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33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及弹簧,所述针管具有容置空腔,所述针轴具有针头端和针尾端,所述针尾端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针头端伸出所述容置空腔外部设置,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尾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所述容置空腔内壁,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该弹簧探针既能提升耐腐蚀性能,同时提升电解性能,满足大电流充电使用需求,避免因针管和针轴易受腐蚀导致连接器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解不良的现象,且可增加弹簧探针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A corrosion-resistant spring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簧探针
,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
技术介绍
弹簧探针,又名Pogopin,也可称为探针、顶针,是一种应用于手机、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中的精密连接器,目前弹簧探针主要由三个零件组成,分别为针轴、螺旋弹簧和针管,针轴与针管铆合为一体,弹簧收容于针管内并且挤压在针轴与针管之间,使得针轴能够轴向伸缩。由于现有针轴、针管采用黄铜材质,其耐腐蚀性较差,因而当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时,时常因汗液或其他物质导致腐蚀,使连接器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电解不良现象。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避免因针管和针轴易受腐蚀导致连接器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解不良的现象,且可增加弹簧探针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及弹簧,所述针管具有容置空腔,所述针轴具有针头端和针尾端,所述针尾端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针头端伸出所述容置空腔外部设置,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尾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容置空腔内壁,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耐腐蚀的弹簧探针,采用三件式结构,结构简单,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铜合金材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两种材质的相互搭配下,使弹簧探针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提升耐腐蚀性能的同时提升电解性能,满足大电流充电使用需求,避免因针管和针轴易受腐蚀导致连接器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解不良的现象,且可增加弹簧探针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较佳地,所述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较佳地,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包括针轴、针管及弹簧,所述针管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且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径,所述第一针管具有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二针管具有第二容置空腔,所述第一针管套装于所述第二针管内,所述第一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相通形成容置空腔,所述针轴具有针头端和针尾端,所述针尾端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针头端沿所述第一针管方向的一侧伸出所述容置空腔外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尾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容置空腔底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较佳地,所述第一针管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针管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轴为铜合金材质。较佳地,所述第一针管为铜合金,所述第二针管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轴为铜合金材质。较佳地,所述第一针管和所述第二针管为镍基合金、不锈钢或铜合金材质,所述针轴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较佳地,所述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较佳地,所述针轴朝所述容置空腔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凹槽连接所述凹槽的槽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的底部。较佳地,所述针轴具有限位部,位于所述针头端和所述针尾端的连接处。该耐腐蚀的弹簧探针,采用四件式结构,针管采用分离式结构设计。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铜合金材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提升耐腐蚀性能的同时提升电解性能,满足大电流充电使用需求,避免因针管和针轴易受腐蚀导致连接器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解不良的现象,且可增加弹簧探针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耐腐蚀的弹簧探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耐腐蚀的弹簧探针10,包括针轴11、针管13及弹簧15,针管13具有容置空腔131,针轴11具有针头端111和针尾端113,针尾端113设于容置空腔131内,针头端111伸出容置空腔131外部设置,弹簧15位于容置空腔131内,且弹簧15的一端连接针尾端113,弹簧15的另一端连接容置空腔131内壁,即弹簧15收容于针管13内并且挤压在针轴11与针管13之间,使得针轴11能够轴向伸缩。针管13和针轴11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针管13和针轴11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比如,针管13采用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制备,而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当然还可是针轴11采用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制备,针管13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进一步,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弹簧探针10具有耐腐性,通过人工汗液电解试验进行测试。在一个具体的第一实施例中,针管1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制备出针管13的管径为1.35mm,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在一个具体的第二实施例中,针管13采用镍基合金材质制备,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制备出针管13的管径为1.35mm,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对照组中,针管13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制备出针管13的管径为1.35mm,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测试方式及结果如下表:1.依ISO-3160配制人工汗液。2.准备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和对照组中三种加工成一致大小的样品,用铜线绑住,并用漆涂覆除正面外的其它位置。3.将样品放入人工汗液中,并连接导线与测试设备。4.设定稳流1mA通电。每隔1分钟取出产品观察外观,直到产品出现腐蚀时,终止测试。汗液电解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汗液电解测试结果由表1可知,第一实施例中,针管1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汗液电解测试2分钟腐蚀;第二实施例中,针管13采用镍基合金材质制备,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汗液电解测试4分钟腐蚀;对照组中,针管13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针轴11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汗液电解测试1分钟内即腐蚀。因此,针管1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备较针管13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高出2倍的耐腐蚀时间;而针管13采用镍基合金材质制备,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较针管13采用铜合金材质制备高出3倍的耐腐蚀时间,故而,本申请的弹簧探针10在提升耐腐蚀性能的同时提升电解性能,满足大电流充电使用需求,且避免因针管13和针轴11易受腐蚀导致连接器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解不良的现象,且可增加弹簧探针10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可见,该实施例中耐腐蚀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轴、针管及弹簧,所述针管具有容置空腔,所述针轴具有针头端和针尾端,所述针尾端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针头端伸出所述容置空腔外部设置,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尾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容置空腔内壁,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轴、针管及弹簧,所述针管具有容置空腔,所述针轴具有针头端和针尾端,所述针尾端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针头端伸出所述容置空腔外部设置,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针尾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容置空腔内壁,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镍基合金中镍含量≥3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一者为镍基合金材质,所述针管和所述针轴其中另一者为铜合金材质。


4.一种耐腐蚀的弹簧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轴、针管及弹簧,所述针管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针管和第二针管,且所述第一针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针管的管径,所述第一针管具有第一容置空腔,所述第二针管具有第二容置空腔,所述第一针管套装于所述第二针管内,所述第一容置空腔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相通形成容置空腔,所述针轴具有针头端和针尾端,所述针尾端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针头端沿所述第一针管方向的一侧伸出所述容置空腔外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弹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宗明张慈容张文强刘云波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