致动单元相对于传动装置的运动在所述脱离力被超过的情况下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碰撞的情况下,能量吸收装置可以消耗掉被引入至移位中的能量。在脱离力不被超过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脱离力的相应的期望极限以下的力作用于转向轴,致动单元相对于传动装置的运动被阻止。所述驱动状态表示机动车辆的驱动操作期间的正常状态。在碰撞的情况下,优选取消联接装置与致动单元的连接。然而,可以设想并且可能的是,在碰撞的情况下取消联接装置与传动装置的连接。可以优选设置的是,联接装置的槽布置在联接元件的前端部部分中,该前端部部分面向车辆前方,并且该前端部部分在此过程中平行于纵向轴线轴向定向且构造成朝向前方敞开。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地连接至致动单元并从致动单元沿径向方向突出的销形保持元件凸出穿过所述槽,该保持元件包括加宽的头部,并且在槽的后部区域中该后部区域背离车辆前方,联接元件包括沿径向方向升高的边缘区域且保持元件的头部通过预应力抵靠于该边缘区域。通过升高的边缘区域提供第一厚度。在正常操作中,保持元件的头部以预加应力的方式位于升高的边缘区域。在碰撞的情况下,在保持元件与联接元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结果作用在保持件元的头部与升高的边缘区域之间的粘合摩擦力被引入至转向轴中的力超过。然后,保持元件的头部从升高的边缘区域向下滑动,结果,当头部从升高的边缘区域向下滑动时,作用的预应力减小,这是因为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的第二厚度小于通过升高的边缘区域提供的第一厚度。在正常状态下,夹持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具有通过升高的边缘区域提供的第一厚度的元件的预加应力防止保持元件在槽中轴向地滑动。由此特别地,在具有于前方处敞开的槽的优选形式中,在正常状态下也防止了保持元件滑动离开槽的敞开的端部。然而,在碰撞的情况下,通过保持元件的头部从升高的边缘区域向下滑动来减小抵抗运动的摩擦力,并且因此使相对运动成为可能。抵抗运动的摩擦力通过作用的预加应力和摩擦系数确定,预加应力也称为法向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不是必须使保持元件本身与其锚固件脱离。相反地,具有头部的保持元件和对应保持件以及布置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具有第一厚度的至少一个元件受到预应力的影响,由此只要在车辆的正常操作中在承载单元的纵向调节驱动器、传动装置与致动单元之间仅传递相对适中的调节力,则保持元件、对应的保持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元件相对于彼此牢固地夹持并以摩擦锁定的方式固定。然而,如果在车辆碰撞(简称碰撞)的情况下,特别高的轴向力作用于联接装置,致动单元相对于传动装置发生运动并且因此作用于头部、对应保持件和布置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之间的预应力减小,这是由于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的第二厚度小于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的第一厚度。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第一厚度通过升高的边缘区域提供,保持元件从联接装置的联接元件的升高的边缘区域滑出并沿纵向轴线的方向移动。在从升高的边缘区域滑出之后,保持元件与联接元件之间的预应力和摩擦锁定连接消失或至少显著减小,结果保持元件实质上可以自由地移动穿过槽并且优选地从槽的敞开的端部离开。在一个有利的改进中,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的0.9倍。由此可以实现作用在头部、对应保持件与布置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之间的预应力的显著减小。第一厚度与第二厚度之间的差值优选为至少0.1mm,特别优选为0.2mm,并且非常特别地优选为0.3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的是,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的第二厚度为0mm。这例如是当保持元件滑动离开槽的情况,并且因此,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未布置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或者在致动单元与传动装置之间的运动开始的情况下,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元件分解成几何形状不确定的各个部件,并且因此该元件从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区域掉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提供了构造为铆钉、螺栓或螺钉的销形保持元件。这些销形保持元件是可以以已知的方式紧固至致动单元的简单且廉价的标准部件。螺栓不仅被理解成表示具有圆筒形基部区域的螺栓,而且被理解成螺栓的基部区域可以包括任何期望的基部区域。然而,具有圆筒形基部区域的螺栓被认为是优选实施方式。在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致动单元包括用于紧固铆钉的孔或用于旋拧至螺钉的螺纹孔或用于按压至螺栓的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螺钉的改进方案中,通过螺钉的适当的拧紧扭矩来产生期望的预应力。由此,拧紧扭矩可以有利地预先选择成使得需要预先限定的脱离力来用于克服夹持连接,这是因为作用在头部、对应保持件和布置在头部与对应保持件之间的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之间的预应力通过拧紧扭矩设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中,联接装置与致动单元的连接在碰撞的情况下被取消,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1),所述可调节转向柱(1)包括致动单元(3)和承载单元(4),所述致动单元(3)用于安装转向轴(2)使得所述转向轴(2)能够绕纵向轴线(7)旋转,所述致动单元(3)安装在所述承载单元(4)中使得所述致动单元(3)能够借助于机动的纵向调节驱动器(8)沿所述转向轴(2)的所述纵向轴线(7)的方向轴向地移位,所述机动的纵向调节驱动器(8)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4)上,此外,所述可调节转向柱(1)包括传动装置、能量吸收装置(29)和联接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在一侧联接至所述致动单元(3)并且在另一侧联接至所述纵向调节驱动器(8),所述能量吸收装置(29)设置成在所述致动单元(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移位的情况下吸收能量,所述联接装置设置成连接至所述致动单元(3)且连接至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与所述致动单元(3)和/或所述传动装置的连接在碰撞的情况下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超过预定值的力沿所述纵向轴线(7)的方向作用在所述转向轴(2)上,结果使得在所述致动单元(3)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可以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具有头部(37、42)的销形保持元件(33、34)以及固定地连接至所述传动装置或所述致动单元(3)的至少一个元件,所述保持元件(33、34)固定在对应保持件(36、360)中,所述元件布置在所述对应保持件(36、360)与所述头部(37、42)之间,布置在所述对应保持件(36、360)与所述头部(37、42)之间的所有所述元件的在所述致动单元(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运动的情况下的第二厚度(d)比所有所述元件的在所述致动单元(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就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而言固定的情况下的第一厚度(D)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10 DE 102017213912.9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节转向柱(1),所述可调节转向柱(1)包括致动单元(3)和承载单元(4),所述致动单元(3)用于安装转向轴(2)使得所述转向轴(2)能够绕纵向轴线(7)旋转,所述致动单元(3)安装在所述承载单元(4)中使得所述致动单元(3)能够借助于机动的纵向调节驱动器(8)沿所述转向轴(2)的所述纵向轴线(7)的方向轴向地移位,所述机动的纵向调节驱动器(8)布置在所述承载单元(4)上,此外,所述可调节转向柱(1)包括传动装置、能量吸收装置(29)和联接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在一侧联接至所述致动单元(3)并且在另一侧联接至所述纵向调节驱动器(8),所述能量吸收装置(29)设置成在所述致动单元(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移位的情况下吸收能量,所述联接装置设置成连接至所述致动单元(3)且连接至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联接装置与所述致动单元(3)和/或所述传动装置的连接在碰撞的情况下被取消,在这种情况下,超过预定值的力沿所述纵向轴线(7)的方向作用在所述转向轴(2)上,结果使得在所述致动单元(3)与所述传动装置之间可以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具有头部(37、42)的销形保持元件(33、34)以及固定地连接至所述传动装置或所述致动单元(3)的至少一个元件,所述保持元件(33、34)固定在对应保持件(36、360)中,所述元件布置在所述对应保持件(36、360)与所述头部(37、42)之间,布置在所述对应保持件(36、360)与所述头部(37、42)之间的所有所述元件的在所述致动单元(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运动的情况下的第二厚度(d)比所有所述元件的在所述致动单元(3)相对于所述传动装置就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而言固定的情况下的第一厚度(D)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萨沙·弗里克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列支敦士登;LI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